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谢永和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关键,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式。
        珠海市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19000
        摘要: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关键,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式。本文介绍了现代建筑管理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几大要点,包括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准备、混凝土的拌和、运输以及振捣等,并针对现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以备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的需求与生活意识对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质量作为建筑工程安全使用的保障,已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过程控制的好坏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已是现代化城市发展面临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施工材料的准备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需要的材料较多,如水、外加剂、水泥以及骨料等。在准备外加剂的时候需要却把其应用质量,要求材料供应方出具各项检测报告。在应用前还需进行严格的试验,保证其与水泥的适用性。在作业过程中注意对外加剂用量以及拌和实践的控制,确保拌和均匀。对于水的部分需选用可饮用水,对于不可饮用的水,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和之前要进行化验与抗腐蚀检验,切忌盲目应用生活污水及具有强酸性的水。选择骨料时,要对骨料的粒径、质地以及针片状颗粒实际含量等进行仔细检查。对于水泥部分,需结合工程施工要求选择相应使用强度及类型的水泥材料,同时对具有特殊承重要求的结构进行测试,结合测试报告选择水泥材料,确保水泥材料满足各部分工程的施工要求。
        2.拌和及运输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应对其拌和及运输状况是否良好加以分析,为这方面的施工作业顺利完成提供支持。具体表现为:(1)当混凝土原材料选用好后,应加强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积极开展适配完成后的混凝土性能检测工作,对其进行拌和处理,监测好抖料坍落度,避免影响混凝土施工效果;(2)通过对现场情况的考虑,选择好混凝土运输方式,并在提升架、小型翻斗车、手推车的支持下,完成好混凝土运输工作;(3)混凝土运输中应确保其均质性不受影响,降低离析问题出现的概率。同时,应选择好运输路线,控制好运输时间,增强混凝土运输效果,为其施工计划高效实施提供保障。
        3.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模板与钢筋材料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材料质量后制定具体浇筑方案。将混凝土下落高度控制在三米之内,若选用分块分层的办法,则应结合钢筋密集度及其结构特点等确定其具体高度。针对分层高度通常都是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1.25倍。如果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器,要控制分层的厚度,不能超过200mm。一定要保证浇筑操作的连续性,若出现浇筑间隔,则需尽量缩短间隔时间,并在混凝土进入初凝状态前继续建筑。如果是比较大的梁体则要进行单独的浇筑。
        4.振捣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还需要开展振捣操作,只有两者有效衔接,并确保振捣技术的妥善性,才能促使原材料均匀分布,促使混合料内多余的空气能被及时排除,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室效果。在经过细致化的振捣工作后,还要在模板中填充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出现局部缺失现象。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对振捣的适度性展开分析,避免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出现漏振等现象。如何正确评判振捣工作是否到位,则是需要施工人员观察振捣之后的混凝土,是否存有下沉变慢、没有产生气泡等问题,若是在施工中出现过度振捣,就会引发浆液流失等现象。依照混凝土类型可看出,可以把混凝土振捣划分成为机械与人工两种形式,但无论在施工中运用哪一种操作模式,都需要合理设置振捣插入点,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5.养护
        混泥土完成最终的凝固以后,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养护,利用养护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度。在养护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保证混凝土的湿度与温度。普通的养护方法是混凝土表面洒水,覆盖草帘。在冬天也要采用保温措施,养护的时间要大于14d。负责养护的工作人员要掌握养护工作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确保混凝土的整体的性能,做好养护工作。


        二、现代建筑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也是建筑工程质量不佳的根本性原因。因此,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把关,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材。比如说,材料的型号、质量等必须要严格把关,做好质检工作,保证所有材料达到了工程建设标准需要,才能让这些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同时,施工单位还需做好材料现场抽查工作,查看原料是否存在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对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要及时剔除,重新选购合适材料,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现场材料抽查,要重复进行多次,可以结合施工进度确定抽查时间。此外,还应当督促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材料保管工作,避免材料受到外界的侵蚀,如水泥一旦被雨水打湿,就无法使用,部分钢筋接触到雨水则会锈蚀。
        2.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工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要求严格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特点编制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中的内容进行施工作业。在这个环节建设单位所委派的监理机构应该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在具体施工中保证模板安装质量,避免混凝土浇筑中出现漏浆等问题。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模板支撑的安装和拆除,确保混凝土强度能够达到基本要求,方可进行后续的拆除作业。
        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运输车到施工现场后,严禁向罐内加水,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一点的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不再往上冒气泡,表面不再出现原浆和不再沉陷时为止。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业半径的1.4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厚度不应小于50㎜,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合理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会发生水化热反应,消耗大量的水分和热量,如果内外温差较大,热胀冷缩原理下容易发生开裂等质量问题。因此,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混凝土温度控制方法主要以保温法和降温法为主,保温法通常是采取相应的辅助设备保证混凝土温度不会下降太快,比如在混凝土构件上覆盖保护膜,降温水洒在表面;降温法是指通过外界作用降低混凝土温度,比如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冷水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能够与周围温度相一致,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混凝土内部加上特质的水管,利用水循环作用来达到内外温度的平衡。
        5.混凝土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
        (1)混凝土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大类。现场施工一般为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又可分为覆盖浇水养护、薄膜布养护和养生液养护等。(2)对已浇筑的混凝土,通常应在浇筑完混凝土终凝前8~12h内,开始进行自然养护。浇水养护时间要求,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对掺用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湿润状态,养护用水与预拌用水相同,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前,不应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支架等。
        结语
        目前,我国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在实际施工中的到了很好的应用。然而任何一成不变的技术与工艺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最终显得落后,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在现有技术实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为现代化建筑事业的发展做好技术保障,促使其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牟朔.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1):44-45.
        [2]李响.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概述[J].居舍,2019(17):69.
        [3]陈峰.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