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设华南分公司
摘要:HOPSCA是指在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城市功能复合体。在以地铁交通为导向的设计模式下,HOPSCA模式融入站成一体化设计中,通过地铁、车辆段等大体量交通建筑,铸就新型的城市综合功能体。本文以凤岗项目(概念方案)为例简述设计方法。
关键词:HOPSCA;站城一体化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因为快捷的交通带来巨大的人流和商业潜力,大体量的交通建筑成为城市综合体的良好基础。如何利用车辆段、停车场上盖成为城市发展中日益突出的问题。
HOPSCA理念,HOPSCA是指在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互作用、互为价值链的高度集约的城市功能复合体。HOPSCA包含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休闲娱乐、纵横交叉的交通及停车系统等各种城市功能;它具备完整的街区特点,是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同时HOPSCA通过交通系统的有效联系,实现了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成为城市功能混合使用中心,延展了城市的空间价值。
HOPSCA六大业态集合了商务资源、办公资源、商业资源、景观资源、休闲资源、居住资源,各个业态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互补。HOPSCA不仅能满足人们在生活上各方面的需求,而且业态与业态之间的互动及依赖更体现出HOPSCA业态的科学性及联动性。
因HOPSCA的功能性、复合型以及规模性,注定其必将成为城市的名片,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例如,上海新天地商业旅游项目,从开发到运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上海新天地因其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更成为上海文化、建筑、旅游的标志性项目,成为上海市的文化标签。
一个成功的HOPSCA项目的开发及运营,会带来巨大的社会价值,为开发商、运营商带来巨大的品牌价值,同时作为地产物业的HOPSCA,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其物业自身也具有升值潜力。HOPSCA是一个强大的磁场,她融汇城市各种资源;她也是个开放式的交流中心,不间断地与城市交流自身的资源;她更是个核心,影响甚至能带动整个城市发展。这就是HOPSCA特有的城市精神——“融汇、交流、影响”。一个“资源共生、聚合增值”的全新生活模式。
一:项目基地分析
凤岗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北邻塘厦镇,南邻深圳市观澜、平湖、横江和龙城街道,是东莞市对接深圳市的桥头堡。根据《东莞市凤岗镇总体规划修改(2016-2020)》凤岗镇将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态优美的宜居中心和客侨魅力小镇,莞深惠一体化先行区。凤岗镇 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主、两副、三轴、四园、五区”。本项目位于城市发展主轴和宏盈工业园区,背靠绿契,发展前景优渥。
.png)
本项目总用地范围约73公顷,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地块内主要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范围,用地范围内主要以国有土地、已出让用地及历史遗留纠纷用地为主。
.png)
项目基地周边控规图
项目所在的宏盈工业区,其专项规划于2018年获批(《东莞市凤岗镇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8-2022年)。规划更新后,项目所在地主要规划为居住用地及教育用地。
.png)
项目基地周边规划更新图
基地附近规划的主要道路龙平西路、凤深大道为城市主干道,地铁10号线在基地附近龙平西路敷设,并设站点(龙平西站),附近有凤岗汽车客运站。
.png)
项目基地现状图
基地周边规划的主要道路龙平西路、凤深大道为城市主干道,路网齐备,四通八达。西侧、南侧为城市主干道,北侧、东侧为城市次干道,交通便利。地铁10号线在基地附近龙平西路敷设,并设站点(龙平西站),附近有凤岗汽车客运站,上述2个交通枢纽以外,基地周边还规划有4个公交站点。
基地周边周边公共交通便利,并系统化,能够为基地住户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以地铁、公交车、公共自行车为主导的公共交通能够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缓解区域机动车交通压力。便捷的交通系统也将会为区域带来大量的消费群体以及居住人群。
.png)
项目基地交通情况
场段布局的限定条件
.png)
图 龙平路停车场一线一列位方案图
.png)
项目分区图
龙平路停车场内停车列检线布置为一线一列位形式,出入线由龙平路站接出,延龙平路右转接入停车场,长约0.67km。停车场占地面积8.9ha,拆迁量约9万㎡。停车场形成空间把城市更新单元的地块分层了三个部分,北侧地块,中部停车场盖上开发部分,南侧沿街落地部分。根据停车场开发设计的经验,北侧地块适宜做高层住宅开发,盖上空间做底层多、多层住宅,同时咽喉区上盖适宜设计为配套公建和居住区绿地公园。南侧沿街落地部分适宜设计为沿街物业开发和公寓写字楼SOHO。
二:建筑规划方案
设计原则:本项目建议以居住为主,商业以基本配套型商业为主,在这一设定下进行深入设计。上盖物业在满足东莞市城市规划布局的前提下,以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注重环境、完善配套等规划设计为原则,结合停车场和车站进行上盖物业开发。遵守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结合盖上住宅和户型的设计合理布置盖下柱网,既不影响盖地铁车辆段功能的同时,满足盖上住宅等建筑的总平面布置要求,同时也符合8.7m夹层停车库的功能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安全舒适的住区和具有适量办公的综合性社区。结合凤岗镇地区地理环境的分析,使盖上建筑总体布局及建筑风格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从空间形式到内部功能完美的协调起来,构筑一种宜居的空间形式。通过中心景观轴线和休闲广场,结合住宅间邻里绿地,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住区居民生活质量。
.png)
龙平路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效果图
.png)
龙平停车上盖总平面图
.png)
龙平路停车场站场一体化效果图
总平面功能布局:龙平路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的主要功能包含住宅、社区配套服务、商业、办公、公寓、夹层停车场、地下停车库等。项目北侧用地为落地开发部分,包含高层住宅、社区配套服务、住宅底商、地下停车库;项目中部为停车场上盖开发部分,包含小高层住宅、社区配套服务、上盖公共绿地、夹层停车场;项目南侧靠近龙平西路用地为落地开发部分,包含商业、公寓、地下停车库以及与地铁站衔接的下沉广场。
.png)
项目功能分区图
竖向设计:上盖物业场地内地形高差较大,地势北高南低,位于北侧的落地开发部分,场坪标高为50.00(±12.00)m左右,项目北侧上盖部分场坪标高为38.00m(±0.00),上盖部分设置了夹层车库和上盖住宅,其中夹层车库标高为48m(±10.00),上盖住宅地面标高为54m(±16.00)。场地中部设置一条入场道路,道路东西两端标高接入现场道路,标高分别为40.00m、38.00m,中间最高点为54.00m,道路通过找坡可通向夹层车库和上盖住宅,作为车库及上盖住宅的消防出入口。西侧喇叭口空间狭窄可作为景观坡道与道路连接,同时作为人行及消防出入口。
.png)
总平面竖向设计图
上盖物业开发顺应地形高低,建筑高度按照北高南低分布,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天机线,也更有利于住宅的采光要求。
.png)
场地剖面图
交通流线设计:上盖物业开发平台内部的车流主要由上盖顶面和中间停车库夹层的两个空间层次的车流循环组成。16m标高上盖顶面,建筑周边设6m宽环行车道,机动车由地块周边各入口进入场地后,采用向右单向行驶的方式,驶向各盖上建筑单体的主入口或或通过坡道进入10m标高夹层车库。
盖上各建筑均按《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置环形消防车道,车道宽度不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车道转弯半径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10m标高夹层车库,地下室车流按单向行驶方式设计。车辆可通过各出入口的坡道驶向城市道路,或上至16m标高上盖顶。
.png)
车行流线图
上盖物业开发平台人流通过下城广场与龙平西站相连接,使地铁车站与上盖平台无缝对接,通过上盖上方的广场组织各组团的人流。通过设置于中心广场及靠近龙平西路一侧部分沿街建筑落地,通过该区域建筑内部的楼梯、电梯等竖向交通设施,盖上行人可以直达下方沿街商业。盖上行人通过广场、各组团间的环形道路以及宅间路通向各住宅单元入口或其他配套公建的主入口;或直接由电梯、楼梯到达8.7m标高夹层车库。
.png)
人行流线图
绿化设计:龙平路停车场盖上建筑总体布局及建筑风格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从空间形式到内部功能完美的协调起来,构筑一种宜居的空间形式。通过中心景观轴线和休闲广场,结合住宅间邻里绿地,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住区居民生活质量。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安全舒适的住区和具有适量办公的综合性社区。
.png)
景观分析图
.png)
景观意向图
.png)
上盖开发与车站示意图
与地铁站衔接分析:龙平路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南侧设置了地铁十号线龙平西站,车站紧邻落地商业开发下方,车站与落地商业的地下空间相连接,设立更多的出入口,分布在不同距离内,使市民能够在地下商业空间中快速到达轨道交通站点,建立了地下步行系统。把地下商业空间、办公商务空间、地铁站、交通换乘点、停车场、广场等城市主要公共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地下步行空间网络,使其起到交通缝合的作用。同时,通过合理的组织引导使市民可以在地下不同功能空间中穿行,设置更多的出入口,使地下步行系统有机地融合在整个城市地下综合交通体系中。这样既缓解了核心商圈地面步行系统的压力,又为地下商业空间带来了人气与活力,促进地下商业空间的繁荣发展。
.png)
车站站厅层(上盖开发地下一层)平面图
为更好的衔接上盖开发与地铁车站,同时不影响地铁作为公共交通的使用功能,在竖向空间上设置体量较大的下沉广场将两者衔接,既保证了地铁运营的安全通畅,方便了住宅及商业的乘车,同时利用地铁为商业开发带来的巨大客流,为物业开发提高溢价和经济效益。
.png)
站场一体化剖面示意图
消防设计:项目将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叠加建造,目前国家规范及标准对此类的建筑消防设计尚无确规定,这是本项目消防设计的重难点。
首先满足国家及广东地方已有的设计规范;其次,对于已有规范不明确的内容,则结合类似工程的设计经验:如香港、苏州、无锡、武汉、深圳、杭州类似工程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本项目的防火设计总体原则。
界面划分:龙平路停车场开发根据建筑类别不同,划分为盖下车辆段、盖上开发、落地开发三个板块,其中,盖下车辆段归为工业建筑类别,盖上开发、落地开发归为民用建筑 类别,分别考虑消防设计。
龙平路停车场上盖开发部分,二层上盖平台作为平台上住宅和汽车库的安全疏散区,住宅和小汽车库向二层上盖平台上疏散;盖下车辆段人流直接向厂房外消防车道等室外安全区疏散,盖上盖下消防划分界面采用防火措施分隔开。靠近龙平西站的小区人行主入口平台,为10m标高,该处为安全区。消防车道通过坡道上行至大盖平台,环形路网的消防车道设计,多个联通出入口设。
.png)
上盖与停车场界面划分示意图
.png)
停车场上盖消防救援示意图
三: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上盖开发内容包括10号线龙平路停车场及附属用房、龙平西站及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落地物业开发。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png)
四:总结:
综上本文以HOPSCA理论为指导设计原则,从项目的规划、选址、交通、总平、竖向、流线、景观和消防几个方面来描述项目的设计。展现一个车辆段与上盖物业开发的结合。项目设计综合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融合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让综合体形成一个有机体,为本项目设计方案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