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张福强1 董培格2
[导读] 摘要:以往受到落后管理觀念与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导致了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整体效率较低,管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1.身份证号码:13223119720528XXXX;2.身份证号码:13052919821005XXXX
        摘要:以往受到落后管理觀念与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导致了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整体效率较低,管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与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使用的施工管理技术与软件越来越多,尤其是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施工期间存在的一些复杂管理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建筑产出效率大大提高。另外,BIM技术的应用促使施工管理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精细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这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BIM技术;应用分析
        1 概述
        1.1 BIM技术的基本概念
        对于BIM技术而言,它以现代化的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作为依托,以三维虚拟等技术作为核心。BIM技术体系相对庞杂,主要借助三维虚拟技术,能够对拟建的建筑项目进行虚构模拟,最终能够将拟建的建筑项目以三维虚拟现实模型的形式展现给技术人员。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与软件技术进行数据平台的构建,并对建筑工程有关的信息、数据做出统计、汇总,这将为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对于BIM技术来说,它还有着强大的展示功能,比如进行空间结构数据的展示、动态信息数据的展示等等,进而帮助技术、施工人员更好的把控施工。
        1.2 BIM技术特点分析
        1.2.1 可视化
        可视化是BIM技术的一个显著特征,该技术应用期间,可以借助三维图形的形式,将拟建工程进行立体化呈现,这样一来就能塑造出一个生动、形象的建筑形象。不管是参建方、业主方或是其他部门的人员,都能从电脑或视频图画上直接、清晰的了解建筑的大致概况,同时还能使建筑的真实感大大提升。另外,对于BIM技术而言,它的图像有着可视化的特性,借助该技术能够进行可视三维空间设计。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建筑设计工作中图画读取的难度,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同时,还可以将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的图纸更好的展示给相关人员,并且还能为建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中各类报表的生成提供一定的帮助。
        1.2.2 协调性
        在开展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时,通过BIM技术的使用,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3D建筑信息模型。该模型与工程的实际情况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另外,通过该模型的建立,使得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部门的人员之间有了良好的契合度与兼容性,最终使得数据信息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1.3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运用的重要意义
        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项目管理普遍缺乏全局观和整体预控、协调能力,使得施工过程容易出现工作面冲突、资源欠缺影响工程施工正常开展等问题,管理工作的质量较低。这不仅对工程施工效率、安全性以及工程质量、施工工期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导致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效益得不到大幅的提升。通过加强对BIM技术的工程实践应用,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施工管理期间的实效性,同时还有助于充分发挥施工管理工作的协调性、预控性特点,最终使得施工管理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大大提高。另外,通过BIM技术与平台的应用,使得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变得通畅,这有助于确保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以及施工期间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因而使得工程效益得到保障。


        2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2.1 项目决策中的运用
        項目决策阶段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与外界条件相对较多,这些因素或条件都将对工程实施期间的管理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相关区域内的地质地貌状况、气候条件情况等。以往在进行工程项目决策工作时,决策人员主要借助一些传统图片、表格模拟分析方法对地形等因素做出分析,进而研究项目的可行性,最终经过考量之后作出相关的决策。但是,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物的杂性不断提高,如果再沿用以往的分析方法,将导致决策速度缓慢、甚至容易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导致建筑产品缺乏竞争性。同时,还有一些调研人员由于采用传统的方法,不能对当地的人文、水文以及自然等条件做出仔细、充分、全面的分析研究,这也将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决策工作出现问题。因而,应加强BIM技术在决策阶段的实际应用。
        2.2 图纸深化设计
        施工图纸作为工程施工工作的重要依据,做好图纸的深化设计与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要对图纸的设计优化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正朝着实用性、舒适性、智能化的方向高速发展,建筑物的功能越来越多,图纸也越来越复杂。而建筑、结构、水电、防雷、供水、供电、供气、网络智能各专业的设计图纸分别由不同专业设计师分开设计,各专业设计师一般都会按各专业、系统最简单、高效化进行设计,但建筑业是一个整体,各专业最高效、简单的设计往往放到整体工程上就会出现众多矛盾,专业设计方案根本行不通。运用BIM技术,通过图纸设计建模,可对各专业设计图纸进行高度融合,模拟显示分析,可对各专业设计冲突点进行检查预报。通过冲突点的检查,各专业设计可对图纸进行深化、优化设计,使图纸真正可行,避免施工过程发现图纸无法施工,重新设计影响工期。
        2.3 造价管理中的运用
        在运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时,首先要进行造价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共享,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整合。这一过程中,要确保模型信息数据具有较高的完整性,并且要对整合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存储。其次,要实现对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BIM系统且备材料算量功能,通过工程进度或模拟进度数据的采集输入,BIM系统可实时、直观计算出工程钢筋、混凝土、管材等所有材料用量;通过BIM系统可与造价软件融合,并与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连接,可直接生成工程造价数量,只要模型完整性、计价依据正确,可减少繁锁的工程算量、套价等工作,方便工程的造价管理。
        2.4 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施工期间,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相对较多,其中不仅囊括了施工机械、材料以及人员等因素,同时还包含了施工场地、工程地质以及一些突发性因素。为确保工程有序开展,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就要加强BIM技术等信息化管理技术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移动终端设备的BIM技术,实现对施工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实时了解各分项、节点工程的施工质量,主动规避现场存在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可应用BIM技术移动终端,将各施工工序、各部位、构配件的施工质量信息进行准确的录入,对不合格点位及其整改措施、整改情况、复查情况,根据施工、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的不同管理权限实时标注,使不合格点位、未整改点位在数据模型中实时显示。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效率、有效性得到提高。
        3 结束语
        BIM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充分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能够实现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数据共享,同时,因其具备实时、立体、直观、可模拟性的特点,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BIM技术,能够减少数据计算、统计、分析的繁锁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孙露.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版,2018(36):42-44.
        [2]刘冬学.BIM技术在施工、造价、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5(22):56-58.
        [3]王福旺.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居舍,2018(36):146-147.
        [4]袁承.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居舍,2018(36):14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