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陈策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陈策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将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手段贯穿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才能有效控制建筑的质量,发挥建筑应有的功能,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队伍在不断地被扩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品质保证是获得市场份额的最有效手段,而品质保证离不开良好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促成良好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因素又有很多,本文通过细致分析工程管理和具体施工中出现的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做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
        第一,保证施工安全。安全是获得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保障,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在落实安全管理理念的情况下能够在整个工程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并针对整个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确立项目经理这一工程施工第一负责的人,由其带领企业员工完成施工管理,在优化施工管理的情况下减少整个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出现。第二,保证施工质量。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做好施工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体现在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结构稳定性、抗震性能、环保、居住舒适度、节能性能这几个方面,而且质量和造价成本、安全之间存在在密切的关联。质量控制需要密切关注人、机、料、法、环境这几个关键要素,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使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当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管理方式
        由于长期的沿用这种管理方式且没有进行时代性的创新,因此管理混乱、责任模糊成为了现有管理方式的最大特点。建设中如果施工企业没有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影响施工质量,例如各部门、各施工单位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便会严重阻碍施工进度;各施工单位没有在一起进行工程施工协商,各单位的施工方式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施工效率不高,还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等,这样的工程管理方式暴露问题诸多,如果不进行创新和改革,后续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品牌效应和业界口碑。
        2.2建筑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依然落后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手段方面,虽然目前已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被引入到了工程施工中,但因为人员的配备、内部制度的建设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很多单位只是空设监管平台却没有高质量优秀的监管人才,存在对于新技术新手段不熟悉、不重视的现象,依然不能及时获得全面而准确的管理信息,不但无法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因为信息的不透明而影响社会监督。所以,还需要各施工单位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2.3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虽然农民工从事于建筑行业,但是通常情况下建筑上并未与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再加上大多数农民工只是由于农闲,才选择建筑行业作为临时性工作,待农忙时就回家务农,因此施工人员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还有针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也鲜少进行,进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在自我观念中也没有形成品质意识。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改善策略
        3.1提高各部门间的协调性
        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之前需要首先做到:①根据施工企业当下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规划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案;②聘请高质量的、较强专业性的管理人才,并加大对专业BIM人才的培养及应用。对各施工单位或建筑商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关于材料购买由管理部门进行统一购买后再合理分配,对于施工方案,管理单位应联合各建筑商一起探讨不同的施工方案的优劣势,然后再进行择优录选并将其统一化。
        3.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首先是构建网络化管理平台。在信息化时代,很多行业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人们可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各项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采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构建网络化管理平台,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并据此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比如,可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可在BIM平台中实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共享,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查看平台即可获取项目建设各类信息数据,了解工程项目建设实际情况。其次是创建虚拟建筑信息4D施工管理模型。在虚拟建筑信息4D施工管理模型的创建过程中,要求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采用信息技术集合工程项目参建方,对工程项目进行虚拟动态的施工管理。通过将建筑工程3D模型与施工进度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同时融入施工现场资源信息、场地布置情况信息等,即可创建工程项目设计信息模型,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进度、施工人员、材料、设备施工成本、场地布置情况等进行动态可视化管理。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即可进行图文资料采集、提交、审批、存储。工程项目参加方可协同作业,共同参与工程管理中,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在以信息为技术为基础的虚拟建筑模型中,可包含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所有信息数据,将该模型导入至建筑工程能耗分析软件中,即可对模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转换和分析。除此以外,利用信息技术,可对建筑工程实体以及功能特征进行数字化表达。在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工程项目信息模型后,即可融合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各类信息数据,同时工程项目参建方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利用模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因此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完整的描述分析,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动态化管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3.3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就如同企业高管的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走向和经济效益是一样的。首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得以保证,其次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技术水平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老技术人员带新人的方式,让技术水平较弱的人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另一方面通过系统专业培训,让不具备专业技能的施工人员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专业知识后在进行实践,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结语
        综上,对于当前的整个建筑行业发展来说,建筑工程管理办法智能化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特别是在信息处理方面,管理办法智能化显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但是也看出,由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点,智能化应用情况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大多建筑工程都只实现了管理方法上的智能化,而在管理人员素质、管理系统方面,并没有实现全方面、多层次的智能化,这就需要建筑行业人员不断地探索应如何深耕智能化在建筑行业中存在的价值,如何使智能化和建筑行业实现有机的整合。
        参考文献:
        [1]张防全.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分析与智能化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4):149-150.
        [2]宋中华.贯彻可持续理念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185-186.
        [3]吴操.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门窗,2019(20):38,40.
        [4]黄祖平.浅谈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河南建材,2018(6):223-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