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措施 程月飞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程月飞
[导读] 摘要:城市交通是否快捷、便利是一座城市发展最基础性的要求,也是群众对城市印象的一张明信片。
        身份证号码:41042519880815XXXX
        摘要:城市交通是否快捷、便利是一座城市发展最基础性的要求,也是群众对城市印象的一张明信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地面交通早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出行的需要,因此开发地下交通空间是各个城市加快现代化步伐的一项重要建设。地下空间工程往往伴随着一些重大的安全问题,城市地铁隧道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何及时发现风险、预防风险是城市地铁隧道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合理的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风险源,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风险预警
        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当前地铁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在尝试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来提升施工安全管理质量,其中安全预警管理就是能够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预警体系,在这种管理方法中,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到工程相关的源头安全信息,为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在短时间内对工程状况进行判断,从而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质量水平。
        1地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容分析
        为了促进基础建设和谐发展,提高国家交通建设水平,我国正在加大基础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而地铁工程正是基础建设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部分之一。地铁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对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地铁工程的建设往往会涉及隧道项目的建设,建设施工中如果缺乏科学完善的风险预警措施和风险安全管理系统不科学,会降低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继而影响整个地铁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工期进度。针对地铁项目进行管理,施工单位首先应该明确安全管理目标,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只有这样安全管理人员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工作的重点,促进地铁隧道施工管理工作不断向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其次明确地铁隧道施工管理内容,提前对隧道结构进行测量,以了解和掌握隧道土质条件以及周边的环境,利用地质雷达技术勘测地铁隧道周边岩层的类型和性质,为后续的施工打好基础。施工单位必须清楚,保障才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只有做好具体的保障工作,才能提高施工安全,避免隧道涌水、突气、突泥等问题的发生。
        2地铁隧道工程中预警管理的应用分析
        2.1进一步完善安全预警管理机制
        在预警管理机制中,预警分析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到工程的监测工作、识别工作和诊断工作三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督各种存在以及衍生的安全风险,更加全面的掌控施工的具体状况。在识别工作中,主要任务就是将监测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度的剖析,进而判断是否对安全施工产生威胁,同时考虑其可能产生的各类安全隐患,做好细致的评估和判断工作。通常来说,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专家打分法、情景分析法以及核对表法。在专家打分法中对于专家的预警管理经验依赖较为严重,通过专家经验来对施工风险进行判断,从而确定各类风险的具体等级,然后系统、科学的整理有关数据信息以及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风险识别的结果。而对于诊断工作来说,其主要任务就在于深层次的剖析安全风险,将风险的实际来源途径探索出来,从而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具体来说,首先要确保BIM技术与预警管理之间能够较高程度的匹配。通过BIM系统,灵活的构建与工程匹配的三维模型,模拟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时结合工程中的相应数据信息来确定重点的风险监控对象。除此之外,还要对BIM系统指定安全风险的预警机制以及风险的处理机制。其次要加大对于风险的排查力度。要想实现这一要求就需要在排查到安全风险后,细致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后续的影响,将风险在萌芽中彻底消除。


        2.2注重安全风险的排查和监控
        2.2.1预警管理在施工人员监测中的应用
        施工单位需要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监控,利用实名制的门禁系统和高清摄像头对进入施工区域的人员行为进行监测,系统对各项危险性行为指标数据进行储存,一旦施工人员出现带有危险性行为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通过广播的形式提醒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同时,施工单位需要组建具备较强工作能力的施工管理团队,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有效提高其对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安全事故的高发点,要求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各类信息化管理设备的操作技巧,进而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2.2.2预警管理在施工设备与材料监测中的应用
        施工人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检修与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地铁隧道工程的大型机械设备在长期的运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陈旧、老化等现象,在潮湿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锈蚀问题,因此为保证施工过程安全进行,需要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更新,避免安全隐患影响施工的稳定性。对于一些存在个别故障但不影响正常使用的设备,也需要对其存在的数量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降低设备的安全风险。地铁隧道工程中涉及高空作业,因此需要加强对安全防护设备的检查力度,保证安全防护设备的质量,并定期通过试验对脚手架、防滑锁及安全缆绳等防护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安全防护设备能够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有效避免事故程度加深和范围的扩大。
        2.2.3预警管理在施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将预警管理应用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利用自然灾害智能监测系统对地铁隧道工程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水位情况、自然天气以及环境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化的监测,并对这些方面的安全系数做出评价,结合地铁隧道工程的实施状态,若存在发生自然灾害或恶劣天气情况的风险,系统会给出预警,提醒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灾害的防范工作,合理调整施工进度方案,并开放排水沟渠、围挡装置、支护系统等,尽量减小灾害事故发生给地铁隧道工程施工带来不利影响,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2.3优化施工技术管理模式
        国内地铁施工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着施工技术和管理制度相互脱节的问题,使得国内施工安全管理和风险预警控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为了改善这类问题,施工企业在日常运营的时候,应该抓住管理工作的本质,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优化技术管理模式。首先需要吸收或者培养专业的人才,提高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水平。不管是新的施工技术还是新的施工流程,都会对应新的安全管理办法,而只有管理人员熟练知晓这些内容,了解安全细则,才能保证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其次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针对新技术的应用组织全员培训,提高技术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鼓励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总结,加强技术创新,寻求新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契合点,有效提高地铁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
        3结语
        随着国家建设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道路施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积极引进预警措施,消除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虽然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但是如果做好勘查,消除隐患发生的诱因并加强管理,可以规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地铁隧道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促进地铁建设行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伟,迟作强,杨学超.大断面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J].公路,2017(9):714.
        [2]赵春平.超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32):276-277.
        [3]张联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23):159-160.
        [4]王宏伟.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现场管理[J].居舍,2019(33):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