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的挑战:从实践角度看编辑工作的守正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琨
[导读]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  山东  250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演进发展,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融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作为载体,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新旧传播渠道融合互补,实现信息的全面整合与分发。传统媒体行业的传播生态已经被融媒体时代深刻改变,时代对身处其中的所有媒体、媒体人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不日新者必日退”,在新业态、新环境下,做好新闻编辑工作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斗志,融媒体时代的编辑,必须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编辑工作中不断创新突破,实现融合;但一味地求新求变并不可取,新闻工作同样要立足本源、不忘初心,守好自己的优秀“基因”。
        融媒时代对编辑工作的新挑战
        1.行业:传媒生态巨变
        如今,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打破了以往的媒介格局,技术层面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媒介的改变直接影响了传播的方式和渠道,以往以纸媒和广电为核心的传播矩阵被打破,多种新媒体形态出现,这引发了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的大变革。过去几十年里千家万户守着电视机获取新闻的情形再难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媒介的选择。传播渠道的进一步拓宽模糊了了传播平台的边界,传播权、信息接近权的下放也使得当下的传播环境变得更加开放、多元,新的传播生态正在形成。
        传播生态的巨变带来的是编辑工作的变化。以往单向的、中心化的编辑工作模式不再适应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每个受众都拥有自己的选择权,获得了更大的媒介接近权,化被动为主动。这种变化在编辑工作中尤为凸显:以往的编辑实际上是作为“把关人”对信息进行整合、修改后进行统一传播,然而当“把关”地位下降、“把关”作用弱化,编辑分发的内容是否还能被受众所见、被受众所选?这是每个融媒体时代的编辑都要思考的问题。
        2.自身:对编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融媒体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媒介融合,这实际上对当代的融媒体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媒体不再按狭义的渠道分工,相反的,充分利用各个渠道特点进行信息的精细化广泛传播已经成为共识。这就意味着,作为一名融媒体新闻工作者、一名融媒体编辑,必须要掌握当下所有新闻传播平台的传播特点、技术要领以及其背后的传播规律,不仅要掌握传统的编辑能力,更要学习新技术、新手段、新思想,从思想和技能两方面适应当下的融媒时代。
        融媒时代编辑的守正之道
        1.坚定思想 守好舆论导向阵地
        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被大幅削弱,在逐渐庞大的新媒体队伍的挤压和稀释中一度面临失声的困境。这使得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和宣传能力大打折扣,在重大社会事件和价值引领的领域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功能和力量。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上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方向、价值取向”。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新闻编辑亦是如此,传递主流话语、主流观点、主流价值是融媒体时代的编辑工作者不可忘却的初心。
        融媒体时代的舆论场风向瞬息万变,其中不乏缺乏理性、不合时宜的观点翻云覆雨。在这样的情境下,需要的是融媒时代编辑工作者起到引导、引领作用,最核心的就是自身要坚定思想,把好导向关,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守好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阵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2.践行“四力”  勇担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宣传思想工作想要强起来,首先就要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强起来。融媒体时代,多元思想交锋碰撞、融会贯融,既丰富了精神文化也带来了隐患。在新闻舆论场这一特殊的“战场”,编辑就是后方持笔领军的将帅,在思想工作环境、对象、范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当下,矛盾叠加、问题交织,这要求新时代的编辑工作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提升能力来防止“本领恐慌”,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守好自己作为编辑工作者的本领和能力。
        3.秉承新闻专业主义
        新媒体时代传播权下放,新媒体顺势而生。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等传播平台都成为自媒体的活跃舞台,各式各样的新闻产品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大众视野。

在这些新闻产品中不乏创意新颖、质量优秀的新闻作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价值扭曲、质量低劣、粗制滥造的产品,这些产品流向市场后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都造成了不容忽视的伤害。受众对高质量新闻信息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随着新媒体新闻的弊端逐渐显现,这种需求会愈加迫切。在融媒体时代,也必须坚持专业为本,以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来要求自己。融媒体时代的编辑要秉持新闻专业主义,在吸纳新鲜血液的同时守住自身的优良血统,以优质内容引领舆论、服务大众。
        融媒时代编辑的融合创新之路
        1.审视自身定位 提升核心能力
        融媒体时代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渠道多元,在技术高速发展的这个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取代传统编辑的一部分工作内容,这是技术潮流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新闻传播效率的必然选择。目前,很多媒体已经推出了机器人写作、机器排版等功能,大数据分发也已经实际应用多年,这意味着传统编辑需要重新审视自身职业定位,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找准自身的核心功能。编辑这一职业的核心能力即信息管理、选择聚焦、编码呈现、用户连接[],这在融媒体时代是没有变化的,变化的是编辑如何实现这一工作。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逻辑,在很多时候仍然无法代替人文感性的工作,因此编辑要强化自己非规律性劳动、非机械性劳动的能力,在这部分领域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养,不把简单劳动、机械劳动当作自己的工作核心。
        2.重塑工作流程 推进融合平台建设
        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具有单一线性的特点,这种传统的工作流程在融媒体时代已经无法适应工作需求,存在沟通不畅、内容同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融媒体时代,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媒介融合,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作为载体,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新旧传播渠道融合互补,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实现信息的全面整合与分发。
        在这样的要求下,媒体最终要实现的就是工作流程的重新分配、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终端呈现方式的拓展丰富。融媒体环境中平台整合、流程重塑,身处其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重审自身工作思路。这要求编辑工作摒弃以往的旧思路,跟上媒体融合的潮流,用新的融媒思维进行编辑工作。编辑作为新闻工作的核心节点,在新的融媒平台负责信息筛选、选题策划、报道策划、终审发稿等各个环节,要有统筹全局的能力和眼力,同时掌握对大量新闻的筛选整合能力,从自身工作流程上进行再造革新。
        3.把握主流方向 善用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能力是主流媒体最为核心的能力,也是最能体现媒体影响力、传播力的一项能力。用好这项能力,才能在激荡的舆论场中把握主流方向、引领舆论思潮,传播主流价值。议程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而议程设置也是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什么新闻要作为头条、什么时间发布什么新闻,什么新闻在那些渠道平台发布传播效果最好,这些都是编辑需要思考、决策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主流媒体利用多种传播平台进行了疫情相关信息的播发,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达了官方权威信息,将重要的信息突出重点传播。例如疫情爆发前期有许多民间煽动情绪的不实消息大量传播,公众紧张焦虑情绪明显;此时主流媒体迅速进行官方信息公开与回应,既起到了辟谣作用,也是为民众打了一剂强心针;另外,疫情期间议题设置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另外,疫情期间议题设置的特点也非常明显,新闻以迅速准确提供信息、引导疫情期间舆论方向为主,实际上也起到了稳定社会情绪、避免虚假信息散播的积极作用。
        这是一次检验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机会,越是信息庞杂的时代越需要准确的信息,优质的新闻产品始终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
        融媒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编辑工作着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也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融媒体编辑既要不忘初心、守正固本,更要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融“守正”与“创新”于一体,在新闻舆论工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郭韶明.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建构文化传播议题[J].青年记者,2020(16);37-38.
        [2]童兵.人民日报大家手笔: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时代定位,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407/c1003-28255375.html.2016-04-07
        [3]许家华.论新媒体时代融媒生态下新闻编辑意识的创新[J].新闻传播,2015(11);32-33.
        [4]赵玉山.传统编辑如何在全媒时代成长[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02-28(017).
        作者简介:
        张琨(1990-),男,汉族,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新闻编辑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