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72219860106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其推动着各地区物资的交换速度。与此同时,想要将交换的物质运输到交换地点,就需增加各地区之间的交通量,各种车辆均需将物质运输到制定地区内,各种运输车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当前我国公路中存在部分问题,像公路结构是否科学、公路路面相关病害的解决方法以及是否能够满足当前交通的基本需求等,都需进行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公路;路面病害;维护技术
引言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使路桥施工企业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近几年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道桥路面病害问题为车辆行驶带来了许多潜在安全隐患,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在交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维护技术防治路面病害,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相关部门应主要考虑的问题。另外,为了延长道桥路面的使用年限,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控制,同时在后期维护阶段做好路面维护工作,这是保证人们出行安全的基础。
1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分析
1.1路面裂缝
公路路面病害中最常见的病害问题中,最常见的路面问题就是裂缝。通常情况下,公路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沥青,而沥青公路一旦出现问题时,很难及时发现公路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期限。当公路出现裂缝情况时,尤其是公路刚投入使用的前几年,并不会对路面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公路相关工作人员常会忽视,公路表面早期出现裂隙的情况,导致公路裂隙程度随着环境的变换,让雨雪等不良天气的产物逐渐渗透进公路的路面内。当大量的雨雪逐渐渗透进公路结构内后,导致公路裂缝部位两侧的路面结构的含水程度变多,再加上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对其造成的损害,导致公路表面出现的破损程度逐渐加剧。
1.2路面变形
路面变形主要是因为车辆长期碾压而产生的车辙形或是推移形,以及搓板形和拥抱形等。沉陷形的坑槽病害发生的比较多,也容易造成比较大的危害,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单位的技术或者是材料不合格所导致的。
1.3路面坑槽
公路出现路面坑槽常见于建筑混凝土骨料的松散外露,其出现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车辆长时间的行驶对公路产生的损害作用。但是,公路的路面本身并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两点:(1)公路建筑沥青材料的路面不存在隔水作用,加大公路出现漏水的几率,甚至对公路结构中的基础部分产生一定的侵蚀作用。(2)此外,公路混凝土结构层面以及公路中其他结构部分无法紧密结合,严重影响公路结构的稳定性。
1.4路面松散
公路路面相对是比较松散的,主要是因为路面出现剥落现象等。在车流量反复倾轧的过程中,一些路面表层的细料会被挤出来,从而使结构被破坏,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甚至形成坑槽。
2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维护技术措施
2.1预防性养护
公路表面中的预防性养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需要公路人员定期对公路进行养护处理。预防性养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很少分析公路路面存在的情况,而是使用先进的技术发现道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高人们对公路道路的早期危害认识程度。目前,我国公路路面预防养护技术,具有初始阶段的养护技术以及评估维护相关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技术。根据当前公路养护情况来看,对于沥青公路常选用在沥青路面,再次喷洒沥青再生剂进行公路的养护。除此之外,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还包括,雾封层技术其具有设备好、施工效果好以及成本低的特点。
但是,雾封层技术需要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其会逐渐渗透到混凝土骨料的缝隙中,丰富公路结构的组成内容,大幅度提高公路的连接性。
2.2采用大修养护的策略
一般校正修复会使用在危害性不大的区域,对于危害性已经比较大的路段,养护部门必须要能够根据相应的情况,对病害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修护,可以使用开凿,干燥,撒沙等相关的技术处理方法,而裂缝比较密集的路段可以使用薄层罩面的方法使路面可以更加平整,并且让功能有所提高。对于因为车辙的原因而使的路面变形的情况,一旦车辙的深度已经达到了十毫米左右的时候,或者道路的使用时长已经超过了一定的阶段,路面的抗滑性受到的影响,那么养护部门必须要能够使用直接照面法,尽量改变路面排水的结构,这样可以让雨天路面湿滑的情况有所减轻,使车辆通行更加安全。甚至可以降低路面噪音,让路面整体的通行能力获得全面提高。
2.3坑槽修补工艺
公路工程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其中涵盖着诸多的要素,因而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务必要重点分析各个环节,并做出科学合理的谋划和部署,从而制定最为详实精细的执行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要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就应在工程基本信息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对工程施工相关的各个方面予以科学地配置。为了避免坑槽面积扩大并进一步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因而在具体实施修补操作之前务必要加强对公路工程的勘察,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对施工地点的地理结构和土壤性质以及区域内的具体环境实施综合科学的分析和考察,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应对其采取临时性的紧急修补,并在外部环境等湿度和温度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实施精准严密的修补。对于公路基层或是面层的处理不应局限于单个方面,与此同时修补时间的选择也应确保科学合理,以确保后续施工和养护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
2.4车辙修补工艺
在对地下水性和水头标高具体设计和分析的过程中,鉴于外界环境对公路工程施工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在施工之前就应编写好相应的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同时还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或是公路病害予以有效应对。对于车道表面因车辆行驶推移产生的车辙,应对其实施彻底的清除并再度铺设。对于存在较大的地下水或是封闭的承压水的情况,应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采取切实必要的措施使其功效得到最大程度地施展,例如使用较大的压实机以达到较为稳定的运行状态。另外对于公路和一级公路来说,常用到的修补方法是采用沥青混合料或改性沥青混合料,而由于路面基层和面层不稳定的基础情况,因而要想达到较为高效的修补效果,就应将路基突出的部分予以清除,以确保公路路面修补达到整体统一的效果。
2.5加强日常巡查
如果想要通过更加先进的养护手段,让公路的使用时间延长,让车辆在通行的过程中要尽量更加稳定,养护部门必须完成日常的巡查工作,并且要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在巡查的时候发掘有可能产生的隐患,及时考察路面有可能会发生的病害问题,一旦已经发生,需要能够立即上报,而养护部门在接到相应的报告之后,需要派遣专业的人士来监测,并且找出病害产生的原因,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使用过程中使用的时间会日复一日变得更长,而交通量方面也会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车辆变得更多而变得更加复杂。公路不断的出现更多的病害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危害性也会变得更大,为了能够让路面使用的时间可以变得更长,让人们在出行的过程中摄像收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公路养护部门要及时了解路面病害的具体种类,还有形成的原因。使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来完成养护的要求,并且更加全面的让公路路面的病害问题得以处理,使公路路的使用性能获得提升,使其使用的时间也可以变得更长。
参考文献
[1]孙磊.公路路面病害与养护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266- 267.
[2]路晓峰.浅谈高速公路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技术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26.
[3]赵鹏,丛晓辉,郭颖.道桥施工中路面病害及维护技术的有效运用[J].城市建筑,2019,16(1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