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刘强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强
[导读] 摘要:文中介绍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和发展,并具体阐述了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身份证:13102819910513xxxx
        摘要:文中介绍了绿色施工的概念和发展,并具体阐述了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节约资源;环保
        1 绿色施工的概念和发展
        1.1 绿色施工的概念
        目前国内对于绿色施工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绿色施工贯穿于整个建筑全寿命周期,是指包括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物业管理等这样的整体中实现绿色建造施工,具体包含绿色策划、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三个阶段,广义上的绿色施工是指绿色建造,它并不是三个阶段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整合,统筹兼顾;从狭义上讲,绿色施工包括施工图的绿色设计和具体绿色技术应用两个方面,立足于整个工程项目。
        1.2  绿色施工的发展
        绿色施工的萌芽最早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21 世纪以来,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欧美等国家通过制定较为系统的政策法规,再加以推广示范工程、加强技术和管理创新等措施来发展绿色施工。其中一些北欧的发达国家更在绿色施工方面做到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建筑“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注重系统化节能技术和创新先进的施工技术等。我国的绿色施工相较于西方起步较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2],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2007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绿色施工导则》,2011 年,建设部发布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积极推动建筑业发展绿色施工,2012 年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分会成立,2014 年颁布GB/T50905—201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2017 年,建设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十三五”专项规划》,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从最初“四节一环保”的设计理念到相关规定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政策引导,绿色施工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了相比传统施工模式的优势,而且其发展速度也是倍道而行,逐渐被业内人士接受和推广[3-4]。
        2 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1  扬尘控制技术
        2.1.1  防范扬尘的产生
        首先必须在施工现场安装粉尘数据监控,实时监测颗粒物的浓度,现场的土方、水泥、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均用篷布覆盖,另外对绿色施工中所需的建设设备、工具等,进行密封处理,对运输车辆进行覆盖封装措施,施工现场进出的车辆须及时清洗干净,交通道路硬化避免车轮滚压产生扬尘最大的程度上控制扬尘的产生,施工产生的尘土实行集中堆放处理并且建立完善的粉尘控制体系。
        2.1.2  产生扬尘后的控制
        如果在施工现场过程中,一旦出现大量的扬尘,应立即封锁施工现场,采用洒水、喷淋或高压水雾等措施进行降尘,在施工外围增设防尘网,使其不被扩散到施工现场外,并且加强应用节能吸尘器,达到快速清理粉尘和垃圾。


        2.2  噪声控制技术
        2.2.1  噪声监控
        对于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须安置噪声实时监测系统以实现对噪声的可量化,例如频率分析仪和实时分析仪。一方面,可以监测不同时间段内的噪声污染尘度,一旦某些时段的噪声污染超出规定的标准,可以采用先进降噪的施工技术或对噪声源进行有效的调整改善;另一方面,依据噪声的传播与温度、风速和其他介质条件有关,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告知工作人员,合理规划场地及施工用具,避免噪声的反射和二次传播。
        2.2.2  降噪技术
        大型机械设备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噪声产生较低的设备,如果噪声太大不可避免可在振动源自身采取适当的隔音和隔振措施。对于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尽量在车间或者工厂内完成制作,在施工现场需要二次加工的材料在加工棚进行,并在外面增设围栏。电刨、电锯、加工棚、砂轮机以及搅拌机的放置应远离宿舍区和周围居民。在绿色施工场地的外围设立隔音墙或者隔声屏,极大的将噪声自产自消。最后,对施工人员也要加强管理,不得有意制造噪声,例如野蛮装卸货物,人为的敲击振动等。
        2.3  绿色节水技术
        首先,现场的施工员要定期检查水管漏水和破坏等情况;另外,施工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对于雨水和废水搜集经过沉淀和过滤之后用作降尘、清洗车辆和浇灌绿植等,做到一水多用,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节水枪对车辆冲洗;在生活用水方面,还可以在洗手间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在施工用水方面例如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浇水与覆盖相结合、塑料薄膜覆盖,且有专人负责记录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临时消防箱应遵循同步设置、合理设置的原则,临时给水管可随主体结构预埋在混凝土中,降低给水管损坏造成的浪费与损失。有关学者认为在节水措施上可以采取打井的方式以减少自来水的用量,建筑工程后期及绿化用水都借助于井水完成。我国水利部颁布《地下水管理条例》中规定地下水应该保护和控制,过度开采会造成地表径流减少消失、地层下陷和地下水污染等严重后果。我国地下可合理利用水资源量约在 1300 亿立方米左右,但目前可开采得地下水量仅剩不到 200 亿立方米,依靠大量开采地下水来增加供水量是非常有限的途径。因此,笔者认为开采地下水这一措施不可实施,应该重点从技术层面节约用水量和提高建筑人员的节水观念。
        2.4  绿色节地技术
        绿色节地考虑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占地面积大而久的建筑工地,要做到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尤其在城市里施工,土地资源更是紧张,不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会造成交通的堵塞,不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绿色节地技术:(1)在建筑施工现场采用集装箱式厕所,建设移动式活动板房的工人宿舍,占地面积小且移动灵活;(2)对于施工样板区域以及部分道路,使用可周转式模块化地面,比如装配式混凝土场地道路,可多次周转,利用并节约土地;(3)对于施工作业中的各类材料,应集中堆放,进而减少用地面积;(4)对于施工现场的裸露土地,为避免水土流失,应采取绿化措施,利用马尾草或狗牙根等绿植,保证土壤的稳固性,减少土地破坏。
        3 结束语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必将推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目前我国的绿色施工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因此,业内人员对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的企业也应该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以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绪文,冯大阔.国内外绿色建造推进现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5,42(02):7-11.
        [2]肖绪文,冯大阔.北欧绿色建造考察见闻及借鉴意义[J].施工技术,2015,44(10):1-5.
        [3]刘亚卓,孙国帅,刘占坤 . 绿色建造技术的发展现状[J]. 价值工程,2019,38(21):194-196.
        [4]杜涛 . 浅谈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J]. 江西建材,2018(04):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