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容易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暖通系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项目设定不同的节能指标,在暖通系统设计时,利用绿色节能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暖通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建立正确的智能化控制方案。通过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保证暖通系统控制效果。
关键词:暖通系统设计;绿色节能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暖通系统末端控制
引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公共建筑所需的能源资源消耗量在不断提高,如何才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资源损耗,已经成为暖通系统设计的重要前提。暖通系统在冬季从大地吸收热量,夏季向大地释放热量,利用热泵机组向建筑物内提供冷热循环,从而保证室内环境温度。在暖通系统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有效协调冷热资源的交换,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高效节能。积极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提高暖通系统的利用效率。
1目前暖通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热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资源,主要利用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的热能,具有循环可再生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确保环境节能效果。从目前来看,暖通系统在设计时往往根据最大负荷要求进行设备配置,但暖通系统受到季节末端负荷变化差异的影响,很多机组处于低负荷运行阶段。系统主要通过利用地下土壤恒温特性来实现换热,如果地源热过度放冷或放热,都会造成系统的运行效果受到影响,甚至会增加运行损耗。
在机组监测时,必须根据气候温度变化情况,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却无法根据气候的变化以及末端负荷的变化,对暖通系统进行动态化调节,导致部分负荷能效较低,不利于节能环保;而循环水泵大多数为定频运行,没有安装变频器,造成水泵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转。没有形成自动化水流调整,造成大流量小温差运行,影响系统的性能。建筑空调末端通常以风机盘管供冷供热为主,体感温度较低,很难避免因人为不节能的操作导致资源消耗量增多。某些项目建筑楼栋数量多,每栋楼负荷需求不相同,采用统一的控制模式,无法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对制冷制热进行实时调节,系统的供冷供热效果不理想。分集水器的分支管道阀门都为手动阀门,无法做到分时分区控制,整个暖通系统缺乏独立运行的智能控制系统导致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2暖通系统系统设计的选型以及智能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针对上述暖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将整个暖通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在地埋管系统中应该设置8个感温探测头,管埋深度应该为地下100m,每隔25m装一个感温探测头,对地下的土壤温度进行全天候测量。暖通系统包括4台暖通系统机组,其中一台机组负责提供卫生热水,其余机组则需要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供冷或供热,每天实现全自动循环,水泵需要根据暖通系统机组的启动情况自动启停,卫生热水系统应该保证当水位低于设定高度时,能够实现自动加水,而水位超过水箱设定高度时能够实现自动关闭,末端控制系统需要加入自动调节阀,按照水流大小进行控制。
3智能控制系统的具体应用
控制系统主要由地埋管系统、暖通系统机房系统、卫生热水及暖通系统末端控制系统等部分共同组成。其中地埋管系统必须要确保感温探头以及信号线在地下能够正常运转,在表层各种负载作用下提高检测的准确度。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发现,在感温探头外信号线包覆一层HOPE防渗膜,既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对感温探头造成的腐蚀,也能够提高感温探头的灵敏度。在下管时,必须要寻找光滑的孔壁,确保屏蔽信号线以及保护层完好。
暖通系统机房系统控制应该充分考虑暖通系统主机的整体运行效率,按照系统负荷和暖通系统机组能效对整个暖通系统机组的运行负荷进行自动控制,当处于最高工况下,4台暖通系统机组必须有一台用于卫生热水使用冷水,系统需要采用一次泵变流量,将固定转速的一次泵改变为变频调速水泵。
在滴水流量上改进冷冻蒸发器。在卫生热水设计时,需要在卫生热水水箱内放入水温感温器,通过对水位深度以及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当计算机接收到水箱水位信号之后,自动调节电动调节阀,并且实现开启或关闭,满足水箱的用水需要。当水箱水位下降到设定的最低水位时,则能够开启控制阀自动加水,当水位上升到水位高线时,能够将水位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从而停止加水。通过感温传感器可以对卫生热水加热系统温度进行24小时监控,利用软件控制系统设定水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当水箱内温度设定低于最低温度时,则能够自动对冷水进行加热,而当卫生热水水温上升到最高值时,也能够自动发出停机指令,停止继续加热,确保卫生热水系统的运行效果得到增强。
4暖通空调工程绿色节能观念优化途径
4.1科学管理准确定位
在暖通空调施工开始之前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组织计划编制工作,确保施工工程和装饰工程人员同步审核,对安装空间和预留空间进行详细讨论、充分验证,尽量减少相互干扰的问题。图纸设计还要给出具体的管道位置,对于管道密集和交叉部位,需要给出详细的截面图,还要充分考虑安装误差,避免因为施工图纸安装出现差错而引发矛盾冲突,在安装时如果发现施工图纸与施工场地不相符的情况,还要充分验证、完善图纸,确保顺利施工。
4.2合理控制噪声
噪声控制主要措施包括对产生噪声的设备进行降噪或消声处理,还要加强对管道噪声的有效控制。要想有效减轻暖通空调产生的噪声情况,则必须选择符合国家要求的设备,还要配合消声设备,在机房处要建立隔音处理方案,避免噪声扩散。管道噪声主要通过送风管道为主,在拐弯处产生涡流而引发管道振动,加强对送风管道的合理优化,尽量减少拐弯处;在管道材料选择时要选择具有隔音和吸音效果的材料;还可以利用特种功能聚酯纤维制造的管道布封口,有效吸收噪声。
4.3水管堵塞的有效预防
为了能够确保暖通空调工程长时间稳定运行,最主要的就是减少水管堵塞的情况,在管道焊接之前一定要对管道内壁进行除锈处理,利用专用设备对管道内壁的杂质进行及时清除,保证内壁干净整洁。在管道转运吊装时加强管口防护,避免异物堵塞管口,如果有异物掉落要及时处理,在管道的最低点或者容易堆积污染物的地方设置排污口,也要方便后期管理,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制定清理计划,确保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4.4系统结露和漏水的解决方案
系统结露或漏水等情况会直接影响暖通空调的运行效果,采取正确的管道保温措施,避免管道外露。在接口处和拐弯处要严格密封选择常用保温材料,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管道口与墙体间距的控制,避免出现倒坡现象。对于接口漏水问题,要严格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接口。在管道安装完成之后还应该进行正确的密封,满足安全系数。
结语
通过对暖通系统中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提高暖通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对水箱的实际状态进行合理分析。通过实现统一管理,针对不同系统进行设计能够实现有效的智能管理,摆脱的繁琐人工操作,提高暖通系统的整体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康婕.暖通系统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要点[J].应用能源技术,2020(06);50-52.
[2]崔继元.暖通设计中绿色理念及节能技术的应用[J].地产,2019(12);74+78.
[3]袁堂仕.暖通设计中绿色理念及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2);144-145.
[4]李鹏飞.暖通空调的节能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四川水泥,2019(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