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防治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多力洪别克•马那甫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态势逐渐转好,使得畜牧养殖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农业产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也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新疆普京检测有限公司  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态势逐渐转好,使得畜牧养殖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农业产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也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畜牧业也逐渐向机器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但畜牧业规模化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例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导致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本文首先分析了畜牧业防治的现状,然后点明了畜牧业破坏环境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防止畜牧业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措施。
        关键词:畜牧业;生态环境;防治
        引言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民来说也非常重要。由于我国现代化农业改造的实施,畜牧业也迎来了进一步的发展。畜牧业在促进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全面小康、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上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人口大幅度增加,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变大,使得畜牧业的规模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几乎已经超过了环境最大的自身改善条件和承载量。
        一、畜牧业的现状
        在我国现代化农业改革的影响下,畜牧业也朝着更大的规模迈进。但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自然环境和资源。发展畜牧业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据统计,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当时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已经基本形成分类养殖,例如鸡、羊、牛等,为全国的畜禽供应提供了高质量、高数量的供货保障。因为畜牧业的高速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加速了我国全面小康的进程。但是有一部分地区没有处理好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的保护,一昧的占用土地和污染环境,导致环境受损严重,农民的收益也随之减少。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现在还没有造成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依旧需要防患于未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加强对于畜牧业的监管,重视畜牧业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二、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了满足逐年增加的市场需求,近年来畜牧业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们改变了传统的养殖结构,由过去的散养到现在的规模化、高效化、集体化和机器化,在有效提高了效率之外,同样也给周边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第一,规模化的畜牧业养殖要占据大面积的土地,这样就使留给农耕和绿化用地大大减少,造成了空气污染等问题。第二,饲养畜禽就一定会有排泄物,排泄物不但污染了土壤,还可能污染水资源。另外如果牲畜数量过多,每天也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牲畜饮水。众所周知我国虽然占有的水资源总量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匮乏,因此如果因为畜牧业浪费过多的水资源,势必会对居民的日常供水产生严重影响。第三,为了满足市场上高质量的需求,农民喂给牲畜的饲料中可能会掺杂一些化学用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同样也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用品。一旦化学物品泄露或者存在残留,那么对于土地和水源就会产生严重的污染。第五,装有饲料和化学用品的包装袋如果被随手丢弃到土地里,那么只有经历近百年的分解才会消失,这样对于保护土壤非常不利。另外焚烧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包装袋大多都是塑料制品,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了大气。目前畜牧养殖存在很多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有效快速的解决。


        三、防治畜牧业影响生态环境的具体策略
        (1)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据调查显示,养殖畜禽的人员普遍对于保护环境缺乏相对的意识,例如,对于甘肃省民勤县的居民的调查显示,环境污染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畜牧业养殖的负责人员不重视保护环境而造成的。因此,养殖人员的环保意识亟待提高。建立相关的理念需要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养殖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讲解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也要加强监督工作,避免有些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次两次的污染算不了什么,为了一时的利益放弃环境保护,只求眼前的金钱而放弃长远的发展。
        (2)注重环保的宣传与引导
        注重有关法律的宣传,例如《环境保护法》,《畜牧法》等法律。政府要积极推广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宣传科学的新型养殖技术,积极向农民推广,并且告知其养殖方式的好处。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以及杂志的形式向村民们推广绿色健康的养殖方式和养殖技术,使绿色、环保、健康及节约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并且要重点把握宣传的对象,例如畜牧业养殖的场主,要求各畜牧养殖的负责人,自觉落实国家的有关规定,实施有关改善污染的措施,并加快改善畜牧业养殖污染环境的现状。例如,在节假日或周末以及中午午休的时间段,利用电视、广播等方式循环播放国家有关要求及法律,并且有关部门需要随时抽查村民的落实情况。
        (3)打造绿色循环节约的养殖方式
        首先因为畜禽的粪便可以回收利用,有助于减少污染。那么就需要从解决畜禽粪便这一点开始着手,建立完整的粪便收集网络,在畜牧业养殖的重点区域建立动物粪便的收集站,提高畜禽粪便的回收率。其次,在粪便回收站里建立完整的回收系统,例如沼气池等。在发酵过后,去除粪便中的杂质以及有害物质,将发酵完成的粪便完全返还给农民,用于耕地。还可以建立适当的奖罚措施,例如,在县城或村内建立完整的制度,规定粪便贡献的量,并且相对应的奖励要准时准量发放,这样有助于提高村民们回收粪便的积极性,对于建成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应的,对于从未收集或收集次数极少的村民,要进行适当的惩罚措施,但是政府要把握好惩罚的力度,不宜过轻,也不宜过重。打造绿色循环节约的养殖方式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既能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也能够促使村民注重环境保护,并且在未来自觉进行环境保护。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扩大畜牧养殖的规模以及数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我国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都极度匮乏,因此我们更要学会保护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依靠着环境而生存,同样也需要保护环境,否则等待着我们的只能是资源的极度匮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注重长远发展。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问题来说,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未雨绸缪,重视现在还未扩大的问题,提前商讨好问题的解决对策,并做好规划和准备。希望本文能够为基层的政府人员,解决畜牧业的养殖问题作出一定的帮助,从而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刚,刘卿.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防治探讨[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07):118+120.
        [2]孙福方.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20,22(07):67-68.
        [3]孙铎.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3):23-24.
        [4]邱建玲.解析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畜牧业环境,2020(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