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现场项目管理实践 韩杰1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韩杰1 彭永忠2 刘建敏3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当前建筑施工情况来看,加强项目管理有助于工程质量目标、安全目标、成本目标的实现。
        1.身份证号码:51021319691115XXXX 2.身份证号码:51021319690412XXXX 3.身份证号码:51021319770520XXXX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当前建筑施工情况来看,加强项目管理有助于工程质量目标、安全目标、成本目标的实现。下面文章主要对项目管理问题与管理实践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建筑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有异于其他工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而且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要保证建筑完成后有较高质量的同时能够节约企业成本。同时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提升施工企业竞争力。想要提升建筑的质量,就要在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力度上下功夫,以此确保整个工程能达到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
        1项目管理相关概述
        项目管理是要求整个工程的管理人员根据所具备的知识,运用自己的观点,理论与方法,进行工程每个部门间协调。在必要的约束条件下对整项工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实现工程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减少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因不必要的问题而影响施工的效率。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对工程任务的研究,以及对工程建设环境等因素的考虑,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使得对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一招制敌,找出关键,进行解决。在保障工程效率的同时,也对工程项目的开展有着积极作用。要求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项目的特点,从多方面分析项目工程每个环节,做好部门间的沟通管理工作,在明确管理流程与事项后,在每个工程环节进行必要的管理工作,在提高工程效率的同时,保障工程的有序开展。企业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避免由于施工过程无组织、无计划管理方式,导致企业在规定周期内不能完成施工任务。因此,在规定的建设周期内,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进行必要的项目管理工作,将高效率,高治疗,低成本的工程建设投入到建筑市场中,从而促进工程建设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企业施工安全性提高的同时,也使项目建设的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建设。根据现场的项目管理工作,对施工环境以及施工过程中提供详细的管理,降低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影响。在保证项目工程高质量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现场管理的问题
        2.1建筑工程人员问题
        管理人员管理观念陈旧。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较早,而管理规范化发展才刚刚起步,更多的是非管理专业人员把相关管理思想照搬照抄就应用,没有结合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相关的调整,陈旧的管理观念导致工程施工管理有出现不合之处。其次,监管人员混乱。监管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施工人员如果严格监管建筑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实现规范、安全、合理的施工,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反之则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推进和完成。再次,施工人员素质水平较低。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大量的农民工,他们中年龄偏大的由于受教育水平限制,只会传统建筑方式,很难适应现代化技术施工方式,同时他们安全意识淡薄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
        2.2工程成本管理不严格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注意对工程成本方面的保证。在进行施工成本的控制时,也应该将其建立在施工质量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让房屋建设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能有效带来经济效益。但当今工程的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都会在施工成本上出现问题,因成本管理上的不严格,导致在施工中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加大施工单位经济负担。那些在成本管理上都不严格的施工方,更别说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了,很多施工人员都存在作业不规范等问题,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施工返工率高,又会带来了很多的经济负担。
        2.3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
        一些施工单位只注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施工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出现非法施工,疲劳作业等安全性问题。

除此之外,一些工程企业为了有效地节约工程成本,进行表面的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在提高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无法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在工程建设存在着侥幸心理,使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使工程建设受到严重的影响。
        3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3.1激励与处罚并行管理
        一切管理的落实都离不开制度,可以采用包括激励机制、绩效评估机制、施工标准等,以达到全面配合的质控管理效果。用人机制可采用责任制管理,同时配合有效标准的人员纳入与培训制度,由于施工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与个人职位及经济收入相挂钩,可有效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激励机制可以联合绩效评估机制,鼓励管理人员进修管理知识,施工人员提升建筑技能,实现专业人员定在专业岗位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员完成,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对在岗员工进行管理,实行问责的机制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找到相关的负责人来解决。严格监管施工过程,严厉打击处罚在施工过程中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的行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2优化成本管理
        第一,严格控制工程设备,将设备的保养、施工规范等做好,从而避免不同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第二,有效控制施工过程,管控施工质量,这是控制成本的最有效方式。所以,在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不同环节建设,要对建设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给予保证,使现场不同方面的管理工作做到位,特别是工程中的隐蔽工程,一定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验,对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有效控制。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能源和材料的浪费,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模式与方法来降低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3.3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属性
        安全是建筑工程建设期间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品质,整个工程的建设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才能更好地展现。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指派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成立工程现场安全工作小组,对于工程建设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物料存放、机械使用、建设工序等建设环节及存在风险的部位,及时开展相关的安全检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秩序及安全,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除此之外,通过信息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加强对工程建设现场的监管及指导能力,做到工程现场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由于安全问题导致工程建设秩序受阻现象的发生。
        3.4优化项目进度编制
        一方面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通过编制施工进度表制定施工项目的详细清单,进一步分配各项目各单元的工作,依据施工顺序,制定工期计划,依照计划表保障施工的稳定进行,做好工程量及施工之间的协调工作,安排合理的施工进度,从全局出发把握好施工过程中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替代方案和突发情况应急预案,保障施工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另一方面,照施工进度计划,有利于施工现场的有序管理,在开展每一道工序前,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让监理部门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测监督,签字确认前一环节的施工记录。而且通过进度对照,严格审查施工现场材料、施工作业技术、施工设备养护更换是否都符合安全施工要求,为现场管理有序的利用施工材料,减少材料浪费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过程中,要使得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更好的管理与控制。在科学的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建设高素质的建筑队伍,提升建筑工程安全属性,优化成本管理,提高项目进度编制水平,以此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加钢,肖洋,徐小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J].中国建筑,2019,21(14):36.
        [2]甘为民.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探讨[J].建筑世界,2019(7):264.
        [3]冯振鹏.基于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2018(4):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