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润恒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7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尤其是居住建筑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建筑的开发使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的布线方式,各个弱电系统通过统一的布线方式进行数据的与互通互联,实现信息的融合。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必将逐渐取代单一、复杂的传统布线,成为信息时代的潮流。本文就对智能建筑的弱电综合布线施工展开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施工要点
绪论
建筑行业发展到今天,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安全、高效、环保、智能的建筑越来越受到大家欢迎。在这种大环境下,弱电系统伴随电子信息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弱电系统在不断增加扩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是弱电综合布线能让建筑变的更加环保并且会使系统更加高效。弱电工程相比较系统集成、智能建筑来说已是建筑工程中相对完善的单元,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弱电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已无法替代。例如在住宅建设中,除了传统的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新增的诸如楼宇门禁、视频监控、物业管理等的实现都需要弱电工程的支持,它作为建筑运行提供条件的一种重要体系结构,为系统集成和智能建筑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
一、智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的优势
1、良好的开放性
综合布线采用开放性的布线结构,传统布线在建筑实施布线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杂乱敷设的情况,经常不能满足布设要求,而采用综合布线方式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不仅能合理更换设备使其达到符合布设的标准,而且可以变化网络结构,针对网络结构形式跳线管理,可以很好地支持网络通信协议,防止出现重新布设线路的问题。
2、良好的灵活性
综合布线实际是在传统布线基础之上逐步改进和创新的,在布线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
3、良好的扩展性
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在布线时需要综合采用材料、元件以及设备适当地考虑扩大系统容量运用多种传输方式,例如,用户对网速要求一般时可选择传输速度一般的双绞线;用户对网速要求较高时可选择光纤连接。
二、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施工前准备
1、施工队伍的选择
找合作过,可靠的施工队穿线,施工组织者要头脑清楚,有责任感。对于初次合作的施工队,要派人紧盯。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用人计划,凭用人计划向经理申请准备给穿线施工队的酬金。
2、事前管理
根据管槽完工时间和后续布线系统安装和装修封顶的时间要求,列出穿线进度计划和保证质量的措施。穿线前要严格进行穿线检查,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管槽检查要求,严重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管槽质量问题包括:管槽规格小;接口处有毛刺;埋地安装管槽阻塞、积水等;埋地管槽穿线前必须全面试穿。需准备的文档包括:布线系统系统图;布线系统平面图;穿线技术要求和空白穿线报告。
三、智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系统要点
1、施工管理
(1)弱电工程界面的技术管理
在项目工程的前期,需要根据技术设计的要求和合同条款规定来确定:
①弱电中各系统之间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土建、装饰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
②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职责界面;
③在实施过程中对以上所述界面的修改、调整和再次确认。这是弱电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难点之一。在施工前,对上述涉及的图纸、资料、技术工艺和施工设计的再次审核确认,以确保合同中的设备清单、监控点表和施工图中一致,以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并符合各项技术参数的要求,从而确保工期、质量,减少返工。
(2)各种子系统协调配合的施工管理
弱电工程是需要各种子系统的专业密切配合协调完成的配合性工种。下图是综合布线的五个子系统及系统图,见图一。如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等,都必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在每个工种完成后,必须进行施工记录的登记,形成一套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再按照工种的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项目工程验收。
.png)
2、系统调试
智能建筑的弱电系统构件完成后,还需要调试,以发现弱电系统中每个子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解决。弱电系统的相关子系统非常多,系统调试时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都是先从弱电系统的线路开始调试,而后进行单体设备的调试,再进行单个系统或者局部区域的调试,最后进行整个弱电系统的调试。
(1)检查
弱电系统线路调试,根据弱电系统的图纸和联系单,进行线路对照检查。重点检查线路的强电和弱电是否安装到位,有没有存在不同种类的线路共管的现象;检查建筑内的各种报警系统的设备线路是否正确,接线的各种编号是否一致等。要校验每个开关接口是否连接正确。
(2)单个系统调试
弱电系统中单个系统进行调试。对报警装置的探测器进行检查,检查单机功能是否正常。如检查报警控制器时,先不要进行报警点的连接,使设备自行运转,检查是否损坏或者是运行状况不良。对电子监控使用的监控探头进行检,可以根据监控区域的不同,分批次进行探头的检查,核对安装的监控探头是否符合出厂标准和满足现实的实际使用需求。
(3)突发事件的处置
在单个设备进行调试时,任何的调试环节出现问题都要及时将电源切断,防止电路连带损坏,要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单体设备调试之前,一定要熟悉设计图纸中的系统,核对实际施工方案有没有更改设计。弱电子系统的单个设备进行调试检查完成后,还应进行子系统调试。建筑自动化系统调试时,应对系统的各种数据运行校对,检查功能是否正常。火灾报警系统调试时,最重要的就是对控制主机的调试和联动。
(4)联动调试
建筑物所有的子系统调试完成后,对整个弱电系统的中央控制系统进行调试。通常情况,首先是对中央监控器进行检查调试,然后是现场控制器、各种终端 设备等,最后再进行各个子系统的同开运行。弱电系统调试时,一定要和其他的施工部门做好协作,系统调试的正常供电,保证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四、智能建筑的弱电综合布线施工质量管理
综合布线是整个弱电系统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整个弱电工程的成败,可以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体验。而弱电工程的综合布线项目线缆敷设量大、线路繁多密集、施工技术性高、现场交叉作业面多,施工技术要求较强电工程要高。为解决一系列技术、协调、管理等问题,施工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声控、光控、手动控制、自动监控等一系列技术设备,因此,从综合布线的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标准以及系统测试等环节全方位控制,研究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确保综合布线的工程质量。
1、审核设计质量
弱电工程综合布线的标准性要求施工前必须反复进行设计和审查,保证系统设计的模块化和扩展性。智能建筑设计前需要详细地研究和规划土建部分,使综合布线与土建施工相匹配,达到统一的施工标准,尽量使通讯、监控、空调、照明等所有的系统处于统一的标准,这样可以统一插接头模板和布线方式,为日后系统升级预留足够的设备空间。设计完成后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审核、优化,提升设计质量,全面确保综合布线工程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2、提高施工技术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前积极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及时沟通,确保与建筑结构、装饰装修、机电等分部工程协调处理、无缝衔接,保证工程有序进行,多方了解相关资料、合同文件、图纸等工程详细信息,提前了解建筑物的基本情况、机械设备的相关信息质量标准等,优化弱电工程综合布线系统,避免工作界面、接口方式不匹配造成返工。放线时依据设计图纸按“先长距离后短距离,先高处后低处”的原则进行布放,对缆线进行科学标记,以免造成日后打线工作混乱。
3、加强质量监管
相比于传统建筑行业来说,智能建筑在实施综合布线期间存在较多隐藏的质量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布线期间监理工作更加细致,及时审查存在的问题,全面跟进及时处理。智能建筑在设计时更加注重网络化,在实施阶段尽量一次完成各项任务,全面满足用户的网络需求,体现出综合布线理念,全面提升综合布线质量。质量监管与控制主要是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监管与控制,其中,设备材料的选购采用直接影响布线的质量。这就要求保持材料供应的稳定性,提升材料性价比和工程效益;在材料设备进场前进行测试,质量保证合格,杜绝滥竽充数和以次充好,保障工程质量。
结论
本文对智能建筑的弱电综合布线方式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灵活性和独立性的优势展开了简要的分析,同时从智能建筑弱电综合布线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着手,重点分了现阶段弱电综合布线设计、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技术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客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文涛.探析智能建筑的电力施工管理与如何控制其质量[J].绿色环保建材,2019(21):218-219.
[2]吴旭斌.“互联网+”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及综合布线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8(26):260-262.
[3]陈利伟.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防雷技术的应用-以某工程为例[J].福建建材,2020(04):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