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改进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史怡文
[导读] 摘要: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企业面临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企业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环境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较大的风险。
        国家能源集团国电铜陵发电有限公司  安徽省铜陵市  244000
        摘要: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企业面临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企业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环境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较大的风险。企业需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了解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就可以保证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引言: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采取有效的方式开展企业运营,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现阶段,企业要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改进,这样才能进一步降低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一、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管理制度正不断发生变化,内部审计工作也需要加以改进,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企业若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就要不断创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明确内部审计目标,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现阶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规定之中,而是有所扩大和补充,要加强对内部风险的管理,确保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
        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开展内部审计还可以落实内部各项制度,对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有效提高企业的监督管理水平。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和评价,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就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可以保证各项控制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减少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
        在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会存在许多风险,企业必须要对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掌握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首先,在传统在审计方法中,面对业务繁多的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抽样调查,审计人员要根据样本了解相关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在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如果调查比较片面,就会影响到最终的调查结果。因此,必须要对现有的工作方法进行创新。第二,内部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审查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要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不够准确,第三,内部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潜在性。部分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可能会存在违反客观事实的行为,但却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不过,随着审计风险不断积累,进而可能会导致企业产生损失,最初的行为导致的后果也就逐渐凸显出来。第四,内部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偶然性。审计人员需要了解自身职责,对待工作充满责任感,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当审计人员能够及时识别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后,就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风险的偶然性。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
        1、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尽管目前大部分企业已陆续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但由于审计工作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内部审计制度需做到与时俱进。如果现有的内部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企业的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限,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创新,或者将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仅定位于监督,就会导致内部审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
        2、内部审计机构不够独立
        目前,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工作中不能做到完全独立,一些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是由最高管理层领导,而由监事会、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管理层领导,这就会使得审计工作可能会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比如,审计工作可能会牵扯到某一部门或各个部门的利益,如果审计人员不能做到进行公平、公正、独立的审计,就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效果,还可能会产生内部审计风险。


        3、内部审计工作方式不够先进
        虽然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但一些企业在进行审计时,主要是利用查账的方式,重点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账簿和会计凭证等资料进行检查。这种工作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不能有效解决企业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难以在监督企业生产经营,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4、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
        目前,企业的审计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较为单一,技能不够多元化,大部分工作人员更擅长查找财务账面的问题,并不能对事后经济进行有效的分析。由于一部分审计人员不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问题分析,这样就可能会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具有专业企业管理能力的人员比较少,不能充分将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也难以及时识别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企业对于审计人员的培训不够重视,许多审计人员不能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工作质量和效率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改进对策
        1、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这样不仅可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还可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审计部门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与业务范围明确各项制度和标准,提高制度的可行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领导需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以及工作制度的构建,对原有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使审计人员在工作时能够有严格的依据。要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通过互相监督的方式保证各部门严格按照审计的要求开展工作。
        2、保证审计部门更加独立
        为了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就要确保审计部门的各项工作更加独立,使审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履行各项职责,保证审计结果更加公平公正。领导要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将审计工作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为了进一步发挥出审计的职能,可以吸取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可通过引入外部审计的方式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使审计工作更加独立。
        3、对审计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企业要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对审计方式进行创新。传统的审计工作往往将重点放在会计信息的审核之上,这样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审计的作用,要将审计工作与企业运营管理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化解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要转变传统事后审计的方式,积极开展事前与事中审计,对项目进行严格的跟踪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审计工作汇总存在的漏洞。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审计方式的创新,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审计效果。
        4、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审计人员需要充分意识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对风险进行识别,这样才能及时化解风险,解决问题。要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大培训力度,使其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掌握审计风险,具备强大的抗风险意识与能力。要聘用专业素质高的审计人员,使其能够运用自身所学和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在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时,需要及时了解其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产生的因素,这样才能制定针对性的对策减少风险。目前,企业的业务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领导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各部门的工作顺利进行,对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的约束,使其能够在本职工作中做出成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8(29):105-106.
        [2]罗二庚.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2):114+117.
        [3]王春虹.内部审计风险在企业的成因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02):208+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