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41272619750818XXXX;2.身份证号码:41272619750327XXXX 河南省 450000
摘要:传统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对于结构设计的细节与计算过分注重,忽略了结构设计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以及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在这种体制的影响下,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应运而生。现代结构设计在对于房屋建筑的考量更加的全面,实现了人们除了对于建筑功能使用的追求以外,增加对建筑美观、舒适等各个方面的考虑,也符合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和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然而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也不完全都是向好发展。基于此,通过概述现代建筑结构设计现状,发现现代设计中也存在些许问题,提出结构的整体与协调、设计的标准、优化设计过程等对策,以此不断优化现代结构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希冀为未来现代建筑结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引言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建筑体的居住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由于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经常会存在不良的安全隐患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质量以及建筑体的整体安全性。相关建筑工程单位针对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加以了高度关注和重视,对其中存在的各种设计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来加以解决。但是由于社会当中存在一部分建筑工程单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造成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出现了一系列豆腐渣工程,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居住安全性和舒适度。
1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地基选址问题
对于整个建筑结构而言,地基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从地基的作用上看,主要起到了承载建筑物重力效用,所以地基整体质量好坏可能会对建筑物稳定性以及整体质量造成比较大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按照性能分析结果选择一个性能比较理想的地基,这也是保障建筑物获得较为理想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关键所在。但是从实际角度上来说,依然还存在着地基选址不理想的一系列问题,这种情况就可能导致地基实际承载力与工程要求之间存在着不相吻合态势,给建筑物今后使用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可能也会对建筑物使用寿命产生消极影响。
1.2欠缺科学合理的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中的又一重要环节,它不仅仅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而且与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与使用性能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基础设计时,一定要选取科学有效的模型。但是,我国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相关的设计人员对设计模型的选择并不上心,且未能与施工现场相结合,与实际情况的契合性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同时也延缓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
1.3建筑框架设计问题
建筑框架设计包括水平框架设计和竖向框架设计,水平框架设计是为了提升建筑整体的平衡性与整体协调性,而竖向设计是为了提升对地震波的抵抗能力。为此,在竖向设计时必须均匀地配置箍筋与跨中纵筋,但是往往设计人员不能很好地区分箍筋和纵筋,从而出现了设计的失误。此外,受力分析不够准确,或人为降低承重部分的高度就会引起安全性问题,甚至会引起建筑坍陷。
2现代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2.1保证结构的整体与协调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合理性、科学性、协调性与完整性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师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明确建筑的类型,根据建筑类型,设计合理有效的建筑图纸,并保证图纸内容的协调与完整,这样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实用性与耐用性,实现房屋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性。
因此,在建筑设计开展之前,要对房屋建筑结构的每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与分析,提出对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存在问题的快速、积极的有效应对,从而提升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整体的合理性与质量。同时,也要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协调性与整体性,充分发挥房屋建筑工程的各项功能,满足社会、人民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与现代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居住着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服务。
2.2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因素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建筑结构材料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点。对此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相关工作单位必须要结合工程的整体精神状况,需要针对不同的结构设计环节选择相应的建筑材料来可以使用,有效保证建筑生材料符合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要求,严格遵守工程的施工规范,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除此之外,相关工作单位需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需要尽可能选择一些信誉度较高并且生产规模较大的材料供应厂商来进行合作,保证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标准,将基础材料质量进行充分的把控,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3强化建筑基础设计
建筑基础结构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也是影响建筑结构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为此,在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避免建筑基础发生不均匀性沉降,并控制地基变形。对于高层建筑,在进行地下室、地下车库设计时要求将地下室基础底板适当延伸来提高建筑整体连接性。由于建筑地理地质条件的不同,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基础结构也有桩基础、箱形基础、筏形基础等,如果使用的是桩基础,则须将上部结构荷载直接传输到下部持力层,并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若使用箱形基础,利用整体刚度较好的优势使上部结构荷载力均匀传输到建筑基础结构,能有效控制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出现,且能使基础结构和周围土体协调融合,有利于提高建筑整体抗震抗压能力。对于筏形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但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利用该基础整体性好和刚度大的优势,来分散上部结构荷载,能对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进行有效调节。
2.4优化建筑结构抗风性能的有效措施
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来说,风荷载因素是其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其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所以,优化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就显得尤其重要。具体来讲,要想优化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就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建筑物的受力点的大小与特性,有针对性地做好抗风的设计工作,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安全开展。除此之外,也一定要严格筛选施工环境,对建筑物进行稳定计算,及时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混凝土配置,综合各种因素设计出最佳方案,参考科学的抗震标准不断优化钢筋的框架结构,进一步强化整体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与抗震性能。
2.5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应包含科学的结构形式,且结构体系必须受力准确,有清晰的受力传力系统。为保证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在设计前要求先做好详细的实地勘察,在充分掌握当地地理水文条件与施工条件的基础上,与建筑、水暖、供电等专业相配合,使整体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更加准确,完全符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无任何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设计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采用合理的设计手段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不仅能有助于提升建筑整体结构的质量,而且还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为企业解决建筑成本,为社会节约能源。
参考文献
[1]王轲.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2262.
[2]姜桂荣.刍议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