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125
摘要: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大战略和海南“全域旅游”的旅游发展思路契机下,民宿产业将成为海南政府越发重视的产业。海南省有着优质的自然资源和气候养生条件,结合乡村的资源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是海南在严控房地产市场经济下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研究国内民宿产业的发展特征基础上,选取海南中部地区的保亭县为研究对象,梳理当前的发展困局和自身特点,提出适合海南中部地区民宿产业的发展思路,为海南中部地区发展民宿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宿产业;海南中部地区;思路研究
1.民宿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1)自发型:民宿主的的经营能力、主观能动性、受教育水平等因索都成为决定自发型开发运作民宿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自发型开发运作的民宿顾客与民宿主的关系较为紧密,可以更好地让顾客融入当地生活,感受地方文化。
(2)协会型:业主成立协会,可以更好地解决管理、推广等问题,并且还能保证业主的主导权。
(3)政府主导型:政府在整合资源上具有强大优势,并且由政府引导可以使民宿开发更为规范化,也便于整个行业的监管,经营的主体仍是业主。
(4)企业主导型:企业通过人力和资本的介入,可以解决村民在创建经营民宿时经验、资金的不足,加速建设过程,降低创业风险,最后通过约定的分配方式使双方受益。此类开发运营模式可以以全村“一盘棋”的思路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开发,同时借助开发商的经验、资源和实力。
2.海南中部民宿产业的发展条件与困局(以保亭为例)
2.1海南保亭民宿发展现状评价
整个保亭乃至海南中部山地区域的民宿处于产业化发展的起步期,民宿数量较少,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虽然民宿发展市场比较广阔,但由于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村民收入水平低,多数自主经营型的民宿服务水平较低。保亭现有民宿大多分布在景区附近,如分布在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附近的保亭董家民宿、保亭黎家民宿等。
2.2保亭民宿优势发展条件及发展困局分析
(1)区域交通条件优越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南部内陆,五指山南麓。东接陵水县,南邻三亚市。保亭处在“大三亚一体化旅游经济圈”内,三亚国际化旅游市场对保亭具有辐射作用,可以拉动保亭的旅游发展。现有交通干道(224国道)、陵保公路(305省道)这两条公路与G98东线环岛高速相连,而规划建设中的“保城—海棠湾公路”修建好后可使得保亭县七仙岭与三亚市海棠湾沟通更加紧密,将极大地提高保亭的对外交通条件。
(2)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成熟的旅游品牌、旅游发展政策良好。
保亭拥有优质的热带雨林、温泉、热带喀斯特石林化石地貌自然资源和丰富的黎苗族文化,其中“雨林生态文化”、“温泉休闲文化”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等旅游品牌已经相对发展成熟。
(3)发展困局分析
首先,旅游深度不足。观光游览为主,多元化产品尚未形成游客停留短、消费少;接待设施与邻近的三亚和陵水相比不具优势。其次,旅游服务水平较低。保亭经济水平较差,群众收入水平,大部分民宿主教育水平不高;民宿行业缺乏专业、规范的引导及培训。保亭民宿产业的发展缺乏宏观层面的上政府引导,开民宿手续程序复杂。
3.民宿产业发展思路
3.1明确民宿产业的整体发展定位
保亭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的大背景下,依据保亭县的发展规划,结合保亭县的具体情况,建议民宿发展以“一户一特”、“一村一品”为产业格局;以黎苗民俗风情、深林温泉疗养、山地探险、农业生产体验作为民宿特色产品打造的核心;以提供丰富多样具有保亭特色的民宿体验项目为抓手;以规范、贴心的服务为支撑,建设绿色、人文、精致的乡村特色民宿。
3.2因地制宜,制定民宿产业发展策略
(1)提炼创新特色,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塑造魅力民宿品牌。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代表,必须要凸显“农家”和“文化”两大特色,当地特色是民宿得以生存的基础和得以壮大的根基。保亭,作为我国为数极少的黎族苗族自治县之一,其浓郁的黎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强烈的区域性“人文生态”风情,构成了颇具旅游吸引力的文化要素。再加上热带雨林温泉这一强有力的旅游亮点,保亭民宿在特色产品的打造上,已具备优势。
(2)加强政策法规制度,走规范经营道路。
民宿业在快速扩张的时期,为使民宿业更加持久、和谐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支持。目前保亭民宿业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做到对整个民宿产业进行有效监督和统筹管理。对此,政府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民宿的合理法源地位,并对民宿在资格认证、定价基准、设施标准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对服务内容与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以此为民宿提升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使整个行业能够在规范的环境中发展。
(3)产业聚集化,形成特色民宿聚集区
单体民宿本身由于规模小,很难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而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与绩效与其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产业的群聚程度与产业结构有重要关系,更会进一步影响产业的竞争优势。根据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将民宿进行区域化划分和规划,推进各分散的单体民宿连线成片发展形成民宿聚集区,通过整体包装实现规模效应,强化整体的品牌效应,增强游客的认知度和辨识度,逐步将民宿产业推向成熟。
3.3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招商政策
“1+2+4”——“一项保障,两项资金,四项支持”
一项保障:合同备案,将与民宿经营有关的土地经营权转让合同以及房屋使用权转让合同等合同报县政府登记备案,若日后产生纠纷可作为权利保障的法律依据。为减少违约、涨租对日后民宿经营的影响,鼓励政府或村集体回收废弃村落、民居、厂房,以流转或国有土地出让的方式,吸引高端民宿进驻。
两项资金:设立“民宿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培训补贴及优秀人才奖励。如到保亭参与民宿经营的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如具有五星级酒店高管经历的职业管理人),政府可减免税收和房屋租金,并给予每年3000元的培训补贴;保亭当地参与民宿经营的人可申请“优秀民宿人才项目”,评选上后可获得3万元补助金。设立“民宿开发专项资金”,分别对民宿经营户、民宿集聚村、大型民宿投资项目(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进行补助。
4.结语
民宿对于类似保亭等海南中部地区而言,是一个发展“三农”的很好抓手。因此,政府可将民宿的发展列入山区中心镇的重要工作内容中,形成中心镇主导、业务部门指导、业主积极参与的发展模式,以加速当地民宿发展。在起始阶段,政府需要先行编制整体规划,在规划中充分体现民宿主题打造,让每个民宿都有自己经营的主题,不再单一雷同,并且由政府投入打造民宿精品示范点。从一个点着手,通过示范点的榜样作用,统一规划线上推开,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让点、线、面的涟漪形成全县的波光微艳,进而推动当地百姓自觉自愿发展民宿。
参考文献
[1]浙江永嘉县乡村旅游中民宿发展的对策研究[D].朱晨霞.吉林大学2014.
[2]永康民宿产业提升策略探析[D].应安浪.浙江工商大学2016.
[3]民宿业发展新态势与政府行为分析——基于杭州民宿的调查研究[J].阮雯.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6(01)
[4]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民宿产业定位、现状及其发展途径分析——以杭州市民宿业为例[J].张雪丽,胡敏.价值工程.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