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陕煤黄陵矿业煤矸石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化火电厂,不只在控制机、电、炉运行的主控系统中引入分散控制系统,还对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组成的辅控系统进行应用。火电厂应用辅网程控系统的过程中,科学设计与安装系统,保证自动化控制的质量,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监控生产部分,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全面控制辅网程控系统。
关键词:火电厂;辅网程控;设计;安装
引言
火电厂逐步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很多火电厂纷纷引入新技术。近些年来,火电厂生产人员借助DCS分散式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实现了对三大主机的自主控制,建立并优化了控制网络。但辅助系统目前依然停留在单一的控制层面,难以达到数据互联的目的,造成火电厂生产人员无法系统把握全厂的运行情况,无形产生了生产运行风险。
一、DCS辅网程控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一)设计要求
(1)辅网程控的硬件要求。强电场与强磁场环境内硬件可持续的稳定运行,在-10℃-50℃的环境内硬件设备不间断工作。PLC的CPU利用双网络架构连接远程站,如果与远程站的距离大于150m,与同轴电缆不连接。
(2)网络和I/O点容量要求。660MW等级火电厂内设计辅控网络节点容量超过8000点,标签量点超过15000。电厂辅助车间控制系统网络选择双揽冗余星型以太网,同时做好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预防计算机病毒攻击网络,造成丢失数据。
(3)网络设备的要求。辅网程控系统主要采取100M光纤网络宽带,通过双缆冗余网络架构提供对应的备用芯,如某一段网络光缆线路发生故障,再次配置网络后不会中断通讯,网络重构所需时间小于500ms,在重构中,避免丢失数据。
(4)电源与接地要求。根据车间布置空间的特点,使用双路交流单相电源,且自动切换电源。电路出现故障时,向另一路自行切换,此时仅有8ms的切换时间,这个过程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
(二)安装方法
安装人员根据有关标准定义辅网程控系统的数据与逻辑组态,科学组合组态后的软件与操作员站。安装电源时,将稳定的电源与UPS装置提供给系统,安装时注意科学切换电源,保证电源切换装置的稳定性,同时为PLC机柜和远程I/O柜提供交流电源。一路电源出现故障,另一路电源立即切换,得到稳定的数据。此外,在安装中,每一个PLC远程站与上位监控机均与UPS装置对应,预防断电引起系统丢失数据。在网络安装中,上层网络向另一条线路自行切换,降低影响上层网络的监控功能的程度。要想避免车间在网络故障时丢失数据,可通过控制器的冗余实现控制,短暂存储数据,直到网络通讯恢复正常后向上层网络自行传输数据,成功化解网络故障。安装控制柜和控制盘的过程中,设备的外壳保证良性接地,稳定安装各种设备,机柜满足强度要求,避免出现变形问题。
二、DCS辅网程控系统的应用方案
将辅网核心交换机置于辅网控制电子设备间,网络结构采取双缆冗余星型,其核心是两台辅网交换机,两个镜相星型网络包括相同的单模光纤,采取百兆主干网,应用TCP/IP通讯协议,接入SIS网络对资源实现共享。辅网网络原理见图1。
.png)
图1 原理图
(一)化水系统集中配置方案
脱硝氨区的水网核心交换机直接与生活污水PLC、预脱盐控制系统PLC、补水泵房控制PLC挂靠,水网交换机与辅网核心交换机科学连接,充分发挥辅网控制室的监控功能;基于防爆安全的考虑,联系供氢系统和废水远程I/O站;净水PLC控制系统利用水网交换机有效监控实验室的运行。
(二)输煤系统集中配置方案
PLC连接了输煤程控交换机,辅网核心交换机应用于辅网控制室从而实现监控操作;通过输煤程控系统的远程I/O站对转运站、碎煤机室、输煤综合楼等产生的信号进行收集。将一台主机、分支交换机安装在输煤工业电视系统的辅网控制室,具体功能是对水、煤、灰等完成显示,以视频服务设备获得监控信号,并将其传递至机组集控室交换机。
(三)灰硫渣系统集中配置方案
辅网交换机发挥了PLC的除灰和除渣的功能,使辅网控制室发挥监控的功能;脱硫选择类似于机组控制系统的DCS系统,独立设置系统。
三、DCS辅网程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参数跳变
在设备运行初期系统的模拟量参数发生跳变现象,对压力、流量变送器和温度元件等进行检查无任何问题,替换AI卡件,没有解决参数跳变问题,说明AI卡件无故障,系统查找发现终端电阻出现了问题,由于终端电阻无法有效接触导致发散信号,威胁了参数的可靠性。经检查固定所有的终端电阻,保证其较好接触,进一步消除了模拟量参数跳变的问题。
(二)通讯问题
在设备运行初级阶段,上位机与下位机增加了中断通信的发生率,若出现这一问题,则难以监视全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直接影响设备操作,对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造成较大威胁,其原因:接触远程I/O分离器性能不佳,导致分离器难以充分接触同轴通讯电缆,屏蔽层的接触不理想,直接中断了远程IO通信模块和下层功能模块的通讯,威胁了与下位机的正常通讯,不利于设备稳定运行。重复连接远程IO分离器和同轴通讯电缆,通过加强牢固性彻底消除通讯故障。
(三)上位机软件内部故障
设备在运行中容易发生这样的状况,PLC硬件没有任何故障,很难清晰显示上位机操作界面的设备运行和参数等,通过与厂家交流可知,主要是软件设计不完善引起的。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是再次安装软件与数据库。自从实施网络化集中控制后,输煤和化水的控制室无需安装监控设备,这些场所为其他人工提供了办公场所,节省了工程建设成本,达到了优化人员降低发电费用的目的。
四、DCS的发展前景
(1)EIC综合技术的应用。传统控制系统中独立存在各部分装置,它们之间未形成紧密的联系。比如电气控制、仪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等,在设计与安装中体现出显著的独立性。现今,独立运作状态无法满足发展需求,EIC技术通过DCS统一管理三者。在目前的DCS中初步应用了EIC技术,系统管理全部电器、仪表和计算机控制,如判断排除故障、监视阀门。
(2)DCS和PLC互补性。PLC内部存储程序通过可编程的存储器执行各运算命令,PLC融合DCS,增强了DCS的逻辑性能,完善控制顺序与模拟逻辑。
(3)三网融合技术的使用。传统DCS使用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通过开发商的自主开发。无法实现全面覆盖I/O子系统至厂级管理信息系统。DCS在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下形成底层网、企业网与互联网,火电厂基于三网联合得到巨大的经济收益,该项技术有效融合了现场、企业和市场信息,高度集成了基础、管理与自动化决策,无缝链接各项技术。
(4)应用IGDS系统。IGDS是指工业图形显示系统,在人机交流接口应用,在DCS系统中高度发展应用,体现出增多画面等优点。
(5)利用先进的控制理念。火电厂的生产流程与其他行业不同,在DCS系统中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体系实现精确控制,推动DCS的广阔发展。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与控制技术的飞快发展,使目前新机组通过集中控制方式设计辅网程控系统,连接水网、灰网和煤网形成一个监视系统,完成监控室集中监测、远程操控和运行管理。其中,辅网程控系统为工作人员创造了较好的用户操作界面,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水平,有利于运行人员减轻工作压力,节省了企业运行成本,创造了丰富的收益,同时辅网程控系统彻底优化了电厂传统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柴磊,冯前伟,张杨,等.某电厂660MW机组SCR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关键参数设计[J].发电技术,2019,037(005):P.20-23,39.
[2]李飞.网络化集中控制在660MW火电厂辅网车间的应用[J].电站系统工程,2018,026(001):61,65.
[3]杨永军.辅网程控系统的构建及其在某发电公司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7(0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