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平谷供电公司 北京 101200
摘要: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使得用电总量变得越来越多,自然也对用电安全方面有了更高重视度。在电力企业之中,10kV配电网一直都是应用率最高的一类供电模式,其用电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后期工作的开展。因此,相关人员理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现场巡逻,将所有隐患扼杀于萌芽之中,以此提升带电作业的实际效果。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主要特色,探讨了带电作业存在的主要隐患,并对于安全防范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电厂安全;探讨
引言
对于配电网而言,近些年人们对其基本要求一直在持续提升。早期在进行配电作业时,由于采用的方法十分陈旧,导致多方面问题出现,提升了事故的概率。为此,相关人员便需要加强安全防护,结合实际情况提前予以防范,以防会有任何安全事件出现。
一、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主要特色
在进行高压配电网作业的时候,由于高压配电网周围区域一直有着较高的电场强度,而且作业距离也非常长,操作人员必须身穿屏蔽服进入到场地之中,并按照规定要求,对电路问题予以维修。但是在10KV配电配电网现场作业的时候,由于整个网络极为复杂,三相电线之间的距离很近,可以进行操作的空间非常小。所以,作业人员在10KV配电网作业过程中,一旦出现带电体为遮蔽或遮蔽不完全,且作业人员动作幅度大,就可能造成相地或相间短路,不仅会造成线路故障,而且还会因短路电流远超过屏蔽服的流通容量直接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作业时,所有工作人员绝对不要穿着屏蔽服,以防出现不必要的触碰。此外,由于整体空间相对较小,很容易给工作人员在心理层面带来巨大压力,造成身体疲劳度大幅度增加。,为此,相关人员必须予以重视。
二、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存在的主要隐患
(一)管理制度层面的隐患
对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来说,造成事故出现的因素往往有很多种。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制度因素。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对作业人员的工种界定缺乏合理性,当前很多带电人员一人负责多项工作任务,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很容易因为个人疏忽,导致隐患出现。
其二,器具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只有器具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才能有效保证施工安全,为员工带来安全保证。所以,全部需要使用的器具,都要依靠规定要求有效管理。
其三,考核制度存在缺陷。如此自然很容易造成一些员工的技能水平较差,操作不规范,从而造成事故问题出现。
(二)环境层面的隐患
除了管理制度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产生外,作业环境同样是带来影响的一大原因。具体来说,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两类,分别是施工现场和外界环境。而对施工现场,本身又能进一步细分为场地过于复杂以及线路较为特殊两种。在实际作业的时候,具体面临的情况极为复杂。对此,如果企业没有提前进行考虑,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很容易带来严重的后果。而对于线路特殊的问题,主要因为其设置不够合理,如果没有提前考虑,同样会造成施工效率降低。而对于外界环境,主要是指当天的天气气候不佳,不满足正常施工的要求。而员工却选择强行施工,从而出现了事故问题。通常来说,但凡是正常规定,员工们都要认真遵守。但是,在遇到特殊天气之后,多数场内并未配置相应的天气监测设备,很难有效预估未来天气的变化,因此必须提前予以把握,撤离场地,防止事故出现。
(三)员工层面的隐患
人员因素同样是造成安全事故出现的基本原因,具体来说,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其一,一些作业人员并未参照具体规定要求进行操作,仅仅只是凭借个人经验和想法进行问题处理。然而,工程项目本身存在一定的未知性,很多事情都是突然出现。如果操作不到位,自然会造成事故的出现概率提升。
其二,部分作业人员的基本操作缺乏规范性。在实际操作时,其在面临突发状况的时候,只能依靠个人感觉临时处理,并未和他人详细沟通,分享观点,如此自然会导致作业不规范的问题出现,进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其三,一些作业人员本身缺少应有的保护意识,具体包括:休息不充足,带着疲惫的状态进行工作;操作不合理,未能按照规定要求处理问题;着装不当,未能合理佩戴保护用具。由于作业空间的范围非常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不小心,很容易触碰到各种电力设备,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为此,对于各个方面的问题,企业都要予以重视,提前采取合理措施,严格防范。
三、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防范方法
(一)现场作业
(1)前期准备
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现场,认真勘察,结合带电作业的基本规定,对各个项目予以详细检查,把握场地当前是否具备安全作业的基本条件。如果条件达标,则需要对方法予以明确,应用安全措施,选择合适的器具,并展开危险分析,针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提前予以防护,以此保证工作的安全性[1]。
如果交通环境十分复杂,理应提前设置一道防护栏,并安排相关人员予以监护。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区域或者车辆较多的区域,必须加强监护。同时还要提前对施工顺序予以明确,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绝缘斗臂车路径。
参照作业项目的要求,配备充足的绝缘用具和防护用具。所有器具都需要采取分类放置的方式,以防彼此之间出现磕碰。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重防潮。如果需要使用一些带电作业工具,理应进行严格检查,并完成电气试验,将空气全部压入,观察外部是否存在任何针孔漏气问题。
(2)作业申请
通常来说,带电作业应当上报申请。正常情况下,应当提前5到7天。如果需要对部分紧急缺陷予以处理,在接到申请之后,24小时内必须全部执行完毕。所有申请应当足够规范,并参照申请的内容,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各类设备。
(3)作业过程
基于带电作业的基本要求,如果场地天气条件较差,坚决不能强行开工。如果场地风速超过5级,湿度高于80%,不宜进行带电作业工作。如遇雷、雨、雪、雾天气,禁止带电作业。必须等天气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再进行工作。
所有带电项目至少要有4人一同工作,场内需要安排监护人员。如果项目非常复杂,可以尝试增加监护人数量。所有带电作业都要参照具体规定要求展开。如果部分作业区域过于靠近,很难保证安全距离,理应提前设置隔离用具。场内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必须时刻把握当前工作的情况,密切关注员工们的每一项操作,参照具体步骤,及时做出相应指示。如果必要,还可以对作业人员发出命令,各个作业步骤都要申请,直到获得允许之后,才能投入到之后的工作项目之中。每一个环节作业结束后,都要立刻展开检查,全部工作都结束后再从整体展开检查。直到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能将遮蔽用具拆除。
在作业开始前,负责人理应对安全措施进行交底,检查所有场地的内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对环境中的交叉跨越予以注重。如果有障碍物存在,必须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防其会对施工带来任何影响[2]。
在作业的时候,如果需要使用登杆作业,应当对于电杆部分深入检查,了解其拉线根部和上部是否有腐蚀问题存在。若情况较为特殊,还要采取相应的防止倒杆措施。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按照规定系好安全带,佩戴绝缘安全帽。若员工的装备佩戴不合规,坚决不允许上岗。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对周围环境予以仔细观察,确保没有任何障碍物,并尽可能保证操作足够平稳。具体验电顺序可以采用由下往上或者从近到远的方式。
在装设绝缘遮蔽用具的时候,必须按照规定要求佩戴绝缘手套,并且戴上防护羊皮手套。在作业开始时,应当深入检查手套本身,若有任何问题,必须立刻停止作业。如果场地周边有拉线或者低压线路,必须使用绝缘挡板等设施,对其予以防护、先对导线遮蔽予以安装,按照由近到远的原则,采取多层分布的模式。
监护人员应当做好监护工作,监护范围不能超过一个作业点,地面人员需要注重各类材料的摆放,尤其是一些备起吊的物品,坚决不能放在吊装下方的位置。通常作业时间最好控制在50分钟之内,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采取两班交替的方式,以防出现疲劳作业。
在拆除遮蔽用具的时候,顺序是先远后进、先上后下进行,先拆掉横担、电杆遮蔽罩、绝缘子遮蔽罩,之后拆掉导线遮蔽罩[3]。
(4)作业结束
作业全部结束之后,需要对所有遮蔽用具、防护用具以及工程工具展开详细检查,把握其损伤状况,并展开全面清点。同时,周边环境需要进行恢复。如果部分工具出现了损坏,无法继续使用,必须进行登记,并采取归类处理。线路中的各类数据都要予以记录,以此为后期的分析工作提供帮助。
(二)器具和斗臂车管理维护
(1)工器具
在对带电作业工具制作的时候,实际应用的材料理应通过材料型式的试验,同时试验报告也要在有效期之内,并参照带电作业技术标准,完成所有出厂试验。实际购买的工具,都要参照规定要求,经过交接后,才能投入正式使用。如果有部分器具属于自行研制,应当在检验合格之后,才能使用。
在维护单位之中,应当配置专用工器具库房,能够自动完成温度调节、除湿、报警、监控等功能。同时还可以依靠微机系统,对部分数据予以调节。所有器具都要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维护,并做好保管、登记以及造册的工作。同时,企业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出入库制度,依靠条码管理的形式,对其展开微机化管理,等到检修结束之后,就可以放入到库存之中,以防由于质量不佳的工具再次回到库房内部。
所有带电器具都要参照试验规程的要求,提前开展预防试验。一年之中,至少为两次。其中一次是检查性试验,另一次是预防性试验,两次间的时长至少为半年。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外观检查,并对所有数据资料予以详细记录。在得出记过之后,需要对相应的器具贴上标签。如果发现有任何器具不合格,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所在,并及时处理。如果有特殊情况,应当采取二次试验,若仍然不合格,则需要报废[4]。
绝缘器具如果放在了一些高湿度区域,每过4个小时,都需要采取一次防潮处理。绝缘工具在运输的时候,需要全部装至工具袋之中,防止其受潮或损伤。如果发现有表面位置出现损伤,必须及时处理。
(2)绝缘斗壁车
对绝缘斗臂车来说,理应将其放置于一些干燥通风的车库之中,确保其基本条件和库房保持一致。参照相关规定要求,对其定期展开维护和保养。在这一过程中,理应将厂家的意见考虑进来,并结合早期使用的状况。需要注意的是,绝缘斗臂车基本上都以特殊车辆为主,这些汽车液压部分的维修保养必须有特定工厂负责。
一般而言,车辆的试验周期基本上都以6个月为主,主要以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为主。在进行交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的过程中,理应分别对绝缘上臂、绝缘下臂以及绝缘内斗展开试验,加压时间至少为1min。
额定荷载实验大概每半年开展一次,具体方法可以参照DL/T978以及GB/T9567,在试验全部合格之后,就能投入正常使用。
(三)员工的培训
带电作业本身有着一定特殊性,对作业有着较高要求。根据国网公司提出的文件要求能够得知,所有参与线路工作的人员,只有在具备了三年配电线路工作经验之后,才能投入到配电带电作业工作中。因此,相关培训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工作安全性[5]。
相比于早期的停电维修,带电作业与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员工自身技术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无论是步骤还是基本要求,都极为严格。所有操作都要参照规范目标,逐步展开。通常来说,作业场地一直都十分复杂,若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严格训练,但凡规范要求和当前情况之间有着显著差异,未能深入理解其中的规程,很容易出现误操作情况,进而导致了危险事故。
带电作业人员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通常只会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带电体部分,而对部分非带电体有所忽视。正是由于对这些物件的保护不到位,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产生。所以,针对所有临近低压线路的绝缘隔离,相比于施工作业本身,重要程度更高。
所有作业人员都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作业开始前,休息充足,并按照规定要求,正确佩戴各种防护用具。在开展带电作业的时候,坚决不能穿着任何带有金属件的服装,也不能佩戴项链或者携带手机。此外,作业人员需要对工作内容予以有效明确,若发现斗臂车或者器具有任何缺陷,都要第一时间展开处理,直到检测达标之后,才能正常使用。
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目前从事带电工作的相关人员,绝大多数职称水平不高,属于中专或者更低的文化程度。因此,自身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处理部分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错误。尽管当前不少年轻的大学生开始加入团队,但是其专业参差不齐,有些人的专业甚至和电力毫无关系,对带电操作的认知十分浅薄。所以,企业的人员培训工作便显得非常重要,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尝试。
(1)理论知识教育
对于带电作业来说,其中既有安全问题又有技术问题,因此企业可以组织团队所有人员,一同投入到技术分析工作之中,探讨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思考如何有效处理。同时还要结合操作人员的基本能力,学习操作方面的知识。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专门培训,将相关员工送至海外,让其进修[6]。
(2)器具维护和培训
在施工过程中,器具的使用方法同样非常重要。如果员工对于器具的认知不足,出现了错误操作,不但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甚至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因此企业需要告知所有人正确的使用方式,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让其懂得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具,明确其具体范围。
(3)日常培训
通常来说,操作员的培训时间一月内至少为4个小时,并将重心全部放在操作技能部分。每日进行一次提问,每周探究一次议题,每月进行几次问答。针对带电管理者,需要引导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深理解。而所有操作员需要对具体流程完全熟知,明确相关注意事项。
(4)操作模拟
通过在模拟线路上直接展开操作,以此完成培训工作。针对整个班组成员的训练状况,对其实际数据予以有效记录,作出评价,并在培训尾期展开考核。考核合格者,能够正常工作。考核不合格者,需要重新考核,直到通过为止[7]。
结语
综上所述,对带电作业来说,其场地安全往往直接会给员工的个人利益存在联系。因此,所有操作人员都需要参照现场的具体情况,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预防措施,从而能够有效防止事故出现。如此一来,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能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还能促使技术模式得到更新,进而推动整个行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智,徐新民,多强,等.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现场安全探讨[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4(6):29-32.
[2]詹斌,陈健.关于10千伏配电网带电作业作业安全的探讨[C]//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2008.
[3]段继坤,孙丰,郭庆生.10kV配网的带电作业技术及其运用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0142-0142.
[4]鹿泉峰,匡慧敏,王玉林,等.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隐患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10):229-230.
[5]黄德祥.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及管理探讨[J].2013配网带电作业技术经验交流与操作技能观摩会,2013.
[6]黄德祥,陈锦华,丁毅,等.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及管理探讨[C]//配网带电作业技术经验交流与操作技能观摩会.2013(13):78-79.
[7]李思俊.浅谈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发展与安全状况[C]//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8(12):02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