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 王丽莹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王丽莹
[导读] 摘要:园林景观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所涉及到的内容也非常繁杂,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身份证号码:33072219750421XXXX    浙江天然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金华市  321000
        摘要:园林景观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所涉及到的内容也非常繁杂,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常言道“三分种、七分养”,可见在现代园林景观,不仅要注重绿化施工环节,更要强化绿化养护管理的工作效率。在绿化施工之后,若不精心地开展绿化养护管理,便会造成种植的草树出现干枯、腐烂、坏死等诸多现象,直接影响着现代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造成了生态、人文、景观价值等层面的损害。想要确保绿化养护管理的实际效率,就应该细化绿化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确保现代园林景观的价值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引言
        在城市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园林景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在园林景观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植物、水景等自然景观,一种是建筑物等人工设施,通过二者互相的融合,将艺术理念与设计理念加入到其中,从而实现不同形式的园林外形。在城市的发展中,园林绿化对于生态平衡方面的建设也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促进了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但是对于园林景观来说,植物的绿化养护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养护过程,才能实现园林景观的绿化价值,并且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针对于现阶段的绿化养护来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融入来进行处理。
        1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现状问题
        1.1绿化养护管理内容的问题
        从目前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来看,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质量以及原则上的问题,在管理内容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内容上的缺失,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地展开,有些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完全不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很多管理工作没有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导致园林中的许多植物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甚至有很多树木存在枯萎的现象。其次,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办法,这导致对工作人员没有一定的制约效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质量上的隐患,在工作的安排上没有从园林景观的整体出发,管理计划设置的随心所欲,在成本上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绿化养护工作展开的比较缓慢,没有达到实际的养护效果。另一方面来说,绿化养护管理涉及到的知识和领域比较复杂,包括灌溉、修剪等多个环节,许多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参照,在工作过程中会引起比较多的失误。
        1.2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的问题
        针对现在的园林景观来说,绿化养护管理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相应的责任意识以及专业技能。首先,许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过程中的态度存在明显的问题,而且在工作上不用心也造成了很多方面的失误。其次,在园林的绿化养护中,大部分的管理人员都没有达到专业的水平,他们的技能以及学历水平有限,许多先进的管理技术不能有效地在绿化养护管理中进行传播。在这方面专业人才的缺乏是造成绿化养护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
        1.3养护资金来源的问题
        园林的绿化养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资源上的投入,而无法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目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些工作人员在管理上的不到位,也会导致成本上的增加,在管理过程中没有一定的节约意识,从而导致养护资金上的压缩,对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来说有着一定的影响。


        2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优化措施
        2.1优化水分管理
        水分是树木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养分,树木的生长主要是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获取营养,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则导致树木根系不能充分吸收,对树木植物健康生长带来影响,因此,在开展养护工作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优化水分管理。首先,保持土壤水土平衡。如果土壤干旱缺水,则可以采用人工灌溉方式,对阔叶树、灌木、小苗以及新栽树木进行优先灌溉,在夏季生长旺盛季节,树木植物对水分需求较大,养护人员要适当提升灌溉量,满足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其次,在进行人工灌溉过程中,要做到慢灌、勤灌、少灌,因地制宜地做好灌溉工作,保证灌溉水干净无污染,尽量使用湖水、池塘水、河水、自来水以及井水进行灌溉。最后,合理选择灌溉方式。当前较为常用的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以及畦灌,相关部门要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树木植物对水分的需求,科学采用相应的灌溉方式,起到节约养护成本、提升灌溉效果的作用。
        2.2优化土壤管理
        土壤是树木植物生长的养分支撑,如果土壤性能不良、养分不足,则会对树木生长带来巨大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土壤性质,为树木生长创设良好的土壤环境。深翻作为当前最为常用的土壤改良方式,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其孔隙度和含水量,在完成深翻作业后,土壤中的空气条件和水分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微生物含量不断增加,可以提升土壤的肥力含量,满足树木植物生长的营养需求。同时,除了深翻作业,相关部门还要定期组织养护人员进行松土除草,阻断土壤毛细管,降低水分蒸发率,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避免杂草与树木植物争夺养分。
        2.3植物品种配置的方式
        生态园林建设中植物品种配置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种,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理条件有着很大的联系,园林植物品种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自然式。这种配置方式就是植物品种配置需要体现自然界中植物的状态,在配置过程中需要做到不规则的配置,行间距等都是随意的。就植物品种的配置方法来说,主要有四种。第一,孤植。这种配置方法就是进行单株种植,达到观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第二,对植。这种配置方法主要是实现植物品种配置的对称性,从而提高观赏性。第三,丛植。这种方法是把多种植物品种种植在一起,这种种植方法也是最常见的。第四,群植。这种配置方法与丛植最大的不同就是植株数量不宜太多。(2)规则式。规则式植物品种配置方法总体来说植物是对称的,植物布局以对称式和行列式为主,这种方法常用于纪念性园林和广场。
        2.4优化病虫害管理
        在树木植物生长中,病虫害是影响植物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对病虫害进行科学控制和有效防治,会导致树木植物大量死亡,不仅增加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成本,同时也不利于行业发展,因此,在开展病虫害管理中,养护人员要结合城市环境、气候条件、树木特性等因素,采取有效科学的措施落实相关防护工作。首先,对树木植物生长情况进行动态检查。如果发现树木植物感染病虫害,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在治疗中要尽量选择无污染药品,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其次,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进行病虫害防治,针对当地较为流行的病虫害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最后,在喷洒农药时,要尽量在晴朗无风的天气下开展,对药物比例进行科学配置,降低发生病虫害的概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的工作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绿化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科学合理地开展园林景观绿化养护工作,能够为广大群众带来良好的生活体验,展现出园林景观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在实际开展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秉承因地制宜的管理观念,科学合理地进行植被设计。高效开展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植被保护,切实强化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石焱.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改善探讨[J].现代园艺,2018,No.362(14):200-201.
        [2]高武平.城市园林绿化修剪及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7(4):205.
        [3]楼科祥.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管理与道路绿化养护浅述[J].中国房地产业,2017(28):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