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的优化方案略论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丁恒生
[导读] 摘要: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关系国计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
        东莞市水务监测中心  523000
        摘要: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关系国计民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雨季相对集中,每年都会发生洪涝灾害,而水库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够防洪蓄水维护地方水系平衡,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水库建设备受国家重视。本文在简要论述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水库安全;意义;问题;策略
        一、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意义
        根据水利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水库近十万座,国内主要河流近45000条,水库数量日益剧增,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首先,水库具有防洪蓄水的作用。防洪蓄水是水库的基本功能,能够通过水库实现河流水量的有效调解,同时,防洪蓄水能够降低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程度。我国雨季相对集中,每年汛期都会发生洪涝灾害,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不导致。因此加强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意义重大。2020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特大洪水,水位达到近十年来的第二次高峰,沿线多个水库超出警戒线,但是由于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得当,虽然出现水灾,但是所产生的损失比往年下降了很多,有效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生态平衡。水库本身就是一座大型发电站,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电力支持,同时,水库能够为地方水产、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水库本身具有调解气候的作用,可以维持地方生态平衡。此外,水平运行管理关系水库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关系着地方发展和公众安全。
        二、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水库大坝方面的建设力度,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水库安全运行所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
        1.小型水库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大中型水库容量大、投资高、效益高,构建了相对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同时,此类水库备受社会关注,安全运行中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引发重大灾害,因此各项制度体系相对完善,极少发生监管问题。对于小型水库而言,其归属主体相对多元,既有国家类型的水库,也有个人、集体形式的水库类型,尽管地方水利部门负责水库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但由于涉及利益主体众多,因此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
        2.维修资金不足,病险水库维修不及时
        水库工程量较大,涉及范围广泛,同时水库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具有公益性特征,利用供水、发电等方式获得的收益相对有限,通常难以满足安全运行维护需求。尽管地方政府每年会投入专项财政资金进行病险水库的维护,但是资金有限,多数病险水库难以做到全面、科学维护。尤其是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财政在水库安全运行维护方面的管理远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导致病险水库隐患难以根除。此外,我国每年都会面临汛期,水库每年都会面临着不同程度雨量的考验,而且面临着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损耗较大,国家虽然通过财政投入不断加固水库大坝,但财政压力依然艰巨。
        3.高素质人才匮乏,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方面,人员位居核心地位,不过由于水库管理主要以单座水库为主,在人员、经费等方面相对有限,专业化水平不高。尤其是中小型水库面临着人才资源匮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首先,在小型水库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多为当地村民,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素养,同时,人员流动性较大,无法形成高素质的安全管理团队;其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一方面,人员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责任心,无法通过现有制度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坝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完善的财政等配套措施,面临财政资金不足等问题。


        4.安全监测技术滞后,应急方案存在缺陷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大型水库中超过百米的数量不低于二百余座,在世界范围居于首位,此类水库蓄水量大,一旦发生决堤,所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会引发社会恐慌。西方资本足以国家在发展历程中就经历过此种事故,例如,奥罗维尔大坝是美国境内规模最大,高度最高的水库,储蓄总量可达44亿立方米,总高接近235米,该大坝在2017年泄洪时曾经发生塌坑问题,为避免发生决堤风险,当地进行了紧急疏散,并由此引发了地方恐慌。之所以发生此类问题,与安全监测技术密不可分。蓄水排水是水库的基本功能,而水库渗漏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其监测技术也关系着水库安全性,目前而言,国内水下渗漏监测技术还处于基础水平,面临着监测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通常情况下渗漏检修需要事先排水放干,这就影响了水库正常运行,也增加监测成本和周期。
        应急预案是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决定着安全运行管理成果,不过由于受经费、信息数据等因素影响,水库应急预案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在危机发生时通常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三、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优化策略
        1.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在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中,必须要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完善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确保管理活动的全面落实。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制定薪酬激励机制,让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人员明确自我职责,积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完善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相关机制,包括应急管理机制、安全监测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等,只有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为水库安全运行提供基础保障。尤其是要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通过问责等方式提升其安全管理意识。此外,构建以地方为核心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地方主要责任人的职责、权限,通过健全完善的监管机制督促责任人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2.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小型水库管理力度
        大中型水库对社会影响较大,因此,国家、地方对大中型水库的投入力度远超小型水库,这也使得小型水库风险管理水平有限,管理人员风控意识淡薄,所以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小型水库管理力度尤为重要。首先,必须要增强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其次,注重小型水库投入力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现有阶段小型水库管理存在诸多不足,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制度建设方面均有所不足,所以,需要加大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的投入力度,通过吸纳先进国家在小型水库方面的管理经验来提升管理效率。
        3.加大人员培养,构建人才队伍
        人才是水库安全运行的核心,高素质的人才团队能够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行风险,针对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当中存在的人才不足问题,必须要注重人才团队建设。首先,通过水库单位福利待遇的提升,吸纳高素质安全运行管理人员参与其中,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针对现有水库安全运行管理人员的不足,制定对应的培训方案,切实确保管理水平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要注重培训后的检测,对培训当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为后续培训提供基础保障。
        4.加大科技投入,规范资金使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针对大坝检测中存在的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可以通过现代科技的投入来提高检测水平。尤其是要将现代物联网技术应用其中,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来提升水库检测水平,实现检测效率的全面提升,有效节约检测成本。此外,针对水库安全运行维护资金不足问题,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专款专用。尤其是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机制,通过监管制度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擅自挪用、占用水库资金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参考文献:
        [1]郜秀成.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8(11):51-53.
        [2]黄应彬.水库大坝安全运行及管理途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39.
        [3]许子宽,全琴.水库群联合调度规则研究[J].陕西水利.2019(5):7 -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