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61
摘要:本文对水利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实践表明,此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有效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了施工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河道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水利建设过程中运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该技术具有隐蔽性,若在后面发生质量问题,对其进行补救过程难度非常大,除了这些,就算对其进行补救方案整体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从根源上确保其施工质量,尤其是对钻孔灌注桩技术而言,在建设期间,不断强化对施工环节的重视,保障施工具有安全性,与此同时还能提升整体的施工治疗。实际建设期间,施工者以及质量监控者需要加大合作力度,确保全部工序都能符合规范的标准,并且还要严格执行质量的监督把控,从而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
1工程概况
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特征,就是在地面上开展钻孔操作,钻孔期间需要运用专门的工具来确定钻孔位置、大小以及每个孔洞之间的距离,该技术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形等。这就需要施工企业依照不同的施工建设标准,制定出适合的施工方案以及规范施工工序等,有效将建设质量和效率提高。某水利工程新建补水泵站1座,设计流量2.0m3//s,装机2×115kW,一用一备;改造现状灌溉渠道1.57km为补水灌溉两用渠道,修建明渠长0.48km。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部位为:右岸洛4+113.64-洛4+278.44,左岸洛4+113.64-5+418.87.桩端支持为黏土,桩径为D800mm(桩长5m)、D1200mm(桩长12m和15m)。
2施工工艺流程
.png)
图1河道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图
3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1施工顺序选择
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准备期间,工作人员要确保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以及目前水利建设标准达成统一,其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①确定施工工具。目前水利施工项目当中,任何一种规模以及地域的建设,都会对钻孔灌注桩提出一些技术标准,针对水利施工期间,部分工具也会运用在施工作用当中。这部分的施工工具则被称之为公共工具,工作人员需要对公共工具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以及了解,并且还要快速开展全面的检查工作,避免其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
②科学合理的分配资源。施工单位要把施工所运用到的设备、人力以及材料进行合理的配置。运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期间,工作人员还要结合已经制定好的技术方案,对每一项资源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确保该技术在水利建设过程中检修每一项条件都符合施工标准,确保该技术使用具有稳定性。由于围护桩为排桩,桩间距为1.4-4.0m,排桩顺序由一边起始依次打桩,不可跳打。
3.2测量放线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待监理工程师确定无误后,对桩基的位置进行确认,校验钻头的中心线与桩位中心重合。
3.3埋设护筒
针对埋设护筒进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方面:严格把控护筒的内径以及桩直径之间的差值,一般情况,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然后对护筒的外侧开展焊接工作,以免护筒受到很大的挤压,发生坍塌等情况。随后针对护筒上端的边缘地区进行开口处理,确保内部的泥浆能够顺利的流出。其次,合理把控埋设的深度,通常情况其深度需要控制在规定尺寸,与此同时,对于标定桩的中心线有效且精准地开展测量工作,使其能够跟护筒中心线维持相同,进而提高埋设护筒的垂直性。最后就开展回填和压实作业,从而使其稳定性得到提升。
3.4机械就位、对孔位
对孔位时,在测量人员控制下进行,操作人员应注意仪表盘上的读数以保证其垂直度。机机按指定位置就位,并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调整钻杆的垂直度。对孔位时,圆桩采用十字交叉法对中孔位。对中孔位后,机不得移位,液压臂也不得随意起降。
3.5 成孔施工
第一根桩施工时,要慢速运转,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在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成孔施工时应注意随时补充孔内泥浆,防止因挖孔而大量流失泥浆造成孔壁坍塌。
3.6 清孔及二次清孔
1)第一次清孔:挖至设计标高及入岩土嵌固满足要求,并经监理验收后,进行清孔工作。清孔要求:由于钻孔灌注桩桩一般采用干作业成孔,但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一般而言在成孔施工过程中由于桩机对孔内土体的搅动,在孔内会形成密度在1.1-1.3左右的泥浆,对支护桩而言,能够保证成桩质量,因此无需做泥浆置换。由于有泥浆的存在,因此会产生一定比例的微细颗粒,对桩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挖到设计终孔深度后需进行清孔作业,首先将桩机捞渣斗下入孔底进行反复捞渣,至直捞出来无明显沉渣为止。清孔后的孔底沉碴厚度,≤设计规定值200mm。
2)第二次清孔: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复测沉碴厚度,沉碴超过规定者重新按一次清孔步骤清孔,合格后灌注水下混凝土。
3.7安装钢筋骨架
钢筋骨架采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制作,原则上加工成若干段,连接时上下两节错缝搭接焊,安装时采用设计图纸要求工艺或规范要求工艺进行单面焊焊接长。在机最后一次清理沉渣完成后,及时吊放钢筋骨架,吊装过程中,应防止钢筋骨架扭转、弯曲,做到缓慢下放。
3.8放置钢筋笼
在钻孔灌注桩技术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钢筋笼加工工艺,要对其进行充分考虑,严格且科学的把控钢筋笼的工艺质量,这样可以加强该技术的稳定性,并且提高桥梁工程结构的治疗。对于比较繁杂的钢筋工业,首先要进行科学安排钢筋笼制作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实际状况加强钢筋笼参数的把控力度,同时依照技术方案所规定的每一项参数,以免参数出现误差,给其稳定性造成影响。钢筋笼制作完成以后,排查不足之处,充分确保质量,后期合理的堆放钢筋笼。另外,钢筋笼在运送过程中,应先将其固定,然后在向桥梁工程建设的现场进行运输工作,需要关注每一项钢筋笼加固工作的科学性,对于钢筋笼的吊点处要对其进行重点保护,以免发生受力不够的情况。最后下放钢筋笼期间,经常发生没有办法运用吊车一次性完成下放工作,所以为了使其功能得到有力的保证,应该要根据具体的状况,分解开展下放工作,确保施工的质量。
3.9灌注混凝土
在浇注混凝土时,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在浇注混凝土之前,相关人员需要结合道路和桥梁工程的施工特点来配置混凝土,并根据指定的分配比例,防止实际浇注工艺出现离析问题。在此期间,需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再次检查,严格检查砂砾质量和含水率,详细记录并保存相关数据,为后续施工提供凭证;另外,确定浇注量后,还需要分批制作混凝土试件,以保证钻孔桩基础具有科学合理的配合比。同时,后期施工阶段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适当和合理提升漏斗位置根据实际情况,与此同时,不断提高上层混凝土的密度,以扩大科学和有效性;另外一方面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和状况,针对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进行有效的把控,并且还要精准的掌握住混凝土初次凝固时间,使其每一项指标都能满足水利工程的实际要求,确保混凝土浇筑工序的施工质量,最终确保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建设当中的科学运用。
4 总结
河道水利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其加固效果好,工艺技术简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快速,造价较低。因此,我们更要抓好施工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才能确保河道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磊.河道软基处理中粉喷桩施工工艺应用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4):30-32.
[2]韩洪兴,姜玉松,聂琼.粉喷桩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0(07):65-66.
[3]蔡良东.水泥粉喷桩质量因素与控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39-40.
[4]刘亚君.桥梁基桩嵌岩深度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J].河道工程,2017(03):241-244.
[5]彭建胜.钻孔灌注桩技术在高速河水利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4):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