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仁市水务局 贵州黔西南州 562300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功能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关系着农村居住人口的生活质量,只有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才能保证我国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时期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美丽新中国的建设。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现状以及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点问题,最后对加强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解决策略作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探讨
由于农村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以及农村居住人口数量庞大,所以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农民的正常生活尤为重要。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再加上农村居住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容易造成废水随意排放和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所以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满足农村人口的用水需求,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振兴。
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特点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现状
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主要是为了能够给农村群众在短时间内提供充足干净的引用水,目前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采用的是集中供水的方式,也有一部分地区采用分散式供水。根据不同的情况,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为了城市水管网和乡镇集中供水等模式。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有专门管理、群众管理、两者结合管理和自己集中管理的模式[3]。专门管理适用于乡镇地区,群众管理适用于比较分散的村落以及规模比较小的供水系统。二者相互结合的管理模式是供水工程的主管道和进入村子的总表都是由专门的机构来管理,由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日常维护。而自己集中管理的模式就是村民自己筹备的,国家只是适当地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特点
从各个村落的分布来看,农村供水系统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单个自然村的供水和个人单独供水的数量比较多。供水系统工程普遍规模较小,且比较分散,这就很容易导致供水工程的建设成本较高,后期维护和运营工作比较困难。另外由于受制于技术水平,农村饮水供给系统工艺较落后,存在水质不达标的安全隐患。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不能落实
在农村的饮水安全工作建设完成之后,往往会忽略后期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缺乏用水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1]。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供水设备安全以及系统运行不能保证,会造成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有调查现实,在一些供水工程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达标,不能够满足岗位的业务需求,并且在供水系统日常运营当中,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没有有效的监督体系,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如果饮水安全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对问题做出处理,无论是在前期的安全预防工作还是事后的维修工作都会存在滞后,这样会使得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
由于农村的水源污染和供水安全工程的分散等特点,让供水安全工程的建设难度越来越大,建设成本越来越高,而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资金来自国家政府的拨款以及群众的自主筹款。群众自己的筹款比较困难,从而导致工程的施工资金不足。在偏远地区,该问题更加显著,由于在我国偏远地区的工程实施较难,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而这样的工程建设投资就更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以上所述还只是工程的基本建设费用,到后期还要进行每户的管道铺设,室内饮水设施建设,以及后期的设备维护等,这些工程实施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自然是很难快速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水源质量以及水量的问题
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大多来自于地下水,并且饮水工程的水源保证率大大减低[4]。由于现在工业的大力发展,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地表水以及浅层的地下水或多或少都被污染了,并且,由于过度使用地下水,地下水位的降低使得改问题更加严重。
另外由于工程的标准降低以及建设资金的不足,使得一些供水工程的净水装置和水质监测设备落后,以及水源保护意识和监管制度的缺乏等问题,从而不能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建立饮水规章制度,加强管理
为了保证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使用,应进行自主管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1]。只有保证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由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在村内可以成立用水协会,该协会对工程的运行情况和群众的用水情况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调查,并且及时向农民群众反映出现的问题。并且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符合农民群众实际情况的用水制度。
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全面加强监督,保证农村村民的积极参与,并且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对工程进行维修和检查。
(二)加强运营管理和资金维护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地方政府的专项拨款以及资金预留的方法来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充足和安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国家进行辅助性的财政支持,并且让当地的农民进行合理的费用缴纳。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需要国家政府的宏观控制,加大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资金投入,减轻农民的负担,最大限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解决资金的维护还可以采用与农民联营的模式。投资以国家和集体为主体的供水项目,由地方政府派专门人们进行管理和维护。如果是规模比较小的供水系统,就以国家的投资为主,资产为村集体所有,并由村民自行组织管理。
(三)加强水质监测和维护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阶段,要和当地的相关部门展开深度合作切实保证水质安全监测工作。无论是规模较小的供水系统还是大规模的供水系统,都要重视水质安全的监测工作,该项工作关系着农民的生命安全,不同小视。一旦发现有水质污染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和应急部门要立刻做出反映。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保证每一个水质安全监测环节不出问题,保证农村居住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后期的检查维修工作中,要确保关键机械设备得到定期的保养和检修,确保整个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
(四)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收费方式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经费不足导致饮水安全工程无法如期完工,或出现耗材因经费问题导致耗材使用寿命较短,多次维修,因此,收费方式往往选择当地群众和受饮水安全工程惠及居民平摊的方式。
四、结语
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涉及到农村居住人口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机制不完善,工程建设投资不足以及不能保证水质安全等。所以,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规划,完善工程和市场监管体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工程的管理体系,切实保证农民的饮水安全,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薛文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山西农经,2020(08):150-151.
[2]范晓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2312.
[3]衡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大科技,2020,(4):29.
[4]朱秀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