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天健坪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118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工程施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相关市政施工企业理应引起重视。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对我国绿色建筑理念的贯彻和宜居城市的打造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出发,对当前市政施工中常见的环境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施工中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并对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进行讲解,为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市政施工;环境保护;绿色建筑
市政工程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了城市道路、给排水管道、垃圾填埋场、供热管道、电力通讯管线建设等诸多方面。上述工程建设一方面为城市居民带来了便利的生活设施,另一方面在建设过程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随着国家对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要求的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市政工程施工地点大多位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区域,在施工过程中假如没有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很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并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一方面由于环境污染可能受到城市相关管理部门的处罚,另一方面可能收到周边居民的投诉,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拖延施工进度。因此,相关市政施工企业应重点做好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工作。
一、市政施工中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一)建设宜居城市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得到了公众的重视,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带领下,国家建设部印发了《绿色施工导则》,其中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提出了具体要求,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环境污染的发生和扩散,实现良好城市环境的建设,提升城市居住舒适度,满足当前市民对于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
(二)环境保护政策的要求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针对建筑行业环境污染行为制定了众多政策,强制性要求建筑活动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例如,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明确提出了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与处罚要求,各个地区也颁布了建筑工程扬尘治理的条例,来约束建筑施工中造成的扬尘污染。除此之外,对于顶管施工、搅拌桩、灌注桩施工所产生的泥浆,要求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入城市雨水管道,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目的就是降低建筑施工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环境保护力度。
二、市政施工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问题
(一)市政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在市政工程中,一些新建的市政项目需要占用土地进行施工建设,这种情况会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区域生态稳定性。例如,市政工程包括道路、排水系统等方面,这些工程进行土石方开挖作业过程中,就会对地表植物造成破坏,减少动物、昆虫的生存空间,进而影响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生态环境。大面积树木和绿地的破坏会导致土地的涵水能力下降,遭遇恶劣降水天气时,就会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洪水、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这些问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理,就会越演越烈,最终导致生态破坏范围增加,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降低城市居民的居住体验。
(二)市政施工对大气造成污染
市政施工中,对大气造成污染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市政施工包含大量的土方作业项目,这些施工往往需要大型机械的使用,如挖掘机、渣土车、装载机、压路机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尾气,给大气造成污染,而且在进行土方作业过程中,机械运行会导致扬尘污染,这些细小的尘土颗粒在气流的带动下,会在空气中弥漫,导致施工场地周围的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1]。
(三)市政施工产生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是市政施工普遍存在的污染问题。在市政施工中,很多大型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声音都达到了噪音污染的标准。尤其是一些特种作业设备,例如冲击钻、爆破、强夯机、破碎机施工,会生成强度更大的噪声污染。这种污染形式扩散范围广,而且连续不断。长期生活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中,居民由于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常常会出现心情烦躁、记忆力减退和神经衰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健康。因此,如何解决市政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是社会各界都重点关注的问题。
(四)市政施工对水体造成污染
水体污染在市政施工中时有发生,不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存在较大的污染风险,尤其是地表水,受到施工扰动,极易发生污染情况。目前在市政施工中,水体污染的形式主要为三个方面。首先,工程机械造成的污染。工程机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油料,一些机械在发生故障时,常常会伴随着各种污染液体的泄漏,这些有害液体进入到自然水体后,就会给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水质。其次,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2]。在市政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需要生活在场区内,众多的施工人员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假如没有完整的处理体系,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其渗透液容易对水体造成污染。最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水体污染。污水管道的施工中,如果管道质量存在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其有害污水就会深入到土壤之中与地下水产生接触,导致地下水发生污染。由此可见,市政施工对于水体的污染的现象非常普遍,需要加以重视。
(五)市政施工对土体成污染
在市政施工中,土体污染的形式非常多,大多数施工作业都会对土体成破坏和污染,给城市生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在道路修建、地下排水系统修建中,往往需要对土地进行开挖,然后进行施工作业。在土地开完过程中,就对土地本身的地质结构造成了扰动,这种扰动如果发生在地质环境恶劣的区域,可能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3]。河道疏浚淤泥如果弃置不当,也会对弃土场造成污染,影响植被的生长。不仅如此,机械施工、人类活动产生的废物,都会首先对土体造成污染,尤其是机械油料的泄漏和生活垃圾长期堆积产生的渗滤液,进入土壤之后就会导致植被无法生存,短时间都不可能恢复到原本的状态。除此之外,土体污染还包括建筑垃圾的填埋遗弃、植被树木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等。这些污染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就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政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措施
(一)以保护植被为前提进行施工
植被是保障自然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评定区域内自然状态的重要指标。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自然植被的破坏率非常高,很多施工结束后,施工场地一片狼藉,被破坏的自然植被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使环境遭到破坏[4]。所以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要以保护自然植被为前提,在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处理方案,保障施工完成后,自然生态能够得到最大的保存。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珍稀树种和树龄较大的树木,采取异地移植的方式,进行施工场地的建设。如果无法确保移植树木的成活率,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工程变更等,最大限度保证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对于其他树木植被,在施工完成后,可以采用园林景观建设和破坏多少,种植多少的方式,进行植被的恢复。
(二)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是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污染形式,人们每天生活在大气中,虽然对于大气细微的变化感知并不明显,但是如果出现恶劣的大气污染现象,往往会第一时间造成居民的恐慌和担忧[5]。因此,市政施工必须做好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对大气造成零污染。首先,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机械的检查管理工作,机械设备尾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标准,确保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扬尘问题,需要施工前编制扬尘治理的专项方案,方案不仅要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同时要具备良好的治理效果。例如,土方开挖作业采用湿法作业,车辆进出场进行冲洗,渣土外运采用防雨布苫盖等,最大限度降低市政施工产生的扬尘污染。
(三)噪音污染的治理措施
噪音污染是无形的污染方式,通过介质传播后给人们造成不良的体验。随着人们对于施工噪声污染的重视,在进行市政施工中,为了减少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严格规定了施工的时间段[6]。在居民休息的高峰期,严禁进行产生噪声污染项目施工活动。不仅如此,对于特殊区域施工,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护,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通常情况下,围护材料选择隔音效果较好的隔音板。除此之外,如果施工条件允许,或者降噪要求较高,可以采取低噪音施工方式进行施工,从根源消除噪音的产生。总而言之,噪音污染防治较为困难,只能通过规定工作时间,阻断噪声传播和更换作业方式来避免。
(四)水体污染的治理措施
由于自然水体极易受到污染,所以在水体污染的防治中,关键的措施就是防止污染物质进入水体。由于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为机械油料泄漏、生活垃圾污染和施工质量问题。所以在进行施工中,要做好施工机械的保养和检查工作,尽量减少机械的故障。在生活区的建设中,要根据施工人员数量,建造合理的生活保障体系,对于生活中产生的废物、食堂的油污等,能够进行简单的处理,消除污染风险,然后经由城市垃圾处理体系,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7]。例如,在垃圾场地做好防渗工作,化粪池进行定期清理等,图1为标准化施工人员生活区。对于施工质量造成的污染,需要施工参建各方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防止出现管道破裂等情况发生,降低水体污染风险。
.png)
图1:标准化施工人员生活区
(五)土地污染的治理措施
土地污染的因素虽然众多,但是污染防治相对其他污染较为简单。在市政施工中,土地污染形式主要为液体污染、固体污染[8]。对于液体泄漏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和机械设备,通过严格的管理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对于固体污染,如建筑垃圾、生活固态废物等,可以采用垃圾填埋场清运的方式,及时对污染物进行清除。所以,在市政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做好污染的治理工作。
四、当前市政施工中先进环保技术和策略的应用
(一)节能环保型材料的应用
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推进,施工企业对于环保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了促进市政施工的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很多工程项目都会优先采用节能环保型的材料,降低材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9]。节能环保型材料是指从生产到使用都绿色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虽然环保型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但是从长远的利益来看,环保材料不仅能够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污染,还能通过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是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宜居城市的有效举措。
(二)环保施工技术应用
环保施工技术的使用对于市政施工环境保护非常有效。这些施工方法的改进最大限度消除了施工对环境的扰动,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在市政土方作业中,一些坚硬的岩石无法利用机械开挖。传统的施工方式只能通过爆破,这种方式会产生烟尘、噪音等多种污染。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更换了爆破形式,采用膨胀炸药进行施工,爆破过程没有任何的噪音和烟尘。两种施工方式达到了相同的目的,但是环保施工技术有效的避免了环境污染源的产生。
(三)环保管理体系应用
市政施工环保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是否有健全的环保管理体系。早期市政施工中,人们并不重视环境的保护,施工现场尘土弥漫,在竣工后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进行恢复。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为了达到环保规定要求,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建立完善的施工环保管理体系成为了必然选择。通过环保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能够监督和督促施工现场的环保措施落实,确保环保技术能够有效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而且专职环保管理人员的设置,能够实现责任落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避免出现管理不到位,环保措施流于形式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施工中,对于环境造成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能够有效减少,甚至是避免这种污染情况的发生。在市政施工前,根据施工内容,编制针对不同环境问题预防和治理方案,如果在施工中发生污染,能够根据环境问题类型,采用科学的治理措施加以解决整治。这种工作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落实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长松.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8,v. 30;No.141(04):245-246.
[2]吴玉民.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19,000 (010):100-102.
[3]左军.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研究[J].节能与环保,2019, 000(007):82-83.
[4]邓洁,姜黎伟.阐述市政工程中环境保护问题及控制措施的一些思考[J].名城绘,2019,000(002):1-2.
[5]戴宏锦.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讨论[J].数字化用户, 2019,25(004):60.
[6]赖长松.市政工程施工中针对粉尘污染的环境保护分析[J].居舍,2019 (05):21.
[7]姜国伟.市政工程中环境保护问题及控制措施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9,000(009):200.
[8]蔡琪平.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2630- 5283),2019,002(002):P.1-2.
[9]孟继光.探析市政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4):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