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2010519870829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该技术不仅对建筑物基础承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地基的变形,还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能,提高了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整体质量、效率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因此,针对该类技术实践应用细节加以合理化论证解析,并对桩基础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对于建筑工程领域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1导言
桩基础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和应用,虽然成熟度很高,但每个工程现场的环境差异,技术参数和方案等都存在不同,要做好技术应用的严格把控。深度分析此课题,结合以往桩基础施工经验,总结技术质控要点和方法,为土建工程行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2建筑土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纵观现代化建筑,很多项目土建工程中都有桩基础的身影,桩基础施工技术成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发挥积极的作用。现结合某项目进行分析,该工程为高层建筑,设计为剪力墙结构。现场的空间环境较为复杂,建筑物±0.00相对标高和现存在的交通道路较高,同时现场存在很多建筑物。施工现场经过平整处理后,桩要穿越花岗岩残积土、全风化花岗岩层。按照桩基础施工要求,桩端要进入全风化花岗岩层。现场的地下水很大,稳定水位埋深范围在9~25m。桩孔直径大小为0.8~1.0m,桩有效长度大约为13~16m。现结合桩基础实践进行技术要点的分析。技术要点如下:选择适宜的桩型。根据勘察资料,结合桩基础施工经验,设计为人孔挖孔桩。桩径的规格为800mm、900mm、1000mm的桩;扩大头桩径参数为1450mm、1550mm、1750mm;技术方案。依据地质报告,结合超前钻情况,开展综合分析,提出技术方案。此桩基础施工作业中,多数人工挖孔桩处于淤泥、流砂层小于等于2000mm的施工段,按照常规护壁方案操作便能够成孔。对于处于复杂地质段的桩,受到地下水丰富的影响,无法采用常规护壁方案,要利用钢护筒或者外加钢板桩成孔。工程中对进入桩头扩大头部分,结合地下水情况和夏季降雨的考虑,采用外加钢板筒方案,保护扩大头。③桩基础施工作业。此桩基础施工作业,采用的是人工挖孔桩。若想保证技术价值的实现,要保证桩可以准确打入,同时做好操作的控制,避免给周围地质造成不良影响。整个作业的开展,要严格按照设计的桩基础施工方案和参数,严格把控各个环节,把控桩基础的制作质量,确保土建工程的质量。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3.1灌注桩施工技术
3.1.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钻孔桩施工主要是使用机械设备进行钻孔处理并将混凝土灌入孔内形成桩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主要由泥浆护壁钻孔桩和干作业钻孔桩组成,其中前者进行机械钻孔后将孔壁用泥浆加以保护,并在孔壁内通过导管灌注混凝土。泥浆护壁钻孔桩施工技术在沙土、粉土和碎石含量较高的地基中应用量较高,与其他桩基础施工效果相比,泥浆护壁钻孔桩施工入土较深且成桩截面较大,另外由于该施工操作工艺步骤复杂程度较高,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后者钻孔灌注桩指的是在进行机械钻孔后使用护筒代替泥浆护壁的一种桩基础使用方法,干作业钻孔桩适合土质较好且直径较小的桩。由于两种钻孔桩技术的成孔原理不同,因此它们具有不同的施工工艺流程,在具体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挑选恰当的钻孔灌注施工方式。
3.1.2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
沉管灌注桩施工主要是通过锤击方式增强土基的密实度进而增加土壤的承重量。与其他灌注桩施工方法相比,沉管灌注桩操作原理和流程都较为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桩身受到锤击极易出现断裂现象,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为了降低操作过程的危险性,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该在施工操作中严守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操作流程。
3.2预制桩
预制桩在建筑结构构造过程中也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一种桩基础施工技术,在一些高层建筑以及民用建筑中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预制桩通过混凝土以及相关材料预制而成,主要有管桩以及方桩两种分类,他们是依据结构形式进行区分的。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成桩方法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一般有静压法、嵌入法以及沉桩法,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复杂的工序,并且有较好的稳定性,施工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同样,管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额外压力的作用会出现挤土的情况,施工后期不进行合理的处理将会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在出现挤土的情况时采取相关的措施做好工艺控制。管桩和方桩的结构区别使得他们的应用场合存在明显的区别,适合于不同的地质特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中.
4建筑施工中桩基础施工工艺控制策略
4.1完善施工工作的准备工作
桩基础施工环节在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的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其实现桩基础施工工艺控制最为重要的环节,对于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全面可靠的勘察工作,需要安排有较强专业水平的技术勘察人员,由于桩基础施工需要放管放线,可能会波及地下的管道以及其他地下设施,因此,在施工前完成施工地区管道的分布调研工作,并在桩基础施工方案中充分体现出来,使得施工人员对照图纸时能够很快的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规避的某些因素,并说明具体的规避方案。施工工程项目会存在各自的特点,相关工作人员经过合理的分析确定后对桩基础类型进行选择,使得工程在初始阶段就得到全局性的保障。针对上文提到的桩基础位置偏移的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对放线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筛选,必须是专业知识足够的施工团队来进行放线,并同时对各个轴线的定位进行核验。
4.2进行施工质量的全面管控
桩基础施工工艺控制的全面管控应该是从各项基本参数进行合理的管控出发的,例如桩基础的标高、位置等;对于钻孔的孔径和孔深需要结合实际的桩基础规模来确定,并检测其沉淀的厚度,保证在主体位置上不会出现桩基础顶面的缺陷的情况。对于桩基础施工地质条件以及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应该严格的分级处理,进行取样是的压力及负载检测,使得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沉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艺,应该反复操作将其沉淀后留下一定的补偿空间,确保其质量。
4.3桩基础施工技术优化
虽然桩基础施工技术比较成熟,但每个工程的施工情况不同,桩基础施工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若桩基础质量不达标,则会造成建筑质量问题,甚至造成施工变更或者返工等问题,影响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效益。实践中要根据土建勘察的结果和资料,结合桩基础技术应用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等进行技术优化,提出桩基础技术优化方案,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持,保障桩基础的质量达标。桩基础施工作业期间,做好技术应用的观察,针对影响桩基础施工工艺的因素,结合各个因素的特点,从制度和方法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优化施工技术方案,落实到桩基础实践,严格把控桩制作的品质,保障建筑工程的效益。建筑桩基础施工质控措施,若发现桩制作的质量和问题,要组织桩基础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掌握桩施工质量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严格把控的策略,保障桩质量
5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与工程整体质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桩基础施工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具体施工中根据环境以及条件的不同选择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进而提升施工整体质量,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53-154.
[2]刘于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1);155-156.
[3]李高翔.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3);11-12.
[4]杨凤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