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曹磊磊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曹磊磊
[导读] 摘要:新时期,房建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提高技术运用水平,同时也要加强技术研究,以确保房建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身份证号:32062319900211xxxx
        摘要:新时期,房建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提高技术运用水平,同时也要加强技术研究,以确保房建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本文基于工作实践,深入研究了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工作认识,并积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有效地制定更加完善的施工技术措施,以保证房建工程建设效率。
        关键词: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现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紧俏,很多开发商为了提高建设速度,在进行软土地基建设的过程中,会降低对地基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的施工标准,这会引起房屋的建筑质量下降。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出现,给软土地基的施工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软弱土地基的质量与建筑物的变形有着重要的关联,因此,在进行施工建设中,必须提高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
        1软土地基概述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层结构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能等等。然而在有些地下水含量比较高、降雨量比较高的地区容易出现地基处理难度较大的软土地基,此类地质条件在地基处理方面的主要缺陷是地基含水量比较高,且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其压缩沉降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在上层承重结构的重力作用下容易出现侧向变形的问题,而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因而需要严格处理。
        2施工技术
        2.1置换法
        软土地基难以处理的根本原因是:施工区域的土层结构在夯实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比较大,以及技术操作比较困难。一个比较直接的处理方法是,将作业区域内的软土层更换成适宜地基夯实的填料。
        2.1.1换土垫层法
        根据上层建筑的承载力要求,将软土地层开挖至一定的深度,并使用砂石、矿渣等强度更大、抗剪能力更强的填料进行回填,这样就可以有效克服软土地基的各种缺陷,使得建筑物的稳定性提升到足够的水平。
        2.1.2挤淤置换法
        这种施工方法是在软土地层上合理堆放一定数量的碎石,并通过震冲设备的管柱挤压作用,将碎石子挤压如软土地层中,这样一来,原本的软土地层就可以和后期通过挤压作用形成的碎石桩形成一种更加稳定的复合型地质结构,这种施工方法一般在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使用地比较广泛。
        2.2排水固结法
        空隙率及含水量都比较大的地质特点,会导致软土地层在处理时难以达到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那么在夯实沉降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排出软土地层的水分及其固结程度,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施工方向。在工程实践中也有不少方法是依据这一原理来实现软土地基的处理。2.2.1降低水位法
        我国南方地区的某些城市地下水含量比较丰富,且水层深度也比较浅,如果房屋建筑施工区域内地下水层比较浅,就会对后续的地基处理产生长期的危害。因而此类地质条件下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地下水水位。


        2.2.2加载预压法
        这种施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软土地基中设置专门的塑料排水板以及排水通道,由此为地基中的水提供更好的排出途径,与此同时,还要在软土层的表层施加一定的载荷压力,以便于将水挤压排出,当水体从软土层中排出以后,地基的固结速度和沉降质量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3填充固化物
        在软土地基中充填一些凝固后,其强度比较大的材料通过搅拌等措施使软土层形成新的混合地基,这样就可以提升整体强度。
        2.3.1深层搅拌法
        这种施工方法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施工机械将水泥粉,或者其他可凝固材料和施工区域的软土层进行混合搅拌,形成连续的墙体结构或者间隔开的圆柱状结构,当其固化之后,可以在软土地基中形成密布的稳定复合地基。
        2.3.2挤密灌浆法
        这种施工方法是将可凝固的浆液通过高压机械装置注入软土地基中,并在其中形成浆泡,软土地基中不易夯实的软土层将被可凝固的浆液直接代替,并行成更加稳定的结构。
        2.4加筋法
        在软土地基中增加一定的加筋体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软土地基强化处理措施。
        2.4.1加筋垫层大
        将聚丙烯、聚酯等化学原料制成的土工织物作为主要的加筋材料,并将其铺设在软土层中,经过这种方法处理的软土地基,能够形成良好的加筋垫层且其承压能力、土层的稳定性,以及抗流动性都得到了有效增强。
        2.4.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该施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将水泥、碎石以及粉煤灰等形成的拌和料,其次通过专业的灌注机械注入软土地基中。当然在灌注之前需要使用钻孔机械设备在软土地基中形成深度、间隔和数量都符合要求的灌注孔,这种施工方法适用于各种软土地基。
        2.5强夯法
        这种施工方法是使用施工机械将重达数十吨的重锤提升至距离地面数十米的高处。并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将其重力释放到地面上,从而对软土地基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以达到夯实的目的。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施工方法在一些含水量比较大的淤泥质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并不非常适用,其主要作用范围集中在软黏土地基上。
        3结束语
        在一些地下水含量丰富或者降雨量比较充沛的地区很容易形成强度差、不易沉降的软土地层。而此类地质条件对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工程建筑中通常在软土地基中加入一些强度的填充物或者直接使用优质的建筑填料来置换软土层。常用的施工方法是置换法、排水固结法以及填充固化物法等等。
        参考文献
        [1]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高原,高策.广东蚕业.2017(07)
        [2]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胡潇爽.四川水泥.2016(09)
        [3]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林志鑫.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