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0619900304XXXX
摘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基础工程中,并且不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房地产、市政工程、水工建筑等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新建市政工程来说,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要求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加强质量控制,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关键词:市政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引言
市政工程不但与城市的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和人们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实施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能够保障工程的基础性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市政工程的使用期限。钻孔灌注装施工工艺具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大多数的地质条件中都是可以使用的,其是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施工工艺。
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背景
现阶段,市政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与其有关的技术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施工过程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除了自然条件下的外界因素会对施工造成影响,施工期间运用的技术也会给市政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能够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都顺利进行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受到了重视。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精确地满足成孔灌注的功能,而且可以确保在成孔的表面不会有缝隙出现。因为在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需要进行水下作业的情况,要想给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就需要实施钻孔灌注桩的水下作业。利用这种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水下施工的安全性,而且其稳定性也比较强。一开始采用钻孔灌装技术的目的是满足基坑施工过程中对于灌浆等方面的需要。因为成孔的存在,需要考虑把其里面填充完整,否则灌注桩无法起到支撑的功能。在进行灌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成孔的尺寸和大小,因为如果尺寸相差太大,会给灌注桩插进去的深度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深度没有达到事先所设计的尺寸,灌注桩就无法起到支撑的作用,这会导致后面的工作被白费。所以,将灌注桩的插干工作落实到位,对于后面工作的继续完成至关重要。
2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1准备工作
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现状,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旋转钻机成孔,采用反循环回转钻机置换法清孔作业,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需要事先掌握这些施工工艺特点和要求,做好施工方案会审工作。施工单位要选择专业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定期开展人员培训、考核,特别是新技术、新设备,必须要提前掌握。施工材料进场时要严把质量关,需要对材料合格证、生产地、规格、型号等进行检验分析,各个参建单位负责人员质量验收完毕合格后方可入场。在设备方面,要确保设备性能能够达到施工标准,根据基础工程量确定设备数量和规格,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完善施工配套设备以及水电系统,保证可以正常开展施工工作。
2.2成孔施工
(1)放样。采用坐标定点方式进行桩位放样测量。确定桩体的中心轴线,并作为坐标值基线,采用坐标法、极坐标法确定中心点,偏差值必须要满足建筑基础工程验收标准。使用全站仪测量桩孔,由专业人员(持有资格证书)开展测量工作,按照甲方提供的基准点进行测量桩位,使用钢筋标示,长度控制在0.5m左右。在完成了放样工作后,要对放样精度进行检测,如采用钢尺检测桩体之间的间距,有两个人同时进行,确保桩基位置的精度。采用“十字”控制桩点位置,桩位和十字线重合。(2)设备准备。准备好钻机,在正式钻孔之前,对钻机运行性能进行检查,包括钻机平整度、基座安装平稳性,避免在钻孔施工中产生位移。还需要提前做好桅杆调整,处于铅锤状态为最佳,钻孔中心要对准十字线。(3)护筒埋设。护筒规格为12mm,采用钢板材质设施,内孔径要大于桩孔径15cm。受到地层环境影响,需要对护筒尺寸进行调整,通常在钻孔中需要钻机下设2.5-12.0m长护筒,特殊部分回转钻机成孔下设1.5m护筒。采用钻孔机下钻到标准深度,压入护筒。底部埋设深度不低于2m,筒顶部位与地面之间保持5m间距,护筒中心、桩中心偏差距离不得超过5cm。(4)固壁。
不同钻进方案的固壁方案也有所差异,应用旋转钻机成孔时,要先将一定量砂浆注入到孔中,之后加入一定量的膨润土,这样就形成了泥浆护壁。在回转钻成孔当中,可以采用自造粘土浆液制作护壁。(5)成孔施工。不同地层条件要采用不同钻头,多数可以选择双开钻头,并控制好钻孔深度和标高。要做好钻头检查工作,包括磨损度、直径等,如果不达标要立刻更换钻头。初期钻进中要慢钻,在钻头全部进入到土层之后再加快钻进速度。钻进遇到砂土层、软土层,要降低钻进速度,随着钻进深度增加可以适当注入一定量水泥砂浆,确保水头压力满足标准,降低塌孔发生几率。成孔中不得进行二次操作,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施工,孔洞内泥浆液面要高于地下水面。(6)清孔。完成钻孔工作之后,要检查孔洞的深度、垂直度是否达标,检查合格后即可清孔。采用置换法清孔,采用泥浆泵向孔底部注入泥浆实现杂质置换。
2.3钢筋笼施工
(1)钢筋笼制作。所采用的钢筋材料类必须要有合格证明、力学特性达标,提前进行验证,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制造钢筋笼。钢筋托架要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固定环方法制作加强箍,这样可以同时保证直径、外形达到标准。主筋、箍筋要采用绑扎连接,主筋和加劲箍通过电焊连接。成型钢筋笼应处于平卧状态,在平整的场地中堆放,不得堆的过高,两层即可。分段制作时,每段制作长度不得大于13m,采用双面搭接方法焊接。每段钢筋笼之间采用错开电焊方法。将吊筋悬挂在上空位置,通过焊接方法固定钢筋笼主筋和底部。在加劲箍、地面接触位置采用方木垫上,可以减少沾土量、防止受潮。制作完毕将钢筋笼运输到施工现场,避免运输过程中磕碰问题。(2)钢筋笼安装。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要对钢筋笼质量进行检查,对准上下两节笼,相同平面主筋不得超过全部主筋一半。如果钢筋笼无法顺利入孔,不得强行改变钢筋笼外观,需要检查外观找出问题并修改,之后再下孔尝试。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得低于50mm。采用保护层垫块,竖向距离间隔2-3m设置一道保护层。垂直吊放钢筋笼,慢提慢放,避免钢筋笼碰撞,确保整体性、完整性,快达到桩底时,要更加注意,避免出现扭曲问题。
2.4浇筑导管下设
采用双螺纹接头导管,上部与漏斗连接。根据孔深设计导管长度,距离孔底部位40cm。导管到现场之后要检查是否漏水、漏气、变形,保证接头连接足够牢固,同期还要展开水密性检验,水压控制在0.7-1.0MPa。
2.5二次清孔
在完成导管下设完成之后的,要再次进行二次清孔工作,主要清除孔底的沉渣,同时做好泥浆检查,观察是否有起皮现象。
2.6浇筑
直接将导管下入到泥浆中,之后通过导管法浇筑。混凝土达到现场后要先进行质量检查,如坍落度等,在检测合格之后再浇筑。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将导管埋入到泥浆2m以下的位置,但埋入深度也不得超过8m。混凝土可以采用连续浇筑方案,桩顶标高要比设计标高多0.6-1.5m。
2.7废物外运
泥浆池、泥浆沟要派有专人负责看管,避免泥浆出现外漏情况,如果出现了外漏问题,必须要尽快清理,及时清理场内渣土。
结语
总之,在进行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利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能够提高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给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所以,有关施工人员务必掌握钻孔灌注桩技术的标准规范,了解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处理和解决施工现场发生的问题,充分发挥钻孔灌注桩工艺的效率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和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999-1000.
[2]刘和喜.市政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66.
[3]蒋恩华.钻孔灌注桩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