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政工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郭倩
[导读] 摘要:文化体制改革增大了传媒市场竞争强度,国企逐渐实现了媒介多样化、传播立体化、管理科学化。
        新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文化体制改革增大了传媒市场竞争强度,国企逐渐实现了媒介多样化、传播立体化、管理科学化。其中,人力资源是集团发展、生存的关键,将其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可以实现国企资源的科学整合、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国企中的积极作用,使国企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企业政工思想;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结合
        前言
        人力资源管理具备一定的依附性、时效性和流动性,是国企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为落实其整体战略目标提供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党的领导下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具备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国企中的实践活动,会伴随着时代发展调整工作目标、战略。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国企人力资源工作相结合,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存在的挑战,把握国企发展脉搏,构建满足传媒文化产业需要的人才队伍,促进国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政工工作、人力資源概述及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1.1政工工作概述
        国企政工工作主要承担起对国企在职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政治意识考察,还有围绕这些工作的开展的道德模范、道德标兵评比活动,向大家展示道德模范的事迹,以此激励国企在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政治思想对国企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对国企政工工作加以重视,而政工工作人员要端正自身政治思想,因为只有端正思想,才可以作为别人的向导。
        1.2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国企人力资源部门是国企发展中的重要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应招聘一些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从人员的招聘到任用,需要国企根据人员发展特点定期安排培训,提高国企员工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实就是合理分配人才资源的部门,对人才起到统领作用,因此该部门的发展质量与国企发展息息相关。
        1.3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一些国企往往忽略人力资源管理与政工工作的密切联系,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举个例子,在很多国企,由于政工工作内容无法真正落实到国企实际生产过程中,使得政治思想工作内容与国企文化脱轨,长此以往政工工作难以开展,更别说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特别是当政治思想工作任务到来时,政工工作人员未能及时有效地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沟通,导致在实际开展工作时产生偏差,有效性得不到保证。同样,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只重视招聘面试、薪酬待遇、业绩考核和人员调动,没有将政工工作深入融合到业务流程中,容易使员工的工作需求和思想水平发展产生失衡。更有甚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不具备胜任此工作的专业素质,用人时仅凭主观印象。种种问题的存在恰巧说明了将人力资源管理同政工工作紧密联系是人力资源管理和政工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企发展需要进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但也不能忽视政工工作,需要两者的有效结合。这是现阶段国企发展需要重视的一大问题,当前国企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在提升员工素质方面,两者具有内在联系,同时能够促进国企员工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结合途径
        (一)在人员招聘方面的结合
        人才招聘属于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对于吸引高素质人才、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5G时代,社会正向着万物皆媒、万众皆媒的方向发展,国企应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升人才招聘标准。同时,国企人力资源招聘应侧重对应聘者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考察,还要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修养、政治觉悟进行分析,进而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突出国企运作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目标、方式、作用通过人力资源招聘工作得以展示,使其契合集团自身文化和发展战略,继而提升员工群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二)在思想建设中的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等作为指导理念,依据“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原则,提升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使国企在市场竞争中保证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调整自身生产经营的方向。员工是集团发展的主体,是主要的动力源,因此,国企应坚持“以人文本”的人才管理原则,将员工需求、深层次发展作为着眼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员工作为主体,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创新能力和拼搏精神。例如,新疆旅投从集团领导至普通员工,经常要有针对性地举办研讨会、谈心会、座谈会,结合媒体融合框架,为员工提供思想碰撞、活力迸发的机会和平台,对员工实行“事业吸引、待遇激励、感情交流、政治信任”,给予其多层次、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机会,构建国企和员工一同进步成长的模式,进而提升大家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归属感,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发展,促进国企内部人力资源的科学流动,为新时期国企制定人才配置机制奠定基础。
        (三)实现激励机制的结合
        1.构建薪酬激励制度
        其一,建议集团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岗位要求,针对每位员工制定专项发展计划,突出激励作用,提升大家的岗位工作热情,确保国企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其二,设置奖惩制度,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晋升机会;对于消极懈怠,表现状态不佳的员工进行惩罚,通过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其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优化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建议传媒国企构建科学激励制度,完善员工薪酬制度,构建“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约束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实际工作和薪酬相关联,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培养国企核心人才,丰富媒体竞争中的人才资源,实现传媒价值增值。此外,国企需要加强对核心人才的引进,结合薪酬政策,对不同阶段的员工设置多种底线,科学制定分配制度,对其工作绩效进行正面激励,同时辅以良性竞争机制,提升国企的整体和谐度,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
        2.完成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实际上是对员工在特定时期对国企做出贡献的评价形式,主要围绕员工成绩中质量和数量两种形式进行系统评估,包含度量、反馈、观察、组织介入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模块属于控制和指标体系,既需要对绩效结果完成评估,还应在评价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对员工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树立典型模范,使大家加强对绩效考核的关注度,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进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发挥思政教育的导向功能,帮助其发挥自我价值,促进国企的持续发展。
        (四)通过交流沟通机制完成结合
        1.开展交流活动
        建议国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的思想教育机制,为员工创建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懈怠问题,应及时与其进行谈话,了解问题原因,帮助其克服困难,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国企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互帮互助,一同解决发展问题,加强国企的整体向心力。
        2.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必要充分挖掘员工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成长和发展。建议国企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动力,发挥激励作用,调动员工工作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其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发挥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协调性优势,科学处理员工、国企之间的关系,调整大家的工作心态,创设轻松、舒心的工作环境,满足国企发展需要,尊重员工的创造力和个性化,实现二者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结论
        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对员工进行思想引导和激励,提升其对于国企的认同感,加强员工的向心力、执行力、凝聚力,化解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可以实现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的高效沟通,为现代国企的发展和转型提供可靠、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美.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办公室业务,2020(04);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