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教材下高中数学合作式教学的优点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8期   作者:李 燕
[导读] 在新教材下的合作式教学中,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   266700
       【摘要】: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同时数学课程的教学已日渐多样化,常规作业、开放性数学研究、探索性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实验等愈来愈多,这要求教师的教育模式应发生根本的转变.合作式教学的学习模式就是顺应课改的发展而提出的.通过我们对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不管是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合作式教学、学习数学、角色转变、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枪匹马作战就可以取胜的,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同时数学课程的教学已日渐多样化,常规作业、开放性数学研究、探索性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实验等愈来愈多,这要求教师的教育模式应发生根本的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在新教材下的数学课堂中展示自我.合作式教学的学习模式就是顺应课改的发展而提出的.通过我们对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不管是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促进学生之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新教材下的合作式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基础扎实的人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的人,在这种帮助中,其基础知识又得到了巩固,对两者都能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的目标和相互的交流,都拉近了他们的感情距离。
        二、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新教材下的合作式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


学生在一起自由、自主地交流、讨论,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因而能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效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增加了许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学能力提高了,成绩自然也提高了。
        三、师生互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在个人独立学习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合作动机与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老师应明确规定一些基本的合作学习的任务,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首先是要求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前应先进行独立地学习思考,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再把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形成小组集体的意见;其次是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以便随时了解讨论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些问题迟迟讨论不出结果时,教师要设置一些有层次性的点拨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一步一步的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在各小组交流发言时,老师应及时评价各小组的意见,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挑战、敢于发表独特的意见,并学会在互相尊重的合作中去学会合作,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使小组学习积极高效。
        四、教师的观念更新了,角色转变了。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合作学习富有成效,教师置身于学生合作学习之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时,教师更多的是一个指导者。教师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比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发现的结论,提供应用知识的情境等等。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让教师成为了学生的朋友、亲人。看到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使教师有了更大的成就感,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
        总之,在新教材下的合作式教学中,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