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传统运检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用电用户对变电系统提出的要求,加强对变电运检的改革创新是现阶段的重点,因此,本文针对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在了解传统运检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新运作模式的难点和作用后,从团队建设、运检制度、安全保证体系、装备管理等角度入手,提出一体运作模式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检;一体化运作;供电稳定性;电网系统
1 引言
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落实“三集五大”,已经基本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化,供配电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国家电力供应愈发稳定。同时,传统变电运检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已经无法有效适应现阶段的电网系统,整体运行效果较差,因此,加强对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2 传统变电运检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电力网络不断扩大,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加,但人才却并没有随之增加,导致人员承载力下降,工作压力逐渐增加,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无法得到根本上的保证。运行故障维修工作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落实,导致故障范围扩大,故障影响程度不断提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变电工作停止。除此之外,信息沟通不顺畅,故障信息没有及时传递,维修时间较长,威胁电力工作的稳定运行。最为主要的是,变电站之间的距离较远,分布较为分散,运维检查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应用,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一些隐藏隐患无法被及时发现。
3 变电运检协同管理措施
3.1明确主动运维导向,理顺运检协同思路
运维人员是变电站管理责任人,直接担负着所有变电站内的设备设施的检查、巡视、维护、操作等工作,同时还担负着非运维人员进入变电站内进行工作时,进行对其进行工作许可、工作验收的责任。因此运维人员是所有变电站运检工作的必经环节,运维人员的工作承载力也就直接决定着变电站运检工作总量。在近年来变电站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运维人员数量基本不变,人均工作量大幅增加,造成工作质量低下,甚至流于形式,这对于安全管控提出严峻考验。针对运维工作已经成为整个运检工作瓶颈的情况,运维检修协同的工作思路就是要以运维工作为主导,推行主动式运维管理,用状态评估结果指导巡视策略,形成状态巡视机制;将进站工作计划与巡视计划结合,使倒闸操作、巡视、维护等多项工作一次到站解决,最大限度提高进站工作效率,在保证安全及人员承载力的情况下,使得运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2建立主动运维机制,推进生产计划协同
将变电站的工作分为停电的工作和非停电的工作,停电工作需要考虑运行方式、用户负荷、设备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其计划工作时间一旦确定不轻易变动,而不需要停电的工作的时间相对灵活,具备调整的空间。因此变电站工作协同的流程是根据停电计划调整例行巡视计划,再根据巡视计划确定非停电计划。
通过巡视周期的制定可以体现出对于设备管理的“主动性”,不再是被动地按照统一的周期去巡视检查设备,而是“主动”提高风险高的变电站的巡视密度,从而加强了对高风险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和把握,达到有的放矢、超前防范的目的。
3.3打通专业流程渠道,分解落实业务对接
变电站生产工作流程需要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完成,单一部门无法完成整个流程,工作计划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对应着一个工作流程,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由不同的部门来完成,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因此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的衔接和配合决定了整个流程运转是否畅通和高效。
3.4整合风险管控措施,构建安全防护体系
生产计划协同后,由公司安监部牵头,组织各专业部门进行安全管控措施的集中制定,由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安全要求,提出相应安全管控措施,安监部进行整合补充,形成月度安全管控措施,包括电网稳定、倒闸操作、检修作业、恶劣天气、交通安全、防火防化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控措施,由安监部审核下发并监督执行。安全管控措施的集中制定和监督实施,使整个检修作业流程得到全面安全管控,消除了安全管理的死角和漏洞,使整个安全网络天衣无缝,有利于安全监督和安全责任的落实,对各专业部门的安全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对各层级作业人员能力、各专业主要作业项目进行量化,分别建立了作业人员承载力分析信息库、标准作业项目数据库,在安排每项工作任务时对工作负责人能力水平、作业人员数量、作业工时严格把关,优化人员配置。然后根据每日班组参加生产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人数百分比、车间参加工作的人数百分比分别生成班组、车间月度承载力分析四色图,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调整工作计划,避免出现“超负荷、超能力、超时间”的不安全状态,确保工作安排科学、合理。该方法通过在供电公司变电运检室实施,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每一个职工、每一个岗位的安全,实现了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
3.5统筹规划生产能力,数据资源协同共享
加强带电检测数据的积累与数据分析,推进检修、运维两支带电检测队伍建设,使运维部门的普测与检修部门的精测互为补充,密切配合。由运维单位结合巡视开展带电检测普测,每月每站至少进行一次全站设备普测,对发现异常设备,通报至检修单位,由检修单位进行针对异常设备进行精测,确诊设备状况,上传至状态评价系统,制定检修策略。对于不能及时消缺处理的设备,再通报至运维单位,由运维单位进行跟踪检测,随时监控设备状况,确保安全稳定运行。检修与运维部门共享试验数据、带电检测数据,检修、运维部门将这些数据分别作为状态检修、状态巡视的策略制定依据,更加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状况,提升变电站精益化管理水平。
3.6推动人才交流培养,技术创新协作互助
将人才培养发展作为年度工作计划内容之一,建立各专业部门之间人才的交流机制,每年组织新员工到各个部门轮岗实习,熟悉各部门业务,加快工作角色转变;每年组织各部门青年员工交换学习,促进青年员工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加快员工成长成才;每年组织各部门优秀班组长进行经验交流和班组结对共建,加强班组间的交流提升,促进班组建设共同进步。
建立培训资源共享平台,公开班组大讲堂培训计划,各部门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专项技术、技能培训,同时安排人员参加其他部门、其他班组的培训,从而减少培训资源的重复投入,达到资源共享,提升培训效率的目的。运维人员多次参加检修试验班组的带电检测培训,通过厂家讲解,现场实际操作,使运维人员迅速掌握了带电检测技术,加快了带电检测工作的步伐,使普测和精测两支队伍得到了同步提升。
3.7统一绩效考核平台,全面细化责任考核
针对运检协同管理,开发了变电运检绩效考核系统,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制定了《变电运检绩效考核细则》,将每一项工作的得分情况进行细化,通过系统每月对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自动进行统计,并由管理人员根据考核细则对每人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最终由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共同形成个人的绩效得分,使员工的工作业绩得到了真实体现,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运维人员到站次数减少了,但是每次到站工作效率提高了,得到相同的工作积分需要付出的劳动少了,从而提高了运维人员对状态巡视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在巡视过程中更加认真仔细,责任心更强,切实保证了巡视质量。
参考文献:
[1]聂建新.对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风,2015,(23):80.
[2]罗艳娟,周宏宇.变电运维一体化培训、实践与发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