南宁局集团桂林工务段 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以往施工方案“三图一表”中的“施工流程图”经常采用线性“线性施工流程图”,不能准确反映和指导实际施工,现铁路系统对施工延点提出更高要求,优化方案势在必行,实际施工中发现“横道施工流程图”更能准确反映和指导施工。
关键词:换轨施工;流程图;技术使用
小半径曲线是铁路三大薄弱环节,小半径曲线换轨是铁路中常见的施工,长期的列车碾压让曲线钢轨出现侧磨、肥边、波浪轨并逐渐加重,养护效益低或钢轨超大修周期时就得更换钢轨,因此小半径曲线轨是铁路中常见的施工。今年湘桂曲线换轨施工多,在东安车间的有7个,施工给点从以往的180分钟减到150分钟,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对施工负责人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方案势在必行,我在在实际换轨施工中对“线性施工流程图”与“横道施工流程图”进行了对比。
1.铁路换轨施工的特点分析
1.1 天窗时间的限制性 施工作业系指影响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或需改变列车运行条件的作业。更换维修轨必须在车站办理封锁手续同时开通后限速慢行。因此对换轨施工影响最大的天窗时间,所有影响列车工序必须在天窗点内完成,围绕施工天窗点时间开展各项工序流程,人员与工机具的安排都要充分考虑施工时间。没有在施工点内完成影响行车的工序就得申请延长施工天窗点,出现施工延点,轻则耽误列车影响效益,重则被追究责任定事故。
1.2 施工工序的复杂性 铁路的施工程序繁多复杂,如换轨施工,在天窗点内的主程序有松开扣件、拨出旧轨、拨进新轨、拉伸、焊接钢轨,同时在给点前的准备作业也存在钢轨拨上枕木、分发扣件等程序,施工过程中一项工序又分成多项工序或步骤,例如拉伸的流程包含安装滚轮、机械拉伸同时锤击钢轨均匀应力、减少拉伸力同时锁定扣件等。铁路的施工往往有十来种主工序并附带着几十种小工序。
1.3 工序之间的连贯性与相互影响性 铁路施工工序多,施工时间又要求紧,因此许多工序必须安排同时进行,除必须按先后顺序作业外,尽量安排不影响时间工序早开展,防止意外情况影响总时间。换轨施工有些程序必须按顺序来,如拉伸必须在进完钢轨后,先后顺序不能换置,也不能同时进行,但有些看似不能同时进行的工序能同时进行,比如拨进钢轨之间看似必须在拨出钢轨之后,实际在现场拨出50m左右钢轨后就能拨进钢轨,为了减少时间,两个工序重叠安排进行,以减少对总时间的占用。
1.4 参与施工人员的复杂性 在限定的时间完成多道工序,除优化工序流程外,另一个办法就是多组织人员减少单道工序的时间,因此换轨施工人员众多,基本在八十到上百人,同时人员工种也负责,单位领导、科室相关人员、同车间干部与所有职工、劳务工、以及过来配合的车间职工、民工等,参与的人员多且杂。
1.5 施工作业的分布分散性与变化性 施工地点经常变化,小半径曲线换轨施工,基本一个曲线一个天窗点更换完,换完之后更换到下一个曲线,施工时人员按线性分布在曲线的不同位置开展工序作业。某些曲线地形限制人员分布就更散乱。
2 “线性施工流程图”与“横道施工流程图”对比
2.1 “线性施工流程图”的优缺点 “线性流程图”为目前铁路施工中最为常用的施工流程图,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按直线顺序排列,优点为单明了,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施工有多少道工序,那个工序在前,那个工序在后。缺点是各个施工工序按顺序先后单独进行,与现场施工实际不符,同时为了控制施工天窗的总时间,强行压缩了各工序时间,很多工序根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即“线性流程图”解决铁路施工特点1.1与1.2中的内容,特点1.3中的内容没能解决。
.png)
2.2 “横道施工流程图”表示方法 建立一个二维坐标轴,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施工各项流程。横轴代表时间,可根据天窗点内外的重要性调节疏密,纵轴根据施工流程的多少确定,还可根据施工人员的不同工序情况分在不同组。各项施工流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起止时间在二维坐标中用粗实线标划出即可。
2.2.1 “横道施工流程图”能准确反映工序时间 在横道施工流程图中施工的总时间不是各项单独流程所用时间的简单相加之和,各项施工流程之间可重叠同时进行,各项施工流程可以准确的体现出工序的实际时间,同时又能控制不超施工总时间,避免了线性流程图为了总时间控制将某个流程压缩到不可能完成时间内。线性图中拨出钢轨安排在20分钟,横道图安排的50分钟。
2.2.2 “横道施工流程图”能各体现工序影响关系 两流程图的先后顺序在横道图中是横轴先后出现,可同时进行的流程在横道图中有横轴重叠部分。关键性的工序,受前面工序影响大,对后面工序影响也大的可在横道图中的时间段只有一条横道线,可在附带文字注明。如换轨中的拉伸是关键的工序,紧接着装完扣件,拉伸完之后立即接着焊轨、扭紧扣件工序。
2.2.3 “横道施工流程图”能让施工负责人准确掌握、控制施工 对照横道施工流程图,施工负责人能准确掌握各时间点正在进行的工序,在盯控住主程序的同时不会遗漏附属程序,防止影响到后面的工序。如换轨施工中拉伸前同时在进行的工序有拨出钢轨、拨进钢轨、安装扣件,附属工序有端头锁紧50m扣件,安装滚轮,如果忘记后两项就影响到拉伸的时间或拉伸的效果,横道图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横道施工流程图”解决了铁路施工特点1.1、1.2与1.3的内容,配合“指挥体系图”解决1.4内容,“防护示意图”(可优化成作业分布图)解决1.5的内容,施工的“三图一表”
3 施工实践中两种方案的对比
3.1 施工方案编制对比 “线性施工流程图”方案编制简单,基本掌握施工程序的即可编制方案。“横道施工流程图”编制复杂,对制定人的业务要求更高,编制人(作业负责人)要掌握弄各工序之间的影响情况,各工序的时间,在前期的准备工作方案编制发的时间多。编制好流程后类似的施工都可以使用,总体算来编制时间可以忽略。
3.2 施工准备会议讲解传达效果对比 “线性施工流程图”讲解快接受块,各小组负责人简单掌握施工工序,对自己负责任务流程的作用,完成的快慢对施工总进度的影响心中无底。“横道施工流程图”向小组负责人讲解花时间多,小组负责人理解后基本对施工掌握,对小组工作的重点掌握,准备会的效果明显提高。
3.3 施工过程中使用效果对比 “线性施工流程图”施工指导意义不大,作业负责人无法及时安排对施工小组提醒,出现施工延点情况,反推过来时哪道工序影响的施工都没办法核准。施工负责人很容易用“横道施工流程图”对比施工过程中经常的提醒各小组进度,从后面施工抢回时间,防止施工延点情况。在湘桂线K174曲线换轨中因地锚桩影响拨出钢轨速度过慢,调整进轨组协助出钢轨后进度任然影响进度,于是我提前安排4个扣件组将拉伸前都作完,调扣件四组人员机具配合扣件五组,拨轨组的配合端头扣件,争分夺秒抢出端头锁定时间,给拉伸与焊轨更多时间,保证了施工的完成。
4 结束语
“横道施工流程图”对比“线性施工流程图”在换轨施工中体现出较大的优势,更能准确反映施工,指导施工作业,在工序多复杂的大型施工优势更为明显,如成组更换道岔施工,应该积极使用推行。同时“横道施工流程图”并不完善,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在实际的施工中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