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现状与精细化管理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朱兵 郭丽洁 尹胜强
[导读] 摘要:推动我国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人民对于临床医学领域以及相关的医疗设备本身应用具有越来越大的需求。
        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山东省济南市  271100
        摘要:推动我国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人民对于临床医学领域以及相关的医疗设备本身应用具有越来越大的需求。最近几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中,多种类型的、涵盖很多新技术、新功能的设备正在不断被引进和应用,这些变化使得我国综合医院的发展受到了挑战,尤其是我国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方面。与此同时,越来越明显的改革趋势也使得相关的监管机构对实际使用的临床医疗设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我国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精细化管理策略。
        关键词: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现状
        引言
        医疗设备是综合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物资保障,也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还是评估医院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必须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创新管理。从目前综合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和管理的现状分析,还存在一定的配置不均、使用效率低、处置随意性等缺陷,必须提高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认识,加强对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根本核心作用
        随着目前国内外的科学技术进程的持续发展进步,这些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应用于医疗设备的开发制造中,从而有效完成医疗设备的自动化进程,同时相关医疗设备的功能趋于全面复杂多样,但实际操作方式简便,对于医疗设备的发展态势方面具有重要建设性指导意义。根据医疗设备在当前大型综合医院医疗诊断开展过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核心力量,因此,从根本上保证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水平,保证医院各项医疗工作的重心建设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医务工作者的实际医学水平得以更好的发挥,同时也在保证患者疾病治疗的方面的意义作用非凡。对于某些特殊疑难杂症的问题处理过程中,精准把握病症的全面诊断,借助医疗设备的实际效用发挥,更好地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疾病诊断做出重要的案例依据。充分发挥当前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努力完善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的落实和运行,从而在根本上注重医疗设备的质量有显著的提高,维持医疗设备的根本功能得以全面展示,进而促进医院医疗项目的开展和持续运行。
        2我国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现状分析
        2.1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缺乏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很多并不是专业出身,而是在半路成为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他们可能是从后勤部门中分离出来的企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也可能是和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从文化水平来看我国现有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具有一定的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他们在自身的领域大多从事动手工作,所以现有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技术维修人员大多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他们会在上岗之前接触短暂的培训工作,并在之后开始成为一名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方面的专职工作者。总体来说,我国现有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的组成较为复杂,知识基础较差,但是动手能力较强。
        2.2医疗设备管理不到位
        对医疗经济收入效益过于重视,在医疗设备方面存在盲目攀比现象,并未对现有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能够有效完善与彻底落实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例如,某家医院,在购置医疗设备以后,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并未深刻意识到维护保养医疗设备的重要性,没有配备专门人员管理一些比较精密的医疗设备,同时,还存在乱用乱放医疗设备的现象。


        3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精细化管理策略
        3.1加强日常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医疗设备的发展及更新情况不断改进,细化设备管理内容,不适用、可操作性不强的制度要及时修改或废除,不断进行制度的完善,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加强制度的约束作用。针对不同的业务科室、不同专业的医疗设备,制订适用性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明确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将被动维修转化为主动管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使用价值。落实日常管理责任。公立医院应细化医疗设备管理责任,明确医疗设备管理的层级,将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一般可将医疗设备管理划分为四个层级:领导层负责全院医疗设备管理并协调各部门意见、设备科负责医疗设备的实际管理工作、财务与审计等相关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管理的监督及指导工作、使用业务科室负责医疗设备的日常操作及管理。各科室、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做好医疗设备管理工作。
        3.2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
        医院中常见的医疗设备有CT机、核磁共振设备、超声设备和内腔镜等,这些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其维修操作复杂,维修费用较高,因此对于这类设备的维修和养护,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和管理,才能使设备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为医生提供更多、更精确的诊断依据。想要提升医院的维修管理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使相关医疗器械可以得到更加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维修管理,可以对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其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安装和维修,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而且医院在采购相关医疗器械时应该与厂家建立良好的联系,由厂家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相关设备的安装使用以及维修流程进行正确的示范,然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维修工作和养护工作,以免由于安装程序的问题对设备造成损坏。还应该针对常见的故障和问题制定对应的维修方法,以提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时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3提高对设备管理的认识,建立多渠道维修策略
        现代医院医疗设备比较多,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巡检及维修十分关键,医院在购入医疗设备时,一般是专业的医学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测及技术鉴定,医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要让医院专业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检测和鉴定,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医院专业的医疗设备管理人员无法解决问题时,医院要及时联系厂家工程师到现场进行维修,如需要外修要做好设备移交登记。对外修设备维修人员给予的反馈,要及时联系沟通第三方维修公司,确定医疗设备的维修价格。医院要重视利用维修市场多元化发展的优势,建立起多渠道维修的策略模式,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效益,保障医院医疗设备正常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相关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在当今医学迅速发展的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维修方面的技术人员问题和维修技术问题等。为了促进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问题的解决,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精细化,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促进我国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水平不断提高,提升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运行效率,保持综合性医院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褚永华.综合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关键路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信息,2020,26(01);160-162.
        [2]周敏,唐雪峰.四川省县级综合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09);664-667.
        [3]张博,王岩,孙雪梅,古凯.综合医院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关键路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09);109-112.
        [4]焦盈盈,倪毅.医疗设备空调及通风系统配置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01);110-112.
        [5]蒋晓伟.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现状与趋势[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9);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