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老城街道杨庄社区学校 271600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最忧心的莫过于学生在学习上总有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学生想要补齐自身在学习上的短板,却很难找到一个事倍功半的解决方法。作为一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困生不仅是学生学习方法出现问题,还有学生自身学习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和接收出现问题。为此,笔者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分别从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字: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小学教学由于面对的是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们,其在知识的接受度以及理解力上不如高年级学生。因此,当学生们面对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时,学生们很难通过自身已学习积累的知识解决。为此,笔者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及总结,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希望本文能够给各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者提供指导与帮助。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的影响
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状况的改善,每个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使得许多学生养成很多不良习惯,并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另外,父母忙于他们的工作,无法正常的教育和监督孩子,而让学生自行发展。特别是教师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完成的课后预习和复习任务,很多家长与学生无法完成,大多数孩子会在游戏和玩耍上浪费时间,这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状况不尽人意。
(二)学生的个人因素
小学生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差,加上缺乏自我控制,课后未进行及时的复习,课上学到的语文知识无法得到巩固。另外,也有一些孩子对语文学习持有消极态度,怀疑自己学不好,没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学习语文,使学生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
(三)学校教学因素
学校教学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科书知识的解释,而忽视了孩子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教师以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接受程度安排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学习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从而造成了语文学困生。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关心和尊重学生
通常,优秀学生很容易被老师重视,但我认为学困生需要更多的照顾。看着孩子们充满好奇心的天真的笑脸和眼睛,我认为这些孩子是一样的,他们之间没有区别,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可以学得好,成为有用的人才。他们是幼苗,需要老师的照顾。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中,涉及到很多的生词,比如“陡峭”“翻滚”“啼叫”“手臂”等,对学困生学习有较大的难度。小慧在我班上属于学困生,在遇到这类生词时,无论阅读还是识记都有一定的困难。在课堂上听写时,她会低头在作业本上配合教师听写,但是却写不出。当我要求她起来朗读这些词汇时,她笑着摇了摇头,说:“我不会”。
其他学生嘲笑她,说:“这么简单都不会!”,慢慢地,小慧在班级内的发言越来越少。遇到这种情况,我主动与小慧交谈,告诉小慧:“没有人天生就认识汉字,也没有人天生就什么知识都会得,知识都是需要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你虽然没有认识这些字,但是也指出了你要努力的方向,老师也相信,字词的听说读写也将会变成你的强项”,在学习中笔者通过分层教学法,减少小慧识记词汇量,识记字词由简到难,逐步增加其学习的汉字数量,并不断鼓励小慧。经过一段时间,当笔者在此在课堂上进行生词的听写,小慧能主动举手进行上台听写,这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通过上述案例,笔者认为针对学困生要保护学生自尊心,给予学生更多关爱。经过笔者较长时间的耐心引导,小慧已经成为了我们班上的中等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许多课程中,总有一些学生“闲着、坐着”。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这是因为老师没有创造出一种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教学环境,因此他们不会扮演角色,对教学活动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营造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影子》教学中,笔者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笔者选择晴天,组织学生在操场上玩“看阴影”游戏,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和看阴影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影子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掌握课文中“前后左右”生词。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在快乐中进行课文的学习,帮助学困生克服对课文学习的恐惧。
(三)借同伴力量培养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和同伴合作的力量,将更加有效地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回顾我班上小芳的转型过程,在同班同学的帮助下小芳冲破束缚,获得成长。小方在学习中反应慢,很多语文知识点小芳都无法掌握,语文课文阅读对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公开课上,我们每个组都选择了一名代表来阅读课文,我担心其中的小芳不会阅读。结果轮到小芳阅读时她口吃了。我及时引导学生们鼓励小芳。一名学生说:“小芳今天取得了进步。小强的同学即使读得很好,也没有当选。小芳当选。”另一位学生说:“小芳你以优美而洪亮的声音朗读课文,并且准确地阅读了生词。我期待着下次的阅读。”另一位学生说:“小芳是八名选手中最好的。她以前阅读很多字词都不认识,但是今天她可以流畅地阅读课文,这表明她在上课之前就尝试阅读并努力了。”小芳回头看着我,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同学们为小芳的努力而鼓掌,大大提高了小芳同学语文学习的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必要的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上心,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以及疑惑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给孩子适当的关爱,保护孩子适当的自尊心,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教学法调动课堂的气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月萍.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J]. 新课程(小学), 2018, 000(010):223.
[2]王晶晶.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J]. 科普童话, 2018, 000(046):P.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