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 苏景秀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苏景秀 杨帅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提高,身为交通运行范畴内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铁路在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工务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57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提高,身为交通运行范畴内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铁路在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确保铁路运转的安全,应当把铁路线路养护及维修工作做好,如此才可保障列车运转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所以,通过对目前铁路线路中的常见病害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铁路线路病害养护及维修的方法,以便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铁路线路;病害;原因;养护维修
        1铁路线路及其养护维修的意义
        铁路线路主要是由桥梁、轨道与路基等构成。在整个铁路线路中,其均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与效益,并且,各个零件均对整体线路的正常运行有着极为重要作用,其优劣会对整个铁路工程作业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桥梁、轨道与路基对铁路线路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对铁路线路进行养护与维修能够保证整体铁路线路状态良好,从而确保列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稳定、安全的运行。但是因为铁路线路所面对的地域环境以及分布地区不同,其轨道往往会出现路基下沉、变形等问题。所以,为了确保铁路线路运行正常,应当要采取有效的防护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有突发事故发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维护,使得事故不会对铁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2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2.1曲线地段设备病害
        曲线地段由于受到列车的影响,其上股钢轨内侧所具有的作用面会因列车车轮的作用向外冲击,下股的钢轨轨面因列车的作用,其线路的钢轨产生不均匀的受力。列车在超负荷运转的作用下,极易导致上股钢轨的内轨产生严重磨损、下股钢轨的压塌过于肥边等等,致使线路产生晃车问题。在半径较小的曲线地段,因其半径较小,所受到的重力及离心力的缓冲力较小,极易产生以上病害。一部分曲线没有进行有效调整、不具备正确的位置、存在较大欠超高,这些都是导致线路产生晃车问题的关键病害之一。
        2.2新线薄弱地段病害
        因施工机构未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对新线路的根基进行施工,其不具备稳定的线路根基,在接收新线路之后,由于受到列车的重力作用,一些地基较薄弱地段会出现线路的下沉现象,导致道岔和道路的几何尺寸超出限定。
        2.3铁路线路运行负担过重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途径就是铁路运输。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我国铁路部门大幅度提高了列车的托运量和运行频率,这样就直接导致了铁路线路的负担加重,久而久之产生病害。我国很多铁路线路都为了迎合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高速、重载,铁路轨道因为负荷过重,和高频率的列车经过而出现严重受损的问题。很多铁路的轨道发生了变形、扭曲、磨损、裂纹、下沉等现象,这一方面不仅给铁路维护保养增加了难度和成本要求,还给铁路列车的通行造成了极大的危险性。
        2.4铁路线路日常维修养护人员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在铁路企业设立了相关的部门并且安排了有关工作人员来负责和执行铁路线路的维修养护工作,但是在基层还是有很多的作业人员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虽然铁路企业对相关工作人员每年都在进行维修养护工作的系统培训,基层相关人员普遍业务素质相对以往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员没有系统的掌握线路日常养护维修方法,工作人员都缺乏经验和铁路维修养护知识以及手段,铁路维修养护的工作就很难开展起来。另外,铁路线路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也比较单一乏味,相关的工作人员很容易产生厌倦不耐烦的心情,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日常维修养护的工作人员很难将工作做好,部分基层部门检查应付了事,随意性强,或者是忽视某些细节,从而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3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措施
        铁路线路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交通道路之一,因此,铁路线路的正常行驶运行对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铁路线路在发生病害时进行维修所花费的成本也是十分之大的,因此,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铁路线路病害的防治工作、定期对铁路线路进行养护、当病害发生时及时进行维修,是十分重要的。
        3.1曲线轨道磨损危害的预防及维护
        在建设曲线轨道时,需合理选择超高乃至轨距,保障曲线线路的圆顺性,并且,还能够调整轨底的坡度,令轮轨的接触情况获得提高,如此则能够良好降低轨道局部作用力,较大降低曲线钢轨的磨损程度。并且,打磨钢轨能够提升钢轨的圆滑度,润滑钢轨内侧。
        3.2实行安全检查与实时监测制度
        铁道线路的事故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应对铁路线路全面实行安全检查及实时监测制度,使监控室能够实时监测铁道工务线路的运行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维修和养护工作。首先,可以更新并完善已有的铁道线路的日常检查和监督制度,强化日常检查及监督工作;其次,实行实时监测与定期检查项结合制度,以提升检测质量;最后,可以通过及时更新检测与监督技术,以促使铁路工务线路维修养护质量获得提升,以促进铁道事业的发展。
        3.3矫正性养护维修
        我们说的养护维修是在设施出现问题之后对设施进行修护,要按照维修辅助体系和长距离监控体系提供的数据加以分析,来使得设施有序的运行的许多个技术内容。国外的铁路行业觉得,对直接有关于列车安全的设备,一定要根据各个制度体系以及标准来实行修护和维护,预防性保养维修可以很好的预防事故的出现。对和行车安全没有太大关系的设施器材,合理的进行养护维修就可以处理这些问题。
        3.4静态检查精准定位病害点
        现场工作人员应当基于动态调查分析明确各个病害点的基本位置,在现场依据行车方向全方位检查晃车点的大概位置。用眼睛观察、用尺子测量、用绳拉,对轨道的几何尺寸进行认真审查,检查结果应当具备较高的精确性,将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水平及轨距进行检查时,基于直线每三根轨枕进行1检,曲线每两根进行1检,道岔每一根进行1检,其中正线、曲线的缓圆点等前后。20m线路进行检查,水平及视距每一根进行1检,接头每两根必须进行一次检查;同时,对线路的视距变化、水平及逆向复合不平整的调查,并且对列车驶过时的设备变化加以观察。具体要领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晃车点前后的路线水平及方向进行观察。第二,对轨道的变化率及几何尺寸进行观察。第三,对道岔、线路光带的变化进行观察。第四,对道岔、线路的吊板状况进行观察。第五,对接头压塌、钢轨的非正常磨损进行观察。第六,对各个零件的连接状况进行观察。第七,对道床的实际状况进行观察。
        3.5完善养护维修作业组织方式
        目前,我国对铁道线路的维修和养护通常是分别进行的,这种组织方式不利于铁道线路维修养护工作的及时进行。因此,铁道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各个区域的铁道线路特点制定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方式,并召集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铁道线路养护维修质量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监督作用,从而有效保障铁路线路维修和养护工作效率和质量获得提高。
        4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整体条件就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整体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作为一项重大基础设施,铁路线路又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铁路线路的病害防治和养护维修也成为了尤为关键的工作,在本文我们也针对性的提出了部分措施,希望可以促进我国铁路线路的整体建设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缴春安.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研究[J].科技风,2019 (26):124.
        [2]娄焕杰,张峰,刘鑫.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6):1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