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工程造价审计探索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张熙俊
[导读] 摘要:本文梳理了绿化工程项目审计步骤和审计重点,分析了绿化工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理清绿化工程审计思路,有效控制绿化工程造价。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48
        摘要:本文梳理了绿化工程项目审计步骤和审计重点,分析了绿化工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理清绿化工程审计思路,有效控制绿化工程造价。
        关键词:绿化工程;造价审计;造价控制
        近年来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工厂企业建设、公路建设等配套绿化项目也越来越多,随之我们审计人员面临的绿化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日益增加。借鉴以往审计实践经验,现结合绿化工程审计步骤将审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做一个探讨。
        一、绿化工程审计首先要进行项目本身合法性、合规性的审核。
        1.项目批复情况。项目审批手续是否完备,有无未批先建或未按批复内容建设情况,有无超出批复概算情况。
        2.项目招投标情况。项目是否按规定招投标,有无应招未招或拆分项目规避招标情况,此类问题在绿化项目审计中较为突出,易出现人为拆分,化整为零,使之不满足招标标准的情况;招投标文件是否编制合理。有的项目虽然经过了正规招投标程序,但经审核会发现里面的中招标说明书、结算资料、合同条款在一些重要事项上存在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概念模糊,这些手段和措施都给结算审计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难度和风险;非公开招标工程招标过程文件是否规范,有无串标、围标现象。
        3.工程合同签订情况。绿化工程合同签订是否规范和详细,包括对苗木数量、规格约定是否详细、对成活率、养护期约定是否合理。是否按规定时间签订,合同条款有无违背招投标文件之处。
        4.承包单位资质情况。绿化单位有无绿化施工资质,有无转包及非法分包情况。
        5.工程款支付情况。工程款有无按合同约定支付。
        二、确定绿化面积,计算土方量。通常而言,绿化类工程多属附属工程,在整个项目建设前期规划中并无相应的规范化设计,部分甚至还缺少前期相关预算。这些不规范的行为和不确定的因素都给工程后期结算审核带来困难和风险。故许多尺寸需要审计人员收集过程资料,如要求提供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资料,采用水准仪对未开工的现场进行实测,待开挖到需要的回填深度,再进行挖深的测量,土方回填完工后再次进行测量。经过三次的对比,计算出开挖与回填的工程量。土方工程量是隐蔽工程,在以往的绿化工程土方中,出现多计多报的项目比较多。绿化土方因为受地形限制或因为设计造型原因经常会出现不规则造型,可以用分割法也可以用方格网法。近几年GPS定位测量和土方算量软件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准确性与公开性。
        三、苗木品种认定。绿化苗木品种繁杂、规格多样是绿化工程的突出特点,且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苗木在价格上相差悬殊,同一种花卉会因为颜色的不同存在一定的价格悬殊,对于乔木树形不同、粗细不一价格也相差甚远,因此苗木品种认定对工程结算审计影响很大。审计人员要对各种常见绿化用乔木、灌木、地被等苗木品种了然于胸,这要靠平时要多积累,建立动态苗木价格库。
        四、绿化工程量确认。这是绿化工程审计中最花费时间的部分。
        第一种是将合同约定数量、施工方结算报送数量、建设方竣工验收报告及签证资料反映数量,相互比对,找出不符之处。
        第二种是现场清点方式。1.对规模小、操作方便的项目可直接进行人工清点。比如乔木或大型灌木,尤其是单价较高的大型苗木。清点时要注意按设计的胸径、高度、管径等区分计量。2.对于规模稍大、分布较广的项目,为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时效,可采用其它更为合理方式,例如在目标植被具备一定标准化密度且种植面积不大的前提下,可通过单位面积密度进行大体估算。如通过现场多点抽查,将稀少和茂密的植被地块综合考虑,在排除苗木死亡及人为损坏等原因,确定单位数量,从而计算出全部苗木栽植数量。

例如在河滩绿化项目签证中,施工单位对地被类苗木报审数量为76株每平米,面积约6900平方米,而我们在进行现场多点抽查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为55株每平方米,并经过施工方签字认可,最终这一项核减约19万元。清点数量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是否达到设计的规格,将尺寸达标的和不达标的分别记录,以便于按照不同情况和规格加算价格。
        这里介绍一点个人经验,采用此办法时可由审计方和施工方各选出几个实测点,然后共同清点苗木数量,并当场确定综合后的苗木数量,双方确定一致后,当场由审计方和施工方签字备忘。尤其是对审核后单位数量与合同约定数量或施工方结算报送数量相差较大的情况下,更应该签字确认。因为在绿化项目规模较大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单位苗木数量核减不大,但整个工程乔木、苗木、地被等都加起来最后核减额非常大,后期施工方不愿意接受这个审计结果,会质疑之前的清点苗木方式或结果等,这样就会产生争议。而有些项目如高速公路绿化审计,包含隔离带绿化,路坡加固绿化、路外征地范围内沿线绿化、过线桥交通枢纽绿化及服务区绿化,整个线路绿化造价都是上亿,如果不能及时确定每一条、每一项工程量,一旦出现争议就会严重影响审计效率。第三种是当苗木本身属于移植苗木,可通过向被审要求提供相关调拨资料,并向相关人员询问实际事实的方式进行确认。
        五、苗木价格的确定。此阶段审计通常采取以下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参考信息价法。同其它工程类项目的结算审核类似,信息价中所提供的材料价代表当地市场平均标准,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借鉴性。但它毕竟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里面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苗木类型,而且随着近年来园林绿化的发展,新的苗木品种层出不穷,信息价栏目中绿化品种越来越不全面,还需进一步的补充完善;
        第二种是市场询价法。由于苗木品种规格多,市场行情相差较大,审计单位在审核苗木价格时,应以本地区域或附近区域苗木的市场价格作为依据。外地采购来的苗木价格不得高于当地价格。当前各地方城区基本上都有苗木、花卉交易市场,以往我们在审计时也采取过走访调查的形式,基本能够打听到一般绿化品目的价格信息,而且其价格也大致处于市场中等水平,建设方、施工方通常也较为容易采纳和接受。但在实际过程中,也有部分特殊品种或名贵苗木在市场上难以寻觅,这也是市场调查客观存在的局限性。
        第三种是近几年采用较多的网上询价法。借助信息搜索平台,在实际工作中“网络询价”已经逐渐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取得不错的效果。第四种,对于品种稀缺、规格很大等市场不常见的苗木,必要时可以咨询业内人士。比如我们在一个绿化项目中发现两株大规格紫薇,因为规格大、树形好,市场上并没有可以参照的价格,施工方报价一株要三十多万元。我们请教了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分析了挖移人工,因为从深山运出,考虑了运费和运输难度系数,后来两株苗木共核减十二万元。
        第四种是如何确定工程变更后的苗木价格及费用。由于绿化工程和其他工程相比安全系数高、利润率相对较大且相对容易施工,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有不经过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随意变更或增加苗木品种和栽种数量的现象。并通过竣工图的形式体现,已达到增加结算值从而增加施工利润的目的。在实施审计时,对于不能满足绿化要求的苗木,施工单位应及时更换或补种。对满足绿化要求,建设方认为不需要换栽的苗木,投标报价中已有的品种和规格应按投标价中价格结算,投标报价中没有的需要重新组价。
        需要强调的是有一个重要环节大家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特属绿化项目的后期养护费用。在绿化工程中,后期养护费用往往占造价比例较高,通常会在合同中对金额和养护期及养护效果进行确定,符合合同约定的按合同约定进行支付,若合同中未提及,审计人员应结合实际进行考虑。例如,对苗木成活率的保证、苗木损耗费用以及反季节栽种费用等。确定这些费用不仅需要考证相关取证资料的真实性,还需结合实际必要性。如一般高速公路绿化项目大多都采用清单报价,所有的损耗都含在清单单价内。对于因非承包方原因损坏后需重新补植的苗木,其变更增加费用只能计取苗木购置费及种植费,其养护费已包含于原损坏苗木的综合单价中,不可重复计取。如去年我们审计的一个河滩绿化项目,苗木栽种后被大水淹没,出现很多死苗,补栽费用就酌情扣除了养护费。
        因为绿化项目有养护期这个特点,绿化工程审计也就会分为两个时间点,一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进行审计,这时进行审计的缺点是对于一些不达标或者枯死苗木,施工单位还未及时更换或补种。对于一些苗木品种或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影响总体效果的苗木,为了避免损失浪费,还可以重新组价计算;对于已枯死苗木,如果不计入工程造价,那么以后要求施工单位补栽时,费用要重新计算。如果把死苗数量计入工程造价,日后施工单位是否补栽及补栽苗木的规格、质量、数量都不能得到保证。二是养护期满后进行审计,工程量基本上可以确定,但是对于养护期间枯死的苗木,到养护期快要结束前才补种,对于补栽的苗木如果计入工程造价,后期苗木的成活率不能保证。这两种情况都建议建设方按照补载的苗木量留取一定的工程款,补栽苗木养护期满二次验收合格后再支付费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