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绿化乡土树种优势及利用策略 章本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章本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推进,我国的园林绿化行业得到迅速发展,众所周知,园林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树造林、营建园林景观又是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树种选择是植树造林、营建园林景观的第一步和重要一环,决定着园林绿化的效果和生态等效益的发挥程度。
        博景生态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推进,我国的园林绿化行业得到迅速发展,众所周知,园林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树造林、营建园林景观又是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树种选择是植树造林、营建园林景观的第一步和重要一环,决定着园林绿化的效果和生态等效益的发挥程度。目前乡土树种的优势逐渐被忽略,追洋求异的现象比比皆是,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乡土树种的优势,提出了园林绿化工作中提高乡土树种利用的策略,为森林和绿地建设中的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园林;绿化;乡土树种;优势;利用策略
        引言
        截至2017年,全国城市绿地总面积已达292.13万hm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01m2。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大量的乡土树种被优先选为主要的绿化树种,众所周知运用乡土树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能充分体现绿化的当地特色。
        1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优势
        首先是原则优势。城市园林树种首先要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城市公园植物配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保证建设效果。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树种,乡土树种在当地具备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们经过了当地多年的气候条件与种植方式的选择,可以经受干旱、病虫害的考验,种植后依然可以体现出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当前,银杏、雪松及金叶女贞得到了广泛种植,虽然可以表现出预期的观赏效果,但需要精细管理,花费成本较高,且一旦遭遇恶劣环境无法保证正常生存,更不能获得预期的观赏效果。由此看出,乡土树种的优势更为明显。其次是生态环保优势。当前在城市公园建设中,出现盲目跟风的问题,为了获得短期景观效果,盲目学习现代化的布置效果,大量引进外来树种,如:樱花、梅花等树种,无法为此后园林建设工作起到借鉴作用,更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对于缺水的北方城市,若受到气候或病虫害的危害,会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系统。而应用乡土树种则可以不受或少受这些因素影响,可以逐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在体现观赏植物地域风貌的基础上,保证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最后是后期养护管理简单。乡土树种长期处于当地的良好或恶劣环境,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和环境中的周围生物。如北京地区的杨、柳、榆、槐、椿等乡土树种,春季就近起苗栽植,成活率高,树木成活养护一年以后,除拆迁腾退地和通体沙等特殊困难立地条件,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养护措施就能正常生长。因此非绿地的乡土树种,养护一般做好病虫害防治、秋冬季节除草以防森林火灾就基本满足管护要求。而外来树种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需要加强浇水、特殊外来树种如美国红枫(AcerrubrumL.)栽植后有的需要输入营养液、栽植初期年份夏季需遮荫、使用抗蒸腾、冬季需树干防寒措施等,养护工作要求高成本高,成活和保存率还不一定满足造林要求。
        2乡土树种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种植数量逐年减少。绿化建设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工程,乡土树种数量愈来愈少。近年来,以南方常绿树种如大叶女贞、石楠、白皮松等外来树种为代表栽植的绿化面积不断增加,香椿、臭椿、泡桐、苦楝、榆树、法桐、合欢、国槐、刺槐等乡土树种破坏严重,面积逐年减少。其次是种质资源破坏严重。规划不科学、设计不合理,造成乡土种林和行道树逐年被砍伐掉。甚至许多珍贵古树与珍稀名木无人问津,缺乏有效保护措施,甚至有些腐朽枯死。最后是品种单一。发展乡土树种的积极性、主动性低,在引进、培育、推广优良新品种方面严重不足,品种比较单一。乡土树种主要分布在农村房前屋后、路旁、渠旁等,长期处于自然分布和生长状态,常年得不到抚育管理,长期得不到开发、研究和利用,品种逐渐退化。


        3园林绿化乡土树种利用策略
        3.1遵循不同高度的叶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
        不同高度的叶功能性状存在差异,不同的树种差异表现不同。其中,红锥的叶功能性状中只有叶组织密度在高度梯度上具有显著差异,灰木莲的叶功能性状在高度梯度上均具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样地位于同一地区,且具有高度相似的种植背景,降雨、温度和海拔等环境因子对于叶功能性状的影响较小,在群落中,受高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林分密度,不同高度的林分密度,光照条件不同。因此,可以推测光照对叶功能性状的影响:灰木莲>望天树>观光木>红锥。比叶面积大小直接反映植物对光资源吸收和碳获取的能力,叶干物质含量可表征植物对养分的保存能力,这两个指标是植物对生境适应的关键叶性状。随着高度的升高,四种乡土珍贵树种的比叶面积呈下降趋势,而比叶重呈上升趋势,在群落中,随着高度的增高,透光度增大,较高的小枝叶片具有较好的光照条件,比叶面积下降。研究结果显示四种乡土珍贵树种的比叶面积和叶含水率:灰木莲>望天树>观光木>红锥,说明比叶面积越大,叶片含水率越大,这是由于较高的比叶面积,光合效率较高,对水分的需求也越高,因此植物的叶含水率较高,这个结果与宋贺等人的研究相似。叶干物质量越高,植物投入叶片建成的比例越高,叶片的耐受性越高,植物对养分的积累能力越强。本研究中灰木莲和望天树的叶干物质量随着高度的变化呈显著差异,但变化趋势不同。灰木莲的叶干物质量随着采样高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望天树则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这反映出两种植物不同的养分分配策略,灰木莲中层的叶片产生的养分多用于叶片建成,上下两层的叶片养分多用于植株生长;而望天树则是下层叶片养分多用于叶片建成,上层多用于植株生长。
        3.2保证科学规划
        乡土树种的种类较多,且生物学与景观效果差异较大,如果没有做好科学的规划工作则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局面。对此,应在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首先应调查分析当地的乡土树种资源情况,选择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树种,并深入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客观评价树种的综合价值。其次,应做好树种的规划工作,根据公园特色的不同,选择最适宜的树种类型。再次,应做好优势树种的规划工作,对于同一城市或气候类型相同的区域,应筛选易成活且生长健壮的优势树种,在满足当地环境条件与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优先种植优势树种。最后实现树种的混合种植,构建立体的绿化环境,杜绝病虫害的侵袭,提高土壤的肥力,例如在公园中混合种植乔木与灌木。需要注意的是,在混合种植乡土树种与外地引进树种时,应进行合理搭配,树立乡土树种的主导位置,适当点缀外来树种。比如动物园应大量设计原生或近自然的(国槐、杨树、柏树林)风景防护林,结合馆舍不同构建多层次的复合群落,如:熊猫馆竹林群落,猴子馆的桃树群落等。公园内河岸种植垂柳、桃树;园林内道路种植国槐、泡桐、栾树、白蜡等遮阴高大乔木;园景树包括银杏、雪松、油松、青杄、白皮松、扁柏等;结合公园特性,乔、灌、地被结合,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步移景移的北方特色园林。
        结语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实用、美观、文化等特性,成为今后城市园林绿化中新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仇方赫.论乡土树种的优势[J].北京农业,2012(12):180.
        [2]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词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0.
        [3]王俊杰,孟少童,张继强.乡土树种概念及其简易判定[J].甘肃林业科技,2014,39(3):7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