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如何渗透环保理念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0年第08期   作者:张付华
[导读] 作为已经具备独立思考意识的初中生,也要在逐步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化学课堂便是开展环保教育的良好契机。

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中学  山东滨州  251800
       摘要:如今,保护当前的生态环境是所有人类的共同需求,每一位公民都有着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已经具备独立思考意识的初中生,也要在逐步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化学课堂便是开展环保教育的良好契机。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环保理念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这也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下时代全世界、全社会需要面对和关注的问题,环境问题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国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化学技术在多种领域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与此而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小觑。随着社会理念的发展,人们也已然认识到化学污染可能是影响社会生态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也对人们的健康产生重大威胁。对此,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与环保之间的联系,并将环保教育融入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获取环保能力。
        一、在化学课堂中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
        作为化学教师,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便是化学课堂。在此,教师可以利用好化学课堂的机会,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环保活动。由此,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沟通的能力与合作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立具有周期性的主题环保活动,在3月22日的“世界水日”上播放与水资源相关的纪录片,或者是让学生观看“水污染”的影视记录片,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和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此外,还可以举办相关的讨论会,或者主题班会,让学生就“身边的水源”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身边出现的污染现象和浪费行为,进而使得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和水资源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设置专栏进行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相结合的宣传,如倡导学生使用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减少使用塑料包装袋等,掌握环保小技能,从自己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把个人带来的生活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二、在化学实验中大量渗透环保内涵思想
       教师也应当了解的是,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中是较为重要的组成内容。对此,要在化学实验的步骤和环节中进行环保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了解、弄清为什么要进行环保,并让学生形成“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意识。在此,教师就可以在化学实验环节前提出某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发言,再借助实验来对其进行证明,说明其中的化学原理。
       比如,教师就可以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里,让学生观察石灰石和盐酸之间的反应,出现的氯化钙是非常容易和水相溶的,而且会对土壤造成极强的腐蚀。


在此,教师就要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此种物质的特性,并再次对学生强调氯化钙对土壤的危害。而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对这一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的措施,并集中交流反应,最后对学生的建议进行总结,说明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这次化学实验,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氯化钙对土壤的危害,进而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关注这些现象,也关注中国土壤环境的保护。
       三、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自然环保意识
       化学教师还需要了解的是,仅仅通过化学课堂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环境保护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也巩固了学生化学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让学生结合自己较为感兴趣的环保热点进行调查,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现象,进而提升其环境保护意识;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手机等设备对身边的环保现象进行拍摄,并上传至群里,一起讨论谁的做法更环保,在一定时间段后还可以进行“环保卫士”的评比,借此激发起学生对化学课堂和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四、在化学作业里灌输保护环境相关知识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化学作业为学生传输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看待环境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和化学课堂相融合的重要途径。在此,教师就可以在布置化学作业时设置一个“环保小课堂”的模块,对学生的环境保护素养进行考察,并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进而形成正确积极的环保价值观。
       比如,可以设置常规的简单的问题,如“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以下哪种物质对环境有害?”等等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提高对化学课堂的兴趣,也能增强学生的环保能力。将环保知识纳入题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升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结语:
        本文围绕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如何展开环保教育,渗透环保理念进行讨论,为各位教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思考。总而言之,环保教育十分重要,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意义。对此,我们要开动思路,引导学生能够热爱环境、珍惜环境。作为化学学科的教育者,我们也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由此我们才能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和生态环境,这也是化学学科中开展环保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全云.初中化学如何渗透环保理念探析[J].神州,2020,(15):204.
        [2]张静.环保理念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渗透教育[J].文渊(高中版),2019,(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