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吕艺镇中学 256506
摘要:补偿性体能训练对学生体能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补偿性体能训练可以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高。本课题主要对补偿性体能训练的概念进行阐述,提出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补偿性体能训练评价,最后提出初中体育教学中补偿性体能训练的策略,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补偿性体能训练;
初中体育是学生中考的重要课程,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健康乐观情趣,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生命的力量。并且,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必要的体育运动知识,培养学生对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的兴趣。但是,在体育教学中补偿性体能训练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师体育教学的效果,对学生体能训练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由于补偿性体能训练是进行完整的体育体育运动的基础,通过补偿性体能训练学生可以更快速、更完美的学会某一运动项目,实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一、补偿性体能训练的内涵
所谓补偿性体能训练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某一项运动的学习训练,弥补学生在此运动中的短肋,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完成某一项训练项目。在项目练习中,使学生掌握某一项运动的技巧,使学生将运动技术与训练完美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获得来良好的运动体验,增强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补偿性体能训练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使学生了解补偿性训练对某一项运动的作用与意义,帮助学生克服运动难题。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补偿性体能训练的评价
(1)体现体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对运动知识的掌握、运动能力以及学生运动精神。评价补偿性体能训练是否达标,就要看其是否体现体育核心素养。在补偿性体能训练中,学生是否通过训练获得运动知识,学生体能是否得到改变,学生通过补偿性体能训练是否获得健康积极地运动价值观念。
(2)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在对学生进行补偿性体能训练时,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运动与训练项目,保证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这是评价补偿性训练的标准。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身体情况,合理的安排训练的强度与时间,保证训练的效果。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补偿性体能训练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也是对补偿性体能训练评价之一。教师在选择补偿性体能训练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训练,在训练中实现与专项运动的结合,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升级,实现对体育课程的创新开发。只有学生对补偿性体能训练项目感兴趣,学生才会配合教师进行训练,才能发挥补偿训练的作用,使学生在欢乐中掌握体能训练技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补偿性体能训练策略
(1)明确补偿性体能训练学习目标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结果的保证,教师在进行补偿性体能训练时,要明确体能训练的目标,有计划的进行训练。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教学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每堂课的目标。根据不同的目标,教师进行不同的补偿性体能训练。当前,提高初中生体质体能已经不仅仅是为了中考,而是为了学生的健康,为了祖国的未来。尤其是经历过疫情之后,教师更要重视提升学生的体能。例如,“长跑”运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必学运动,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腿部力量与肺活量”。通过长跑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体质,增强学生抵抗力,加强对病毒的免疫。在“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原地高抬腿跑”,学生在这项补充性体能训练时,需要保持腰部质量,学习控制呼吸,增强学生腿部力量与肺部功能,增强学生体质,有利于减少学生受病毒侵害。
(2)依据教学内容设计补偿性体能训练
由于运动项目的不同,教师在进行补偿性体能训练时,也要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来选择适合的体能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运动的技巧,快速学会某项运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例如,学习“短跑”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负重跑训练,一次提高学生的运动的速度;在学习“铅球”运动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臂力练习,以及抛球训练等;在学习“篮球”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弹跳训练,开合跳训练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科学安排训练的时间与强度,适当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相反过度的训练可能导致学生关节受损,影响学生健康。
(3)依据学生身体情况科学安排训练
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情况是不同的,在进行补充性体能训练时,要根据学生身体情况设定体能训练。有的学生身体状况良好,协调性好,学习体育技能性动作起步快,而有的学生平时身体状况不佳,缺乏锻炼。只有体育教师精心设计补偿性体能训练项目,让这些学生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才能使他们重拾获得运动技能的信心。此外,初中体育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进行补偿性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例如,开展体育小竞赛,定期组织学生进行“100米跑”或“接力跑”,通过比赛名次差异,使学生了解自身在运动中的不足,通过补偿性体能训练来弥补缺点,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结语
体育运动不仅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而且使学生在接触和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高。针对这一点,在补偿性体能训练中,体育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开展竞技体育,使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人,并让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到补偿性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杜邮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如何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J].青少年体育,2019(4):90-91.
[2]郭志.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