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施工以及养护管理 柳明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柳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小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及完好率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道路、桥梁的施工,不但要搞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养护管理及质量控制更需要加强,给人们的出行创造良好的氛围。
        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小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及完好率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道路、桥梁的施工,不但要搞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于养护管理及质量控制更需要加强,给人们的出行创造良好的氛围。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道桥施工以及养护管理。
        关键词:道桥;施工;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公路桥梁日常运行中,加强施工管理,做好养护工作是必要的。作为施工管理和养护单位,应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根据公路桥梁施工要求和质量控制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施工管理措施。此外还要健全养护制度,落实预防性养护理念,及时修复可能出现的质量病害。从而预防沉陷、裂缝、钢筋锈蚀等问题发生,降低养护维修费用,延长公路桥梁使用寿命。
        1、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及养护的必要性
        1.1能够及时修复存在的质量缺陷
        公路桥梁通车运营后,养护单位要提高重视程度,将施工养护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落实养护管理制度,注重养护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提高养护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针对公路桥梁出现的质量缺陷,要立即采取养护维修措施。这有利于及时修复质量问题,保证公路桥梁结构外形美观,提高工程结构的承载力与稳定性。
        1.2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正式开展施工前,通过详细掌握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结合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和质量控制目标,制定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各项管理措施,落实施工管理责任制,加强公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管理。有利于预防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现场施工作业安全[1]。
        1.3增强结构承载力,延长公路桥梁使用寿命
        将施工管理和养护摆在突出位置,有利于更好规范施工和养护人员各项活动,提高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管控水平。同时严格遵守养护制度与措施,能及时修复公路桥梁存在的质量缺陷,预防质量病害发生。进而保证公路桥梁结构承载力,减少质量病害出现的可能,对提高行车舒适度,保障车辆安全顺利通行具有积极作用。
        2、公路桥梁施工管理和养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施工安全问题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待提高。安全措施不详尽,安全责任不落实,执行、检查、监督不到位,安全责任状存放在柜子里,项目部编制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保证体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东拼西凑,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意义。专职安全员缺位,而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缺乏安全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隐患事前看不到,忙于事后处理事故。
        2.2养护管理问题
        养护管理是公路桥梁后期使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桥梁病害问题发生,或是对已经发生的病害问题及时补救,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保证公路桥梁正常使用。当下的地方公路及桥梁的施工建设“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色彩浓厚,普遍存在只重建设过程而忽略后期养护的问题。不能形成科学的养护体制,缺乏养护运行技术方案,拥有的养护设备配置不充分,操作不得当[2]。
        2.3养护人员问题
        各个路段普遍缺乏专业的公路桥梁养护技术人员,养护技术工人配置不到位,需要时临时招聘,拉人凑数,各地养护人员中存在部分身体素质不合格的老弱病残人员,养护人员大部分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根本不懂也不会运用较高技术含量的养护方法。日常的道桥养护检查不细致、不及时,仅能发现裂纹、变形等明显问题,而对于墩台、支座的一些隐蔽部位缺陷缺乏准确的发现和判断。
        3、道桥施工以及养护管理工作措施
        3.1建立健全养护管理体系
        随着道路、桥梁使用时间的不断增长,出现的病害也不断增加,只有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养护管理体系,道路、桥梁才能正常达到设计使用寿命,道路、桥梁才能正常运行。

小的病害要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出现大的病害,不能因小失大。一旦问题扩大,就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3]。
        3.2对施工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要严把质量关
        道路、桥梁产生的各种病害,如裂缝、下沉等都与施工用的原材料质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购买质量有保障的产品,入厂后的原材料要做好保管工作,防止在保管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严把原材料出库使用质量关,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库。只有把住原材料的质量关,才能有效地把握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4]。
        3.3加强桥梁检查
        桥梁检查包括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经常检查是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构造物等结构性能和使用状况进行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是根据规定周期检查桥梁主体结构、附属构造物的使用情况和结构性能,实现定期跟踪和检查,对道路桥梁进行技术性能评级;特殊检查是基于特定情况下,检查和评定桥梁技术状况,找出桥梁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为后续修复管理提供依据。在实际检查中,经常检查以“目测+简单工具”为主,检查周期为每月两次以上,而在经常检查中若发现已经出现病害的桥梁部位,要安排定期检查,记录每次检查的项目、缺损类型,明确缺损范围,计算养护工程量,制定小修保养措施。定期检查以“目测+仪器”为主,检查周期为三年一次,特殊结构则每年一次。特殊检查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以“检测+试验”的方式,通过理论分析和设备检测,明确桥梁缺损程度、病害成因、现有承载能力,制定维修处治措施。
        3.4健全管理制度,重视安全管理
        将安全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化与规范化。加强施工现场巡视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做好用电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5]。
        3.5做好桥梁养护工程管理工作
        道路桥梁养护工程包括小修保养项目、中修项目、大修项目和改建项目,针对道路桥梁的使用情况和结构性能,评定技术状况类型,针对一、二类桥梁要实施小修保养,防止出现明显病害;针对三类桥梁要及时中修,阻止病害加快扩展,影响桥梁安全运营;针对四类、五类桥梁,要及时采取管理措施,保证安全。根据桥梁特殊检查结果,合理计划大修或改建,对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安全防护标准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要计划性的技术改造。同时,要加强桥梁养护工程管理力度,根据标准实行工程验收,将道路桥梁尽量恢复到一二类技术状况水平,保证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
        3.6提高养护人员素质
        配备足够的桥梁养护技术人员,对路桥使用情况了如指掌。要配置固定的经过正规培训的养护技术工人队伍,严格对临时招聘人员的素质审查。精心对日常的道桥进行养护检查,对明显和隐蔽部位的缺陷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及时解决到位[6]。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其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养护管理和质量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建设方和施工方加以重视。一般情况下,影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需要在施工阶段和施工后期分别进行质控工作和养护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实现道路桥梁工程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宝凯.试论道路与桥梁施工及养护管理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119-120.
        [2]刘博.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207-208.
        [3]赵斌.刍议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6):240-241.
        [4]杨政武.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3):144+146.
        [5]徐国华,陈国华.浅谈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31-32.
        [6]曾建举.探讨道桥施工以及养护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1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