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瑞芹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建筑材料进行成本控制也成了建筑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关注方向。
        山东德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对建筑材料进行成本控制也成了建筑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关注方向。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他在整个工程的运行过程当中都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对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进行及时的控制,能够很好的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因此,本文对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控制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尽可能地实现建筑材料采购成本最优化。
        关键词:建筑材料;采购成本;成本控制
        引言
        企业经营目的是为了盈利,开展各种活动也是为了获得最终的经济效益,而对成本进行控制,则可以促使企业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施工企业首先必须要做好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工作,为企业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
        1建筑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特点与风险
        一般情况下各个项目之间的建筑材料因为需求原因具有较大的差别,项目之间的建筑材料不能够混用,由于建筑项目之间存在着时间、空间上的差距,一般会按照单一建筑项目进行原材料采购,避免材料积压、运费增加、材料过期的风险。由以上采购特点导致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材料采购存在以下风险:材料预算失误,导致采购材料不足,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材料生产,导致工期延误,影响建筑施工完成进度;采购材料过剩,造成原材料积压,占用厂房存储区,影响企业资金链流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市场调查,导致采购材料质量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严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采购原材料成本过高,导致建筑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原材料采购厂家以及地区过于分散,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源头难以定位;采购人员、原材料生产商、市场管理人员相互勾结,营私利,最终导致材料质量出现问题,企业亏损大量流动资金。
        2建筑材料采购的现状
        2.1产品定价较低
        在采购过程当中,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可能还会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以及经济的廉洁性。由于人们在过去的材料采购环节并没有加强对它的成本控制,只是单纯的要求价格,这就使得企业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当中,单纯的关注产品的定价问题。他们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会选用一些定价较低的产品来进行使用,但是过低的产品定价往往是由于建筑材料自身的质量原因而导致的。这就使得材料采购部门虽然购入了定价较低的产品,但是却不能保证产品的实际质量,这种单纯地去关注产品定价的行为,会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下降。
        2.2材料采购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薄弱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片面关注项目进度,对于材料采购过程的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知,对于材料采购内部风险理解浅显,仅考虑材料采购的按期足量供应,而对其他采购风险因素缺乏关注。同时,企业自身的材料采购部门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缺乏定期、专业的培训,没有了解采购业务的最新情况,导致材料采购过程的控制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降低了员工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2.3材料紧缺现象
        就当前的材料采购现象来看,已经出现了全球性的建筑材料资源紧缺的状况。这就使得建筑企业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当中,必然要加大采购成本,而且近几年来,我国的受螺纹钢、线材等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上升的影响,导致其他的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也发生了上涨。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在进行建筑材料采购的过程当中,材料成本都发生了急剧增加。而且有一些建筑企业都采购了,大量的价格持续上涨的建筑材料,这虽然是一种减少材料采购成本的方式,但是也会造成产品供应脱节,进而发生材料价格暴涨的现象。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这种采购方式已经脱离了科学合理的范畴,是一种较为失常的材料采购方式。而这种采购方式往往会造成材料供应市场的变动,进而又会影响到企业的建筑材料采购。


        3控制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方法分析
        3.1建立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以及供应商信息库
        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产品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和统计,这些信息包括了供货商的地址、联系人电话、网上同类价格性价比等等信息,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查阅和对比,除了可以使工作人员对材料供应方深入了解,也可以占据市场购买的主动权。尤其是在购买一些量大、重要的材料时,比如钢材、水泥、砖、外墙一体挂等。如今很多建筑企业都是快速的决定是否购买,交易后便完事了,下次购买时再寻找其他的供应商。这样的方式会提高采购价格,而且浪费时间成本,因为工作人员又要去了解新的材料供应商,和供应商谈判。
        3.2完善监管机制
        企业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等方面进行监督,进而建立健全材料采购监管体系。一旦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相关人员要跟管理层和上级进行汇报,确保汇报渠道畅通,使企业高层真正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同时企业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其中的检查监督人员不仅要有书面表达能力,但也有相关的法律和财务知识。企业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专家进入企业进行专题讲座使全体工作人员形成自学习惯,使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和发展情况,提高企业材料采购的内部控制水平。例如企业可以将职工工资收入与项目效益贡献挂钩,让职工自觉参与成本控制,解决企业过程中的出现的采购问题。特别是要对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职工给予奖励,这样从多方面保证材料采购环节的优化
        3.3加强材料采购风险评估
        要专门设立材料采购风险评估小组,设置风险预测水平指标,进行材料采购目标设定、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设置材料采购风险评估等级矩阵图,确定采购业务的风险水平,并选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材料采购风险的应对和防范,如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散、风险承接等策略,较好地降低企业材料采购风险。
        3.4加强对材料采购合同的管理与
        针对采购金额较小的非必要物资的采购可以由企业采购部门负责人直接批准,并根据采购订单进行采购,而不需要签订详细的采购合同。而金额相对较大的材料采购业务则必须签订采购合同,在采购合同中需要明确的列出所需要采购材料的单价、数量、运输方、具体的取货时间、地点以及结算方式等,并明确约定采购合同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对于采购合同来说,其应该由企业采购部门确立,再通过财务部门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严格审核,企业总负责人批准后,才可正式签订。采购合同通常应一式三份,其中供应商一份,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部门以及档案管理部门各一份。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后,应该对签订的合同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与控制,定期或不定期的针对合同的具体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以此保证合同履行的效率和有序性。一旦从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探讨,及时的解决问题,必要情况下可以解除采购合同,并根据合同要求供应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结语
        根据以上叙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为了使得建筑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加强对材料采购这一环节的成本控制是必要的。我们必须重视材料采购,在整个工程造价当中的重要地位,对材料采购的整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这样才能够对整个过程进行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而且我们一定要根据目前建筑材料采购过程当中的诸多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决,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材料采购的成本控制方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刚.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的现状与优化措施浅谈[J].经营管理者,2014,(13);220.
        [2]李啸.浅析建筑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3).
        [3]范韬.房地产公司建筑材料采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