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
摘要: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基础和挡土墙应分段浇筑,分段长度和浇筑顺序同基础开挖一致。当基础开挖到加筋土方回填基础面时,应测放混凝土挡土墙基础开挖线,经机械开挖、人工修整,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基础分为10m一条伸缩缝,并跳仓浇筑。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混凝土;加固技术
引言
为了缩短施工排水周期,为了抢抓进度,计划基础开挖、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基础、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与加筋土方回填分段交叉施工,每二个作业区为一交叉段,即:第一作业区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开挖在第二作业区进行;第一作业区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加筋土方回填施工,当该段加筋土方回填到3~4m高度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施工,以此类推。
基础面上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应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基础边线以外,深度以保证钢筋混凝土基础面无积水为准。
1钢筋工程
1.1钢筋来源
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带肋钢筋。
1.2钢筋加工
本工程钢筋加工在生产营地进行,距离作业面较近。钢筋加工均在钢筋加工棚内完成,加工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加工的偏差一定满足招标文件的规定。加工后的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钢筋接头采用搭接单面焊接,搭接长度为10d,钢筋焊接宜在作业面上进行,由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内侧有土工格栅和土工布袋,因此钢筋焊接严禁在仓面进行。
1.3钢筋接头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钢筋接头采用搭接单面焊接,搭接长度为10d,钢筋焊接宜在作业面上进行,由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内侧有土工格栅和土工布袋,因此钢筋焊接严禁在仓面进行。
凡允许绑扎接头的,尽量采用绑扎接头,以加快施工进度。其它接头形式采用人工手工电弧焊焊接,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执证上岗。
1..4钢筋运输
1)钢筋的水平运输根据钢筋长度或形式采用不同的运输车辆。对钢筋长度或弧度较大的采用拖挂车运输,以防止运输途中钢筋变形。
2)钢筋的垂直吊运根据施工部位、钢筋形式、重量等,采用不同的吊运设备和吊运方法,避免钢筋在吊运过程中发生较大变形。
1.5钢筋安装
1)安装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加工单、成品钢筋核查→测量放线→搭设样架→预留保护层→量测间距→分层安装→加固调整→内部三检→监理工程师验收→模板安装。
2)现场安装
钢筋安装前经测量放线控制高程和安装位置,采用人工架设。钢筋安装的位置、间排距、保护层及各部分钢筋的根数、型号及规格,严格按施工详图和有关设计文件进行。为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预埋有铁丝的混凝土垫块,并与钢筋扎紧。安装后的钢筋加固牢靠,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看护,经常检查,防止钢筋移位和变形,否则要及时纠正。
3)施工过程中若用其它种类的钢筋替代施工图纸中规定的钢筋,应将钢筋的替代报告报送监理审批。
2模板工程
2.1模板的安装
按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安装的测量放样,重要结构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复。固定模板用的钢拉条不得弯曲,对于过流面模板,采用可拆卸式套筒螺栓固定模板。模板面板拼装时粘贴双面胶条以保证模板拼缝严密,脱模剂涂刷均匀。模板上、下层逐层校正偏差,且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也要粘贴双面胶条,该处的对拉螺栓要紧固,外部撑杆要牢固可靠,以防止混凝土漏浆、挂帘现象产生。
2.2模板的加固
墙体模板的加固主要使用对拉杆,整体的稳定和限位使用脚手架管以及紧线器。
2.3模板的拆除及保养
模板拆除时限,除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时,方可拆除。模板拆除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人为的导致模板变形。模板拆除后,及时清除表面的混凝土污渍,并涂抹脱模剂。对变形的模板及时调整,变形严重的模板杜绝使用。钢模板在每次使用前清洗干净。为防锈和拆模方便,钢模面板应涂刷矿物油类的防锈保护涂料,不使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避免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浇筑工程
钢筋混凝土分为挡土墙基础部分和挡土墙部分,基础部分按10m一块,跳仓浇筑,挡土墙部分按10m一块,跳仓浇筑,并每块分4~6次浇筑,每次浇筑高度约2~3m。
3.1混凝土来源
本工程购买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拌和站的资质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且资质、生产许可证要报监理部审核批准。要求混凝土拌和站在生产混凝土过程中,进行一下检测,并提供检测资料。
1)拌和时间不小于90秒。
2)砼拌和均匀性检测:每班检测一次,同盘料按出机先后顺序各取一个试样(每个试样不少于30kg),测定拌和料密度,其差值小于30kg/m3。
3)塌落度检测:每班检测,出机口4次,仓面两次。
4)每班进行含气量检测一次。
5)每浇筑班次要取试块两组(150mm×150mm×150mm)进行强度、耐久性(抗渗、抗冻指标)检测。
6)对于不合格料严禁入仓。
3.2砼运输
1)砼水平运输
本项目砼水平运输采用3台6.0m3砼搅拌车运输。做到连续、均衡、快速、及时地将砼从拌和楼运到浇筑地点。转料、卸料时砼最大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保证整个过程中砼骨料不分离、不漏浆、不泌水。同时选用的砼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均与砼拌和、砼浇筑能力、仓面情况相适应。
2)垂直运输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基础浇筑和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均采用混凝土泵车入仓,要求砼入仓强度满足砼浇筑允许暴露时间,卸料时砼自由下落高度不得大于2m。
3.3砼浇筑
混凝土进场后,要检测塌落度、和易性。每浇筑班次要取试块两组(150mm×150mm×150mm)进行强度、耐久性(抗渗、抗冻指标)检测,对于不合格料严禁入仓。
3.4砼下料平仓振捣
1)混凝土应分层入仓,每层厚度不超过50㎝,并分层入仓分层振捣,上层混凝土振捣,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
2)混凝土振捣应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同一点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下沉,表面泛浆不冒气泡为止。
3)根据仓面大小及入仓强度配备φ70mm、φ50mm振捣设备数量,φ70mm手持式振捣棒主要负责大面积振捣,φ50mm软轴振捣棒主要用于边角、部位的砼振捣。
4)砼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因故超过砼间歇时间,但砼能重塑时,可继续浇筑;不能重塑者,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5)砼振捣时应按以下要求施工:
振捣器插入砼的间距,应不超过振捣器作业半径的1.5倍,且间距一致,防止漏振。严禁振捣器直接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对于边角部位应细心振捣,必要时辅以人工捣固密实。
3.5施工缝处理
1)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因高度在12~18m,按照规范要求必须分层浇筑,分层高度为2~3m。
2)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待混凝土初凝后,用人工将浇筑面上浮浆凿掉,露出三分之二石子,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3)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将外露钢筋上的砂浆清除干净,以保证混凝土的包裹力。
4)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缝面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混凝土入仓前,应在缝面铺设2~3㎝厚的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
3.6伸缩缝施工
本工程的填缝材料为闭孔泡沫板,本工程混凝土浇筑方法是跳仓浇筑,闭孔泡沫板在填仓浇筑时安装。钢筋安装前,将闭孔泡沫板紧贴二侧已浇混凝土侧面,并用水泥钉固定。混凝土入仓时应特别注意填缝部位,防止填缝材料移位、变形。
3.7砼养护
1)在砼浇筑完毕后6~18h及时对砼表面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2)砼采用洒水养护,确保砼表面处于经常湿润状态。必要时用草帘被覆盖或用塑料薄膜养护。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混凝土预制挡土墙的应用质量,就需要在挡土墙本身的技术种类上,针对挡土墙的应用做好全过程质量控制,以满足挡土墙的功能需求。
参考文献:
[1]权锋,靳海娟.某城市道路路基挡土墙型式分析与选择[J].山西建筑,2019,45(22):114-116.
[2]刘景涛,王亮,丁平,等.预制装配式挡土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7):201-204,25.
[3]王旭光.某桥重力式挡土墙倾斜原因及加固方案分析[J].北方交通,2019(2):32-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