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2519831102XXXX
摘要:建筑施工中,电气工程是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将来建筑工程完工后,建筑的使用者们就会受益于良好的电气工程质量,而这离不开电气工程施工单位的良好的质量管理策略。因此,电气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加强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提升电气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1导言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说到底是材料与人员的问题,如果施工的材料有问题或者施工队伍在管理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施工水平低下,就会在电缆桥架、避雷针、预埋构件、配电线施工等方面出现质量问题。当前我国施工队伍的现状是正规化、专业化的水平较低,人员水平素质低下,管理存在缺陷,员工的考核不到位、质量检查制度简单和施工责任意识差等,因此给很多建筑电气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通过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对于防治施工缺陷有着重要作用。
2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问题
2.1相关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在实际的电气工程施工中,由于电气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综合素养水平低,大多数事故是人为引起的,就比如在进行穿线这一工作的时候,如果选用了较细的导管,再加上导线很多空间过于狭窄,没有办法进行良好的散热,就会使得导线的绝缘层快速老化,影响导线的使用寿命;这些现象的存在,为电气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现在建筑电气工程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已经逐步建立了,而且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正在推行,可实际上,施工中的执行和落实都并没有做到位。再加上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质量安全施工的意识,这些都阻碍了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2.2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首先,在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着材料方面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采购时没有严格检查材料的相关合格证明,导致工程中混入不合格材料,进而使整体施工材料受到影响,不利于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的提高。第二,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没有专门的质检人员来进行严格检验,从而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材料所存在的问题,最终使得建筑电气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第三,由于建筑电气施工所用的材料通常对于储存环境要求较高,但是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材料储存工作而使材料受到损坏,进而影响材料性能,而将这种材料应用在施工中必然会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施工图纸的设计过程中也常常存在不合理现象,从而造成施工阶段的相应问题,延缓工程进度。
2.3施工技术不成熟
当前的施工单位施工技术不成熟是评价施工单位专业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施工团队技术不成熟会造成以下的质量问题:随着智能建筑电器的不断应用,居民所使用的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保障居民的用电安全需要安装地线用来构建居民用电安全防护网,地线的安装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并没有根据用电区块划分强电和弱电,也没有将普通接地母线与避雷下接线按照用途进行区分。比如在施工时候绕开钢筋层会造成后期的用电隐患,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很多施工单位对于滚球法、网络法的避雷施工技术不熟悉,对直击雷防护、电源线路防雷与信号线路防雷的区别不明确,在施工中不熟练,对相关的标准规范也不熟悉,会导致施工工期的延误与施工质量的下降,防雷没有针对性也给后期的用电造成隐患;接线技术是电气施工过程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是防止接线端尖端放电和线路过热的关键技术,施工人员应当具备线头旋钮、胶布缠绕和接线端子的施工等基本技能;还有进户线技术不成熟、电缆桥架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3加强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的策略
3.1做好建筑电气工程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质量控制。
对于建筑电气施工而言,设计图纸尤为关键,因此应高度重视图纸的设计,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对整个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充分掌握电气工程的生产技术、供电方式以及总体结构等。对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后编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应主动同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沟通。施工前,要求每一位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重点学习,深入了解相关配电原理。除此之外,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合理规定及各项要求进行设计,以此将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其次,工程施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前,应备齐所需设备与材料,并一一核实其质量,严格把控质量关,借助多家供应商比较的方式,使电气工程施工材料做到价廉物美。此外,电气工程施工机械必须通过试运行后才能入场,避免出现设备质量事故,进而不利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3.2规范建筑电气施工流程
在进行建筑电气施工时还要注意有效的规范施工流程。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电气施工中存在大量的施工不规范问题,主要由电气安装顺序不当、施工漏项以及施工人员操作不当等问题,对电气工程的质量产生很大不利影响。对此,建设单位要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来指导和规范施工操作和施工流程,按照正确的标准和流程来完成施工。另外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有施工人员存在散漫、不认真以及错误操作等现象,要给予一定的处罚,从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如果情节十分恶劣和严重要坚决予以开除处理,在根本上防止由于操作问题而导致的质量问题,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3.3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
施工队伍的专业性其实就是提高施工队伍操作规范的专业性以及施工的专业性。施工操作规范包括操作的核心技术与要领。在电气施工的过程中,规范的操作要领的制定应当更加全面、专业和健全。施工单位应当以核心技术为纲领,结合本单位的施工技术、人员素质、施工环境与成本等对操作要领进行调整,制定出符合自己单位实际情况的一套操作流程,使得自己企业的操作规范能够覆盖所有的经营业务,减少由于操作不规范只依靠经验造成公司成本增加的问题,而且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操作规范也更加便于员工学习和掌握。针对不同的问题应当具备相应的灵活性。比如工期要求较短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繁琐的流程,团队也应当具备核心技术,比如接地方式TN-S系统、TN-C系统等都能够涵盖,并根据工程目标进行调整等。
3.4重视竣工验收的质量管理
我国有国家规定,电气工程安装后,必须按照规范开展电气交接试验。其中,低压部分的交接试验主要是监测低压设备的动作、绝缘情况,高压部分的交接试验主要是监测高压设备、布线系统的绝缘、继电保护等情况。完成这些电气交接试验后,才能调试设备。调试电气设备需要使用单位的配合,并且要逐个调试,从而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调试过程中,应当记录调试中的各项数据、结论,以便日后保养、维护、维修。再然后,电气工程才能开始验收,其中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初检、施工和监理单位共同验收,验收需要检查所有施工材料、要求、设施、设计,所有参与验收的人员均可对工程质量、功能提出疑问、意见,施工单位应当出具相关资料来反馈。最后,电气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施工资料和各项数据详实、准确、真实、完整,相关证件(包括合格证、保质期、使用说明)齐全,然后装订成册,交给档案管理部门来归档,统一保存管理,以便日后维护、扩建电气工程时取出参考。
4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相关人员必须保证不同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竣工前应有效保障电气施工质量,才能确保之后的投入使用更加安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及施工人员应切实履行有关规定,开展一系列操作活动,有效保障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陈伟华.论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2017(02):215-216.
[2]张宇.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资讯,2019,17(12):92-93.
[3]纳千惠.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策略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