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公路管理局直属分局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道路桥梁防护路基面的施工质量对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影响非常大。所以,施工单位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保证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质量。文章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分析了常见的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然后阐述了如何加强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管理,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的基础设施所承担的压力也在逐渐提高。为了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质量,因此需要强化城市基础建设。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桥梁的质量,提升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以及由于施工技术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各种降低道路质量的状况,使道路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如何将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再提升上一个档次,是当前施工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1.防水路基面容易出现的问题
造成道路和桥梁出现渗漏的问题有很多。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水现象,由于地基基面和基坑水位位置在垫层下方而导致高程不足,使水分无法顺利排出,就会导致地板渗水,长时间的水分渗透还会导致渗漏面积扩大,渗漏情况加剧。若是正好遇上阴雨天气,则会使基坑中的水位上涨。一旦水位超过了垫层,就会阻碍混凝土的灌注工作。若是强行施工,则会使工程质量不达标,后期甚至会出现大面积渗水的情况[1]。同时,带水强行施工还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凝结效果不佳的混凝土会给桥梁带来十分危险的损害,在浇筑过程中材料的配比由于大量的水分而改变,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孔径变化,降低其凝固后的强度,留下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也是一种主要的渗漏原因。由于路桥施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使用混凝土时通常不能一次性完成工程,而是使用了分次浇筑的方式来完成工程,在两次浇筑工作衔接时,若是没有掌握好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就容易产生施工缝隙。在进行拼接时没有清理缝隙内的灰尘和杂物也容易导致跑浆。
在施工时,止水带的固定方式出现问题或者止水带本身质量不合格,就没办法防止渗漏现象出现;在道路桥梁施工时,会在混凝土件中预设许多的穿墙管来通电线或者缆线,一旦这些管线的止水环焊接不到位,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
2.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
2.1抛丸施工技术
抛丸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混凝土表面浮浆、杂质的清理,并进行混凝土表面打毛,从而使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更加均匀。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主要是借助抛丸机,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浆。在应用抛丸施工技术时,应注意以下要点:第一,若要进行大面积抛丸施工,则应进行试抛丸施工,确定工艺参数。如抛丸机行进速度、丸料流量等。同时,还应采取S型的施工顺序。第二,抛丸施工应当连续的。如要停机,则应在重抛前使机械后退一定的距离,然后再进行抛丸。同时,还要及时检查重抛后的抛丸情况。若存在遗漏情况,则应再补抛。第三,通过目测发现混凝土表面无浮浆时则可认为抛丸处理的粗操度达到了施工标准。如若不达标,还需进一步处理。一般情况下,若粗糙度过大,需要进行底涂、修复。但这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第四,完成抛丸施工后,还应做好清洁工作。第五,如果抛丸施工后,混凝土表面存在明显的空洞,则可以利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修补。若是存在裂缝,且长度在1毫米以上,则可利用封缝材料进行修补。
2.2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
防水粘结层施工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桥面的防水性能,从而保证桥梁工程的耐久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先进性试验段的施工,以此确定以下内容:第一,施工机械设备的施工参数、使用性能。第二,防水粘结层的喷洒方法、效果及横纵向的喷洒幅间搭接工艺。第三,施工质量的控制標准、指标等。第四,施工方案。只有完成试验段施工后,才能开始大面积的防水层施工,应用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若是采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那么在后续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当注意以下施工技术要点:第一,应选择合适的天气施工,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第二,保证基层面的清洁度,确认达到标准后,再喷涂材料。第三,尽量多遍喷涂材料,并确保上遍涂料干燥后成膜后,再喷涂下一遍材料。同时,应合理控制土层厚度。若是采用乳化沥青基防水涂料,则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第一,重点控制乳化沥青的洒布施工技术参数。如科学控制洒布机械行进速度、洒布量。第二,在保证路面干燥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乳化沥青施工。第三,完成洒布后,应禁止通行。第四,提前做好周边物体的防污遮盖等。总之,采用不同的沥青材料,其施工技术要点会有所不同。所以,施工人员应结合实际,合理应用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
2.3打磨处理技术
在道路桥梁路面实际打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对打磨技术的选择,保证路面的光滑度,将表面的额杂质和灰尘进行更加彻底的清楚。在实际打磨处理中,经常使用的工艺有钢丝刷处理、锤式凿毛处理和磨削处理等,其中磨削机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机械工具,其将钢丝刷和金刚刀头装置于圆盘之上,可以得到非常好的除尘效果。为了在技术使用中,得到更好的粗糙效果,就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并做好对工艺的优化措施。
2.4自由刨床处理技术。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对多自由度铣刨机进行充分的利用。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经有不短的时间,刚开始采用的是一些小型的铣刨机,其技术更加成熟,机械的也更加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对道路桥梁路面的除尘工作效率,通过利用giant技术的打击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抛丸处理技术的功能。此外,该技术在应用中对路面的冲击作用比较分散,用于更好的使用效果,能够更进一步提升路面处理的一致性。
2.5防水路基面的养护技术
养护施工是防水路基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对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质量影响非常大。因此,施工人员需采取合适的养护技术。养护技术的要点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做好交通管制,避免防水路基面被破坏。第二,若遇到二次污染,则应及时清理干净。若是存在破损处,则应及时修补。第三,若是夏季,在养护工作中应做好防水路基面的保湿工作,避免混凝土脱水出现裂缝问题。若是冬季,则可铺设薄膜、棉被草席等保温材料,保护防水路基面,以免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第四,要及时养护,减少表面泛碱露白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设施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路桥建设速度也在不断提升。路基面防水工程直接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提升,完工后进行定期维护防止道路和桥梁出现裂缝和漏水影响使用安全。只有做好了防水路基面的基础施工,才能大幅提升道路桥梁施工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积极引入和开发新技术,运用新的建设手法来提升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妥群.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00-101.
[2]王相林.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0):267.
[3]龚鹏.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居业,2018(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