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混凝土控制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徐荣会
[导读] 摘要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身份证:13012519781224xxxx
        摘要 :随着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自20世纪以来,混凝土结构一直是现代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其技术发展和应用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混凝土结构之所以广受青睐,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质量水平与安全水平都非常高,而且混凝土材料的合理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年限,有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现场混凝土 ;控制技术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1.1 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
        在混凝土结构实际施工开始之前,如果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制和搅拌工作的时候,未按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对部分因素的控制存在不足,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出现蜂窝,即在混凝土表面出现分布均匀的孔洞,这些孔洞位置没有水泥浆的填充,可能会导致箍筋裸露在空气中,但通常蜂窝不会严重到将主筋暴露在外面。如果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制时,没有按照施工设计的配比掺入石子和砂浆,就会导致配比失衡 ;在搅拌混凝土材料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搅拌就会导致新加入的混凝土没有搅拌均匀 ;如果选用的混凝土原材料是干硬性的,但是对混凝土材料没有进行充分的振捣,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质量问题。
        1.2  混凝土结构表面麻面
        麻面是混凝土结构中经常会出现的外部缺陷,其外貌形状表现为大小类似绿豆的不规则凹点。如果浇筑混凝土时使用的模板平整度不足,或者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没有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湿润,就会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添加的水被模板吸收,最终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不足,造成麻面问题。另一方面,浇筑中途将重新配置好的混凝土倒入浇筑模板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振捣,就会导致部分混凝土提前发生凝结,因为振捣时间和力度的不足,导致混凝土中的气泡没有排到空气中去,因此气泡留在模板上,导致麻面的出现。最后,如果混凝土浇筑使用的模板之间存在较大的缝隙,就会出现混凝土泥浆从缝隙中漏下去的现象,导致混凝土泥浆数量太少,在结构表面就会出现断断续续的凹陷。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混凝土施工问题分析
        2.1  施工缺乏健全的规范体系
        对于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而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永远是其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为了尽快完成工程项目的交付,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不断加快施工进度,而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规范性就会出现管理不足的问题。施工人员如果不具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偷工减量,私自缩短工序实际所需的时间,违规施工操作。
        2.2  混凝土养护工作质量不足
        按照混凝土结构特点以及施工技术流程要求,在完成混凝土结构的浇筑工作之后,要对浇筑完成的结构做好养护工作。养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混凝土结构中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合理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在硬化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水分太少而发生开裂。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所需的时间比较长,会对整体工程工期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就会对混凝土结构不进行养护工作,或者不按照养护时间的标准要求进行养护工作,使得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此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肯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2.3  施工技术水平不足
        对于混凝土施工而言,其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都比较高,要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流程进行实际施工。特别是因为模板施工和混凝土施工是密切相关的,必须按照标准要求期限对模板进行拆除,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会出现提前将模板拆除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对于具体施工技术的掌握水平不足,对于施工技术要点不能有效地执行,导致施工现场缺乏严谨的施工态度,施工人员按照自身施工经验随意进行施工操作。
        3  建筑施工中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3.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沙石、外加剂、水以及粉煤灰。在对这些原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具体材料的性能特征和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成本的问题。比如在选用水泥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因为其对于水的消耗很大,且后期会经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在进行水泥材料的选择购买时,采购人员必须对水泥厂商的相关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对水泥质量检测证明以及合格证等资质文件进行检查。与此同时,对于水泥材料的相关性能水平,也要进行试验检测,以确保其能够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对于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原材料,采购人员也要同步考虑到成本价格的高低,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进行采购。对于水泥等原材料的采购数量,除了要满足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需求,还要留出一定的余量,以防发生各种突发情况。针对水泥原材料的运输,为了保证水泥原材料的性能水平,要根据不同种类水泥原材料的具体性能,制定相应的运输方案,以防因为不恰当的运输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将原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以后,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质量检测人员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原材料都能符合施工标准要求。
        3.2  混凝土配料质量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时候,要根据建筑使用标准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工作,混凝土原材料的配置比要和整体建筑所处地区的温度海拔相适应,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除此之外,实际施工过程中,配置混凝土材料和应用混凝土材料的施工场地之间的距离也是在设计配置比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在配制混凝土的时候,水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中和的重要成分,针对水的质量标准要求也比较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严令禁止被用于混凝土的配制工作的,必须使用饮用水。与此同时,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时,经常会添加适量的膨胀剂,用以增强部分性能,但是如果用量过多,或者建筑施工的环境不同,膨胀剂的使用效果都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制之前,要先针对膨胀剂材料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性能和性能水平都符合相关要求,在此之后,才能将膨胀剂用于混凝土材料的具体配制工作。砂石也是混凝土材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进行砂石材料的选择时,首先要确定建筑工程的具体需求标准,再据此进行砂石材料的采购,具体采购过程中要重点考量砂石的韧性、杂质含量等性能。对于砂石材料在施工现场中的储存而言,也要特别注意,不能和石灰原材料混放,要根据骨料类型进行区分存储。
        4  结语
        现代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水平关系到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确保其使用性能。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和实际施工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在实际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时候,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配置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实际施工,不能私自缩减工序,这样才能保障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宇亮.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4):32-33.
        [2] 段计龙.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16):156-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