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郝宗强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电力建设情况较好,电力用户数量显著上升,在电力能源的支持下,社会发展趋于高效稳定。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柏乡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邢台  055450
        摘要:目前我国的电力建设情况较好,电力用户数量显著上升,在电力能源的支持下,社会发展趋于高效稳定。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目前电力工程的发展速度较缓慢,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增大了电力系统故障率,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对供电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加强对配电网的管控,能够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从而消除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不利因素,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做论述。
        关键词: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
        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摸索,我国的电力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极快,电力系统也历经了多次革新。电力生产的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电力生产管理的内容涉及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管理,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难度较大。但是无论怎样,需要根据电力生产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方法,落实管理责任,优化管理技术,从而提高电力生产的管理水平,保证电力生产整个环节的质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1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
        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首先是施工队伍缺乏质量意识。电力工程规模通常较大,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参与工作。但目前电力企业聘请的人员基本上民工,对电力作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有限,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质量意识比较薄弱。而且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专业的施工培训,忽视了质量教育工作的开展,这就使得电力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安全素养低,没有形成良好可靠的施工氛围。其次是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从现实情况来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存在着严重的管理制度漏洞。这些漏洞体现在项目过程中部门分工模糊,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让精细化的管理根本不可能进行,也无法保证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及工程质量经得起检验。管理制度的不到位使得工程处于一个混乱的管理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管理问题,很大可能也是工程的质量问题。
        2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
        2.1做好材料管理
        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之一是做好材料管理。电力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质量控制工作的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材料控制,保障材料质量水平能够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需求,深化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在材料管理上,施工单位要选择具备一定资质、规模大、口碑好、证件齐全的材料供应商,而且要保证所采购材料的质量务必达到国家标准,并在等级上符合甲方代表以及设计方案提出的要求,同时,材料验收时,要检查材料中是否附有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等材料,然后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检查材料质量,为质量控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工作者还要根据现场的施工组织平面图,结合材料的性质、用途,来合理安排材料放置地点,以免二次搬运造成材料的损坏,影响质量控制工作效果。
        2.2强化对电力工程的维护
        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之二是强化对电力工程的维护。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中,我们电力施工人员必须针对施工环节进行详细的检查,对风险及问题做到及时排除,同时要做好相关线路的维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未完成的工程任务时,对已经完成的工作部分要进行有顺序的维护与保养,这样才能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在特殊施工任务开展的同时也需要选择更为先进的施工设备这样能保证施工的安全系数,同时不要忘记对电网进行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进行透明化施工,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找到直接源头,为电力工程提供安全保障。
        2.3提高管理人员各项知识水平
        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之三是提高管理人员各项知识水平。无论是制度的制定,还是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的管理主体都是相关的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要求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能力高低决定着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效果。所以在实际过程中进行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之前需要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同时还需要对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需要加强培训,制定相应的管理要求约束管理人员某些不正确行为。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专业技能知识比较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技能也在随之改变,要求管理人员要针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进行督促更新,以此让工程更加顺利地进行和管理。
        2.4完善配套制度
        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之四是完善配套制度。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健全的配套制度能够保障各项质量控制策略的顺利落实,因此,施工单位应当依照各项施工工艺的操作标准,设置一系列管理制度,使各项施工工艺得以准确地落实,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在配套制度方面,施工单位需要为建设中所需的施工工艺编制出详细、明确、全面的操作细则,为操作人员提供施工依据,然后针对细则中的重要环节和易错环节制定出一套操作管理制度,约束工作者的行为,以免出现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深化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此外,管理者还要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督促工作者规范化施工,并将检查评估结果计入个人绩效中,提高工作者对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全面优化质量控制工作水平。
        2.5使用阶段质量控制
        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之五是使用阶段质量控制。工程交付使用过程是工程质量问题的反馈期,各类质量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显现,是考验工程实际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最好一个步骤。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一定的时间内,施工单位应当主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电力施工合同有关规定安排项目经理部成员对工程进行回访,对用户在工程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感受填写质量回访表进行记录,并报企业内部技术、生产部门备案。因此,电力实施企业应加强使用阶段质量控制意识,定期主动开展质量检查、回访工程用户。主要包括工程现场的面上监测、通过询问的方式掌握新建、改建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立即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对质量问题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影响整体工程安全的质量问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回访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并制定措施,总结记录归档以作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质量的依据,并提交书面报告,作为技术资料归档。项目经理部还要不定期听取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意见。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工程施工是电力建设工作中的核心项目。如果无法保障电力工程质量,那么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将受到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各种新型电力设备涌现,深刻地改变了社会面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此背景下,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但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在各种因素的妨碍下,电网故障问题频发,无法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对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引起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为电网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立群.某35kV变电站工程进度和质量管理[D].华北电力大学,2014.
        [2]戴伟,张晓湘.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91-92.
        [3]黄文涛.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