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砌体结构加固工程与施工技术 梁永星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梁永星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幅员辽阔,部分区域位于地震带之中,一旦出现地震灾害,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身份证号码:13013119910921XXXX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幅员辽阔,部分区域位于地震带之中,一旦出现地震灾害,将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地震多发区域的建筑必须采用合理的砌体结构加固技术提升建筑本体的稳定性。由于受制于传统施工工艺的限制,许多早期建设的建筑抗震性能十分薄弱,一旦发生地震,将会导致严重的危害。因此,采用科学的加固技术来提升老旧建筑砌体的抗震性能,对保护老旧建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砌体结构加固工程与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剖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砌体;结构加固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砌体结构通常是指混凝土砌块、粘土砖等物质组成的一种建筑结构,因为砌体是一种脆性比较强的材料,这种建筑材料抗拉性、抗减性的强度比较低,因此,砌体结构的破坏率非常高。因为这种建筑材料脆弱,延性特别差,所以当地震烈度高于6℃时对砌体结构就会产生破坏性,对于设计不合理或者质量比较差的建筑就会出现一下裂缝,当地震烈度达到7-8℃时,砌体结构的一些房屋建筑就会出现很多大小不一的裂痕,质量特别差的房屋建筑甚至会因此发生倒塌现象。因此,砌体结构是我国房屋建筑结构中需要抗震加固的重点对象;我国砌体结构主要是我国居住房屋、学校、工厂、办公楼等等的一些建筑结构形式,中国人民居住的地区属于低烈度地区的比较多,量大面广,故而要加强在低烈度区对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的重视。
        1房屋建筑砌体结构加固的必要性
        从我国当前砌体结构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都是采用烧结的混合砂浆以及普通砖砌筑而成,同时室内排水设计不合理,技术方法以及材料质量等方面都不过关,施工技术不先进,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砌体建筑稳定性受到影响,使砌体房屋结构出现裂缝,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对房屋建筑进行加固抗震。房屋在高温、昼夜温差过大等环境中,容易导致砌体结构出现裂缝。同时砌体结构还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比如生物作用、化学反应等都容易导致木材、混凝土以及钢铁结构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和侵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房屋居住要求更高。而建筑质量要求的提升必然会影响砌体结构,导致砌体规模和结构等发生变化。比如建筑基础增加、材料更换等,因此对砌体结构要求更高,所以必须要做好砌体房屋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工作。
        2建筑砌体结构加固工程与施工技术
        2.1抗震横墙加固技术
        砌体结构建筑受制于当时施工技术的限制,导致此类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当前要求存在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可在加固工程中使用抗震横墙加固技术,通过增设抗震横墙,原有墙体的荷载可以得到有效分担。即便出现地震情况,在抗震横墙的帮助下,墙体裂缝、倒塌等情况的出现概率也会大幅度降低。为了提升抗震横墙加固技术的应用质量,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①在加固工程开始前,要对横墙的增设数量进行计算,以计算结果为基础,准确地确定横墙数量,从而提升结构加固效果,控制施工成本。②在以满足建筑抗震要求为基础,确定横墙的厚度,保证地震荷载可以被横墙充分地分担。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对横墙底部与底部进行科学处理,做好底部结构的基础施工,并用细石混凝土将横墙顶部与大梁顶紧,做好与原结构纵墙的拉结处理,从而进一步提升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如果建筑中的抗震墙数量不多或者抗震墙存在较大间距,抗震墙加固技术则拥有较大的应用优势。
        2.2结构加固中施工材料的选择
        施工材料的选择对建筑结构加固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实践活动表明,在建筑结构加固过程中,如果对材料进行比较大的改变,则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性能。因此,在进行结构加固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取与原设计施工材料性能相近的材料。在材料的种类方面,应尽量与原材料保持一致。在材料强度方面,也应选择与原材料相近的材料。

考虑到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在进行材料选取的过程中,应对材料的各项技术性能进行测定,确保其满足建筑建设的标准要求。如果材料在性能方面无法满足加固等方面的要求,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选择。
        2.3增设扶壁柱加固技术
        作为一种间接加固手段,增设扶壁柱加固技术的施工比较简单,施工成本比较低,缺点是提升结构承载力有限,多应用在非地震地区。增设扶壁柱加固技术存在两种使用方法,无黏结外包型钢加固法与预应力撑杆加固法。在应用无黏结外包型钢加固法时,由于其属于传统加固手段,技术应用成熟度比较高,施工便捷,工作量相比于其它加固技术有着明显优势,受力可靠性更有保障。无黏结外包型加固技术多应用在禁止增加原构件截面尺寸,需要大幅度提升截面承载力的砌体加固工程。预应力撑杆加固法的应用优势在于可以使砌体柱的承载能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加固效果满足工程要求,多在处理高应变、高应力状态的砌体加固工程中应用。
        2.4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
        当前,叠合橡胶隔震垫是在加固工程中最常用的隔震材料。叠合橡胶隔震垫的作用是可以减小隔震层中的水平地震加速度,从而消除地震的破坏作用。从应用原理上看,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尽管应用原理十分简单,但是实施难度却比较大。在应用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时,需要施工人员隔断基础与上部结构的联系,并将叠合橡胶隔震垫放置其中,从而起到减震作用。应用此技术的条件比较苛刻,必须要求上部结构具备良好的整体性,所以也因此限制了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的适用范围。现阶段,由于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存在一定的应用难度,技术方面还存在问题,例如,砌体结构刚度较大,自振周期短,通过使原结构的刚度发生变化,降低地震反应的方法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与其它技术相比,施工成本较高,使得隔震及减震消能加固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需要对此不断进行研究与优化,可进一步提升技术的应用潜力。
        2.5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砌体质量控制要点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砌体的施工主要是人力操作,所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砌体的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水泥是构成砌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对于水泥的质量要进行严格把控,不能使用劣质水泥,对于要使用的水泥进行分类规划,分批检测,不同类型的水泥不能混合使用,否则会严重影响墙体结构的稳定性。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砌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考虑不同的环境特性,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比如在寒冷的区域,很多砌块砌体受低温作用,出现冰冻现象,延缓了整个施工进度,在砌体施工过程中,避免使用水泡过的砌块,水泡过的砌块受冷及其容易冰冻,在解冻的时候,就会造成墙体脱落现象,所以不能使用水泡过的砌块。在夏季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雨季高发期,要做好对水泥的干燥处理工作,避免被雨水冲刷,材料要统一存放保管,不能被雨水污染,在对原材料使用之前,要确保原材料的干燥性,夏季的温度比较高,所以在对砌筑砂进行搅拌的时候,需要添加适当的外加剂进行充分搅拌,进一步提高墙体砌筑效率。
        结语
        结构加固对建筑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现有的建筑结构加固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价值,对不同的结构加固方法应用特点进行了研究。同时,本文结合时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对结构加固中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案确定的要点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对建筑建设的发展和加固技术的应用有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庞明军.民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常用的技术[J].建筑与技术,2011,13(10):132–134.
        [2]董志龙.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实例[J].建筑技术,2016,47(6):556–557.
        [3]孙芳宁,夏玉峰,赵艳阁.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设计与分析[J].建筑技术,2018,49(1):103–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