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陈智敏
[导读] 摘要:在我国国有资产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公共服务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545000
        摘要:在我国国有资产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公共服务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地解决措施。本文现就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一、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
        第一,为了更好的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有关的管理部门已经制订了相关的政策,不断地推动着行政事业单位向着财政管理统一化的方向发展;第二,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还必须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消费的平等化,同时为每一个群众争取获得限公的发展机会;第三,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有效的环节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群众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二)有利于对国家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地配置
        第一,在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其中各种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第二,在创新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通过规范预算环节、采购环节等,可以更好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有利改革规划
        第一,在我国事业单位组成中行政事业单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是需要共产党进行领导的,因此通过创新和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加快党的建设;第二,当前实现监管一体化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改革规划。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缺少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国有资产的过程中其整体的管理理念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大多数管理工作人员并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没有认识到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两者之间的关联,在进行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没有将其和财务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结合,这样一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资源配置不完善的现象,甚至部分工作人员盲目的配置有关资源,最终导致国有资产整体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二)缺失完善的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国有资产的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1]。但是现阶段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单位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标准,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由于没有管理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因此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只是盲目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各项工作,在购置资产的过程中也没有对现有的资产情况进行考虑,最终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资产重复购买现象,国家的财政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后期还可能会出现购买超标的现象。而出现上述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
        (三)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不足
        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因此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资产的过程中都是使用人工操作的方法进行的,但是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多,工作压力非常大,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核对错误[2]。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部分管理工作人员还会考虑自身的利益,导致部分固定资产无法得到充分的应用。管理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对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合理地应用,无法实时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进行熟悉和了解,也就无法进行有关的资金分配工作,最终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


        (四)资产利用方面存在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资产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使用原有资产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规范管理工作,缺乏相关的管理记录,因此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导致出现重复购置的现象,而重复购买的固定资产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长时间处于空闲的状态。这样一来不仅会大大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会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国家财政资金投资高,效益低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创新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是属于国家所管理的。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首先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传统的管理观念进行转变,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但是要想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意识就必须要各个职能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进行,宣传正确的管理理念,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落实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创新原有的管理工作模式。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相关的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等也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整体的管理工作效果。
        (二)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就必须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管理工作内容就是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项国有资产,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推动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包括资产配置、资产的使用、资产的收入等多个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有关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和发展需求对资产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为行政事业的那位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通过对其进行合理地应用,从而有效的构建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对传统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模式进行转变,更好的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的动态化管理,满足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大的实际管理需求[3]。与此同时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监管部门还可以实时的对资产的使用等情况进行了解和核查,保证国有资产使用的合理性,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第二,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可以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数据数据信息的共享,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四)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建立健全的预算制度。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工作环节组成的:第一,资产购买;第二,资产使用;第三,资产处置工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各个单位需要购买何种资产、什么时间购买资产以及最后如何使用等,都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在购买国有资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作的合理性,必须要结合实际需求对资产购置预算制度进行完善。在购买资源之前,首先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已有的情况,避免出现资产重复购买现象。在完成购买之后还需要及时进行有关的账务记录工作。
        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对管理模式不断的进行创新,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戴英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6):7-8.
        [2]吕晓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优化建议[J].财会学习,2016(03):22-23.
        [3]张海琼.关于创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5(36):173+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