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周玉刚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周玉刚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中,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广泛应用在房屋建设中,比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的降低施工的成本,而且还很好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的质量。
        身份证号码:37232519820203XXXX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其中,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前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广泛应用在房屋建设中,比如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的降低施工的成本,而且还很好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但是即便如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为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但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问题出现,甚至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就要求我们对该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从而使其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混凝土具有成本低,抗压性强,易于加工的特点,在现代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房屋建设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技术应该明确相关技术指标,以提升水平保障技术安全为基础,高效提升整体房屋的使用质量安全。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根据混凝土工程实践总结,影响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主要如下:①材料配比。严格把控材料配合比,才能够实现对建筑强度与质量的有力控制。若配合比产生错误,留下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则会威胁工程的性能。②输送环节。材料运输环节,受到运输时间和温度控制等的影响较大,若把控不到位,造成离析或者其他问题,则会降低材料的性能,影响工程施工质量。③施工与养护。进入到施工环节,浇筑与振捣等为把控重点,关系着建筑的建造质量,影响工程效益和水平。若工艺不科学不规范,造成质量问题,则会威胁房屋的安全性能。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原材料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其是由很多不同的原材料依据一定的配合比来进行混合而成,因此原材料的选择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但是因为原材料的特性,其在运输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因素而发生质量变化,所以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也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关注,为混凝土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2.2严重偷工减料
        当前在诸多建筑工程事故中,有很多都是因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导致的,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会选择那些价格比较便宜质量却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而这就给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2.3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不合理
        简单来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就是施工流程与施工技术的融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存在不合理之处。就其中必须用到的模板来看就存在两处问题:其一,模板的设计不够合理,部分技术人员在测量现场数据之后,没有仔细核对所需要的模板数量等,导致后续模板供应不足,影响施工进度。其二,模板的安装问题,施工人员的操作方式太过简单粗暴,流程不够规范化。当然还有其他的质量问题,比如混凝土的配置比例不适宜、温度控制不合理等,后续工作中施工单位都要多加关注并予以改善。
        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控制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因为一旦配合比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配置的话就非常容易使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流动性,在选择科学的原材料的基础之上就是配置科学的配合比。工作人员首先要对配合比的比例进行科学的计算,并且严格按照原材料的投放时间和比例来进行投放和搅拌,全方面加强质量管控。而且对出站的混凝土也要进行分批检验,由此来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3.2在输送环节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需要材料输送,在材料输送的环节当中应该不断优化,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安全效益。在使用输送过程中科学地进行技术整理,保证全面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安全性,维护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使其不发生掺杂或泄露,保证混凝土的直接质量,在基本运输环节中应该采用杨幂性的运输设备,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直接装卸。
        3.3浇筑施工
        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浇筑作业为关键环节,要依据设计的浇筑作业方案,执行浇筑任务。作业前对钢筋与模板性能进行检查,保障达到施工条件。对于混凝土下落的高度,控制为<3m。若采取分块分层作业法,依据钢筋结构特点以及钢筋密度,确定各层的高度。此工程采取分层浇筑作业法,高度控制为2.7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作业,作用长度根据浇筑高度确定。若选择平板振捣器设备,分层的厚度要小于200mm。保持浇筑作业处于连续作业状态,若产生间隔,必须将间隔时间控制在最短,以免混凝土初凝再进行施工。作业中对于模板以及钢筋等的变位情况,采取整改以及观察。若为大梁体,采取单独浇筑作业法,对于无法连续浇筑的部位,选择剪力很小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4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4.1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模板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设计模板、制作模板、安装模板和拆卸模板等。为了使混凝土施工有序进行,应灵活运用模板施工技术。首先,设计模板之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为模板的精确性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模板制作出来之后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如果发现模板的尺寸等不符合实际需求,应尽早返厂重制。再次,模板的安装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确保连接处的紧密性,防止后期浇筑混凝土出现漏浆等问题。最后,小心拆卸模板,促进模板的二次利用。
        4.2控制混凝土裂缝
        在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是其必须要关注的一个,因为裂缝产生的影响会非常的严重,其会使钢筋暴露在空气中,从而对整个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而且混凝土裂缝还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裹握力。因此面对这一问题,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时,技术人员就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而且要对原材料的质量和搭配进行严格控制,此外就是周围的环境,例如温度和外加剂等问题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所以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房屋建筑工程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4.3钢筋搭接技术
        房屋建设过程中离不开钢筋搭接技术,钢筋搭接技术以及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完美融合,才能构建起房屋的整体构架,只有保证钢筋搭接技术以及混凝土材料相融合,才能够维护整体房屋的建筑质量。在施工应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图纸来进行高效搭接,把握每一个环节的搭接角度在搭接区域利用科学的箍筋方式来保障安全与稳固。在搭接过程中利用严格的接焊技术,保证在搭接完成后进行焊接,在提升焊接质量的同时,利用混凝土技术来提高整个房屋对压力的承载能力,提高焊接水平的同时避免裂缝等现象的产生。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房屋工程质量的影响较大,若混凝土施工技术不达标,则无法满足相应力学性能的房屋建筑,对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存在巨大威胁。本文从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以及钢筋搭接三个方面分析了混凝土浇筑技术,对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泽,胡诚家,王洪涛,等.如何实现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控制探述[J].中国标准化,2019(16):51-52.
        [2]肖晓斌.建筑混凝土施工和后浇带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9(1):27-28.
        [3]陆昶臻.房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34(25):27- 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