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张洪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洪
[导读] 摘要:为了适应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变电专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和利用现有生产力,提高变电专业的工作效率,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大运行、大检修”体系,实现了向“运维一体化”工作方式的转变,期望达到优化变电运维工作,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为了适应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变电专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和利用现有生产力,提高变电专业的工作效率,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大运行、大检修”体系,实现了向“运维一体化”工作方式的转变,期望达到优化变电运维工作,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文章探析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变电管理中的应用,旨在为变电运维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变电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
        1 前言
        “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将电网倒闸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维护及维护类检修工作进行整合,优化变电运维工作方式,提高人力资源劳动效率,适应现代电网的发展方向。变电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全面性的变电管理工作,因此只有管理人员对于运维一体化模式进行恰当的应用,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期待变电管理实际效果的有效提升。
        2 变电站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专业性人才
        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现在的巡检工作和以前的检修有很大差异,因此要培养一批新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就会出现人手缺失的问题。过去的模式部门众多,每人只需要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好,出现问题进行修理后还会有人来进行验收,出现新的差错也能及时处理。运维一体化需要工作人员有极强的综合能力,目前这样的人才还不多,人才的缺乏对这一管理模式的运行极其不利。
        2.2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
        过去对变电站的维修有着很严格的管理,比如维修之前要使设备处在断电的状态,检修人员完成工作后会有专人来对检修工作进行检查,看是否解决了相关问题。运维一体的模式迫使一人身兼数职,既要维修又要检查,没有他人的督促和约束自制力不强的人会出现不按规则办事的情况。比如:设备正在运行,巡检人员凭借自身的经验对设备进行修理,忽视各种规定,还有对设备进行检修时候是否进行了检查也无从得知,从而使得该工作的风险性加大。
        2.3工作强度大
        运维一体化将以往一人一职的模式转化为一人身兼数职,巡检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要独自一人进行检查、维修、验收等工作,这样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如果遇到棘手的问题,一人要奋战好几个小时,变电站的检修需要工作人员及其细心,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损害设备,另一方面是要保障个人安全。高强度的工作以后人的精力就不能集中,对于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一定威胁。
        3 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分析
        3.1  变电管理中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3.1.1  强化人员管理
        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对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一专多能、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培养一支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能够有效解决目前人才素质较低、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以此提高变电运行的综合效益,为实现变电管理的规范化、精益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1.2  优化资源配置
        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优化变电运维值班方式。精简夜间及节假日值班人员,推出了“3+1”运维模式,即从运维站原先的甲、乙、丙三个运行班组中各抽调1人组成维护检修班,更名为“丁班”。丁班作为运行班的储备力量,上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8:30~17:30。运行班组值班方式为“上一休二”,即当值1天,休息2天。丁班人员定期轮换一次,每28天为一个周期。

调整之后,白天开展运维工作的人员职责也由单一的设备维护扩展到设备运行、维护检修为一体,运维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3+1”运维模式下,运维人员可分组全天候待命,确保夜间及节假日充足运维力量,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配置,进而释放大量的劳动力,即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始终坚持资源最优化配置原则。因此,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应该加强对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技能水平的专业化培训,特别是运维一体化108项项目的培训,以此实现直流、自动化、保护、试验、检修以及变电运行等专业的融合。
        3.1.3  提高工作效率
        变电管理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时,优化变电运行管理。简化变电站操作形式、步骤,优化操作规程、操作顺序,优化工作票、安措票、作业卡、巡检记录,优化许可终结手续办理流程,优化停送电流程,优化状态检修及巡视工作,剔除冗余环节,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
        3.2  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运行的策略
        文章以某电网为例,该电网区域内多江河湖泊与山地,电网结构非常复杂,变电设备种类和数量众多,输电通道密集。该电网管辖4座35 kV变电站、64座110 kV变电站、17座220 kV变电站,变压器140台。近年来,区域用电量显著增加,电网运维管理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显著增加,但是变电站人员数量增长速度跟不上变电站增长数量,并且该地区的地理条件复杂,电网管辖面积为1.9万km2,检修行程多达3 980 km,电网巡检、运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如果采用传统检修方式,运维管理难度相对较高,通过电网管理人员的综合分析,决定采用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为了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效率,采取了以下强化策略。
        ①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控制和管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对运维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想要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控制,應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应该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为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其次,综合考虑各方面,转变变电运维管理理念,创新变电运维管理方式;再者,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运维工作效率,保证运维工作的安全性。
        ②加强变电运维一体化安全管理。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前提是安全,应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进行变电管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此保证电网生产、巡检和维护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进而实现变电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可按“先易后难,逐步融合”的原则,分步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专业的“双向渗透”。同时,还应该创建科学的管理制度,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安全、有序的进行。
        ③强化人员培训。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相对较高,应该强化人员培训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应该根据变电运维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深度和广度,提高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技能水平,例如蓄电池带载测试、交直流回路检查、蓄电池充电放电、主变呼吸器更换等;其二,制定合理的培训周期,通常以一个月为周期;其三,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让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相互沟通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素质水平。
        ④建立设备台账、设备巡视数据台账,整合优化电力企业生产门户及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等软件,使管理软件更加人性化,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建立设备缺陷经验库,优化物资采购流程,使消缺工作及时顺利开展。
        4 结语
        总之,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在变电管理中的应用,对于实现变电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标准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网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以此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周淑芸.变电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35:47+49.
        [2]魏青.变电专业化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