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3068219900612XXXX
摘要: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道路桥梁工程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过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某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对其防水路基面(防水层)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内容包括表面清理、抛丸、检查、表面缺陷修复、防水层施工、质量验收等,并提出施工注意事项,为类似道路桥梁工程防水路基面(防水层)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
桥梁防水对保证结构性能、避免水损害和延长结构寿命都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水层施工技术,并严格执行各项规范,以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发挥应有的防水效果。
1工程概况
某道路工程起迄桩号为K0+827.850~K13+343.228,线路总长约13.286km,路段中设有桥梁,均做防水路基面。所谓路基面,原本指的是路基顶部表面,包括道床覆盖部分与两侧路肩,其作用为铺设轨道与在路肩上设置有关标志。可见,这里提到的路基面意义并非如此,而只是防水层,故以下将防水路基面简称为防水层,并对防水层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2 施工技术
2.1 表面清理
表面清理是进行抛丸之前的重要工序,是指使用清洁剂和相应的工具对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污迹与附着物,避免污物在抛丸时对磨料造成污染,同时还能使经处理后的表面达到洁净,确保桥梁铺装层和基体表面能够良好结合。
2.2 抛丸
(1)利用多个抛丸机沿直线方向连续抛丸,以施工工艺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抛丸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对于施工所有抛丸机,其单幅清理幅宽不能小于 80cm。
(2)抛丸机相邻两次作业的车道,需要有 3~5cm 宽的搭接,结合工程特点与施工要求,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节,确保搭接处和整体抛丸后得到的效果完全一致,未留下明显痕迹。完成抛丸后的表面应保持平整,没有高低差等质量缺陷。
(3)根据表面所在区域与浮浆层层厚,确定适宜的抛丸深度,并结合施工要求实施二次或更多次的抛丸,通常情况下,深度为 2~3mm。
(4)抛丸后的表面应有适当的露骨率,通常要达到 20%以上。然而,因浮浆层层厚未能达到均匀,施工中在深度超过 3mm 后露骨率也有可能达到 20%,为了使抛丸后的表面达到平整,不允许继续加深,否则会对基体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5)根据处理表面的实际情况,对抛丸机各项参数进行调整,保证经抛丸后的表面具有适当粗糙度及良好洁净度。
(6)对于无法使用抛丸机进行抛丸的部位,需要由人工进行抛丸处理,使用手持装置。
2.3 检查
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对抛丸后桥面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确定各项质量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包括粗糙度与清洁度。通过检查发现缺陷时,应立即处理,以免产生严重的病害与事故。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作业。
2.4 表面缺陷修复
抛丸完成后显露出的缺陷若对桥面板整体质量有影响,则要采用有效方式实施修复处理,如找平、灌注和压注,以此有效消除隐患。具体的修复材料要以缺陷类型及严重程度等为依据确定。完成修补后,还要对部分位置的表面实施真空抛丸,以处理修补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与浮浆。按照设计与施工要求,做好防水层施工。后续施工需在抛丸完成后立即进行,否则抛丸表面很容易被污染。
2.5 防水层施工
(1)涂料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多涂几遍,涂布新的一遍时要确认上一层达到干燥。涂料收头除了可以采用多遍涂刷方法,也可使用专门的密封材料将其封严,并在涂层当中增设一道胎体。若需要设置增强材料,则需要在涂布的同时进行设置,胎体应保持平整,没有气泡,同时和涂料之间紧密粘结。在胎体上进行涂料的涂布时,需确保涂料完全浸透整个胎体,且覆盖完全,避免外漏。
(2)防水层必须覆盖整个桥面,在防水层施工中,可使用同步碎石封层施工装置对改性沥青进行均匀喷洒,喷洒量按照 1.2±0.2kg/m2 的范围控制,同时通过预拌碎石的均匀洒布形成保护层。对于预拌碎石,它是使用改性沥青通过预拌制成的,油石比在 0.5%左右,温度在 150℃~180℃范围内,其洒布面积率应控制在 50%~55%范围内。
将预拌碎石洒布好后,还要用轻型机械将其压实。
(3)改性沥青统一在拌和站当中实施加热,运输时利用洒布车自带的加热系统保温,使沥青温度满足施工要求。在喷洒沥青的过程中,洒布车应匀速行驶,并保证喷洒量的均匀性,确保整个洒布宽度上的沥青分布达到均匀。对于边部等采用洒布车无法喷洒的位置,应由人工进行补涂,直到沥青实际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4)防水涂层和上部铺装层之间要有良好的相融性,两者粘结力要达到桥面板和铺装层之间有效粘结力以上,同时还需要防止车辆制动出现涌动与导致铺装层产生裂缝。
(5)防水涂层和桥面板之间也要有一定粘结性,用以满足和铺装层之间的粘结要求,同时当桥面板比较粗糙时,可以达到密贴。完成对防水层粘贴以后,不能存在空气层。将防水层摊铺好以后,不允许人员与车辆在它的表面行走、行驶。桥面摊铺施工前,先对防水层予以有效的保护,避免潮湿与灰尘。如果防水层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则不允许进行其它作业和堆放其它货物。
2.6 质量验收
(1)在清理干净后开始第一遍喷涂,确保涂料可以渗入至桥面上的毛细孔当中,以提高粘结力。
(2)第一遍喷涂的涂料稍干后进行第二遍喷涂,如果第一遍喷涂的涂层没有干燥而直接进行第二遍喷涂,则会产生起鼓。
(3)在第二遍喷涂的涂料干燥后进行第三遍喷涂。
(4)每一遍喷涂作业都应达到均匀,且不能存在涂料堆积和漏涂的情况。
(5)在喷涂过程中,应指派技术娴熟的工人负责,期间严格控制喷涂量,使防水层层厚保持在 0.5~0.7mm 范围内。
(6)在喷涂施工中应注意防止造成污染,在防撞栏等部位需要安装挡板进行遮挡。
(7)基层的处理应达到干燥与平整,且表面没有污迹、垃圾和浮浆存在。
(8)防水层的层厚误差应控制在±0.2mm 之内。
(9)防水层的粘结应达到牢固,层面保持平整,没有翘边、空鼓与脱落。
(10)对于抛丸磨料,应洁净与干燥,性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形状与粒度都要满足经抛丸后需达到的粗糙度。当采用 3m 直尺对防水层平整度进行检测时,不能超出 0.75cm,且结构缝中不能存在杂物,同时填入密封材料。完成对基层的处理之后,检查混凝土的含水量是否小于 10%,若小于 10%,则可进行处理剂的喷涂。当采用喷涂的方式时,在开始大面积喷涂之前,需使用毛刷先行涂刷进水口和转角处。待防水层的施工完成以后,需要对它的表面做有效保护,使表面始终保持洁净,不允许任何人员和车辆进场行走、行驶。
2.7 施工注意事项
在防水层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下承层的表面必须清扫干净,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后续施工。
(2)在施工开始前应查询天气预报,如果气温在 10℃以下,或有大风、大雾、可能降雨等情况时,都不允许施工防水层。
(3)在使用防水涂料之前应将其搅拌均匀。
(4)施工中不可乱踩还没有干燥的防水层,并防止尖锐的物体将工作面破坏。
(5)在防水层的施工结束以后,需在铺装层施工开始前严防人为因素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梁防水层施工是桥梁防水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桥梁防水性能,如果防水层质量不合格,无法正常发挥应有防水功能,将使结构受到水的损害而产生各类病害。目前该工程的防水层施工已经顺利完成,经检查确认防水层施工质量合格,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高冬克.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居业,2019(6):77-79.
[2]杨秀妹.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8):77-78.
[3]汪海.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