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研究 陈红林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陈红林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内容中,工程造价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保证建设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实现企业最大化收益。
        四川省通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内容中,工程造价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保证建设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实现企业最大化收益。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到诸多不可预测因素,想要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难以较大。因此,建设企业必须强化对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各环节的动态造价控制,保证项目投入资金的充分利用,从而真实反映出整个工程的建造成本。基于此,本文将进一步研究建设项目工程中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以期能为我国建设行业的长足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措施
        前言:在进行项目建设时,造价管理伴随着整个建造全过程,并且在相应的阶段有着更为细化的造价成本。比如在进行可行性研究阶段,也就是最初阶段,需要进行造价投资估算;再比如到施工图设计阶段,要进行施工图的一个预算;包括到最后竣工阶段时要进行竣工的结算和企业造价的成本。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造价的一个估算并进行控制,在每一个阶段的造价成本管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造价管理控制是为了协助投资人可以进行正确的投资,并保证工程项目可以正常建设,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1建设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充分利用资金
        建筑工程造价指的是整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需要投入的总资金。进行建设项目的企业大都为上市企业,需要投资的资金相对较多,微小型企业难以支撑如此庞投资。而大企业往往有很多项目,进行造价管理,企业可以将这部分资金预留出来,使得项目能正常运行,而其他的资金可以作为其他资产的投资和再生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筑工程造价,决定要不要投资该项目,该项目是否可以达到心中理想的效益。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自己的资金,使自己的资金利益最大化。
        1.2利于解决不合理造价管控制管理
        在实际的项目建设中,由于一些企业没有重视对建筑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所以导致一些不合理的定价差额。而这些不合理的成本控制,使得建筑项目难以保证其质量,对预期的造价难以得到控制。而在建筑过程中实行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控制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全过程管理意味着是从可行性方案到最后竣工整个过程都要进行一个成本的预算,而方案的提出可以保证每一个阶段的成本都可以控制在范围内,这样对施工的质量以及进度都有一定的帮助。
        1.3将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发挥最大化作用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可以有效的帮助承包商对已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发挥每一个人、每一块砖在项目工程中的作用,这样不但能够把成本控制在造价管理范围内,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2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存在的缺陷
        2.1制定理念落后
        由于建筑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大部分建筑项目都会积极的进行造价控制。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企业造价效果并不是很好,而其主要原因是管理的理念相对落后。造价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定价的确定,而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所采取的定价模式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计价。大部分都还是采取传统的计价模式,主要就是深入施工现场,通过施工现场的各方行为进行一个计价,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很大的弊端。传统的理念已经无法有效的进行造价管理工作及实施。为了减少计价的时间及更好地进行全过程的造价管控,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利用新型的技术,从而提出合理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方案。
        2.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建筑项目工程相对较大,而每一个阶段和施工工序之间都相互联系,每一道工序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造价管理也是很复杂的。在进行造价管理时,针对这一情况,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保证整个方案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造价制度,是采用最之前的,或者就没有具体的制度来进行造价管理,所以在进行造价时,由于工序的关联性,可能报的成本相对较高,或者少报了成本价,使得造价管理变得很随意,在以后根据这个方案进行管控时,发现与现实不符,难以起到控制的作用。所以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和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对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3前期准备不足
        在实际的建筑项目建设时,大部分企业往往将施工阶段作为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往往会忽略掉准备阶段的可行性分析和设计方案的采选。如果建筑项目不太可行,或者前期方案出现了问题,那么在施工阶段也会增大其难度,甚至成本会大大超出其预算,使得整个工程可能没办法继续进行下去,使得投资亏损。
        3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实施与控制的策略
        3.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3.1.1可行性分析,风险性评估
        在投资决策阶段,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型、规模、投资收益等指标,对影响投资回报率的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不可抗力等风险因素制订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将投资估算纳入到可行性分析报告当中,避免风险与收益失衡的情况发生。如果缺少事前风险防范意识,盲目投资,就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3.1.2参照估算成功案例,规避项目高估风险
        投资估算是后期项目概算、预算与决算的重要参考数据,因此,建设单位在投资决策阶段应积极借鉴以往成功的项目估算案例,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全方位精准预判,查找出估算价格的漏洞,以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工程造价控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但是,如果在投资阶段,估算价格过高,工程项目的价格调控空间较大,就极易给建设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为了规避项目施工前期的高估风险,应遵循“科学、全面、真实、合理”的估算原则,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点。


        3.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3.2.1注重设计质量,编制设计概算
        据调查统计表明,工程项目的设计费用支出比例占据工程全寿命周期的1%左右,而项目设计质量却直接决定了工程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指标,如果设计质量有缺陷,将给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设计初始阶段,必须合理编制设计概算,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图时,应严格执行设计概算指标,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对出现的人为失误采取“零容忍”态度,根据奖惩机制对设计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防止概算超估算的情况发生。
        3.2.2优化设计方案,关注造价动态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执行对象是设计人员,因此,在设计前期,设计人员应熟悉概算指标,对每一个设计环节的成本支出明细,做到心中有数,将工程造价控制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阶段。此外,建设单位为了节省设计成本,保证设计质量,应采取设计招标的形式,事先制订设计限额方案,然后全面分析与综合评判设计单位的资质与执业能力,在诸多设计方案中采取竞选的方式,以提升项目设计质量。对于中标的设计单位而言,必须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对建设单位负责,对施工单位负责,关注影响设计造价的动态因素,保证设计方案最优化、设计成本最优化、设计质量最优化。
        3.3承包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
        3.3.1招标阶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施工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招标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招标方式,选定中标人,确定中标价格。作为工程量清单的基础,招标图纸应确保其准确性,避免由于深度不足等原因影响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也能降低由于投标方采取不平衡报价法导致工程结算造价远远超过中标价,原来的低价中标就变成高价结算。另一方面,不平衡报价掩盖了工程实际投资成本,扰乱了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业主选择最具实力的投标单位,给建筑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严重的不平衡报价有可能进一步增大项目建设的风险,甚至成为目前有些建设项目最终投资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
        3.3.2签订合同阶段
        建筑项目的招标文件是受法律保护的,所以在签订合同时要严谨。里边的内容一定要清晰,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利益纠纷都要详细说明,避免因为招标文件没有说清楚而导致施工期间出现问题,使得项目不能继续进行,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4施工阶段
        项目施工周期长,过程复杂,施工期间遇到很多因素会影响工程造价,例如需要进行设计变更、施工周期出现变化、施工材料价格和人工出现波动、索赔签证等。造价人员应当与技术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强化审核施工图纸工作,确保其完善性,对必须进行的施工变更,一定要提前进行,减少损失。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材料费用;科学控制施工材料的用量,防止材料出现严重的浪费问题。同时,建设单位要在施工期间对整个工程造价进行动态、循环控制,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关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等所规定的条文和内容,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管控。例如通过对施工方案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包括施工预算、施工技术、进度以及紧急情况下所应对措施等,保障施工期间造价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按照合同规定时间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工期延长,导致增加施工成本,提高作业人员成本控制意识,杜绝施工时期间出现窝工和施工材料浪费等问题;所设定的施工方案科学经济合理,能提高劳动力效率和施工质量;制定紧急预案,可以降低出现经济事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减少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干扰。为更好的控制项目建设的造价,施工期间应当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把工程分为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计算每个月各分布工程量和造价,并记录工程造价变动情况,如果工程造价出现较大偏差时,要及时查找原因,通过优化工期、施工工艺、调整材料供货商等方法,及时纠正偏差,确保后续工程造价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3.5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这个阶段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中,必须要以照合同中有关计价为依据,对主要材料市场价格、取费标准、造价结算方法等相关条款、设计变更图纸、竣工图纸、单项工程验收记录、现场签证等材料进行认真核对,使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项目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难点在于确认工程中的变更,因为施工周期长,变更的内容多,尤其施工材料的变动更为复杂,若是所有的变更均留到竣工阶段结算,造价控制及管理工作难度会加大。以主材的结算为例,每个月的使用量均不一致,从施工过程中各个月的信息价中取均值并不准确,因此,为了提高主材在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效率,建设单位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实时记录各种主材的月使用量,在当月就对主材的价差进行调整,这样在工程竣工阶段只要将各个月份的调差相加,就能得出整个施工期间主材的价差,使主材造价管理工作简单又准确。
        工程竣工验收后,大部分现场人员已经撤离,因此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完成,比如建设单位可以建立一个项目信息门户,对工程全过程中各方的知识与信息进行集中式的管理,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单位从互联网上获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以便让各方能及时交流信息、协调结算工作,这样能让造价管理人员准确将书面造价资料与图纸、合同、招标文件、现场施工条件等实际情况相联系,进行有效、公正的结算。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兴起,企业在建筑项目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而在建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有着相互的联系,所以就每一个施工环节都需要进行一个周密的分析,并进行造价的预算和控制,并且在施工中要加强督促和控制,才能够使得资金效益最大化,从而加强企业经济效益。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工程造价的管理始终应贯穿项目的全过程。特别是在建设项目前期,应充分认识其关键所在,增强事前控制意识,达到节约工程资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大琼.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控制点分析[J].中国市场,2020(08):105-106.
        [2]王奇凡.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的思考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01):195-196.
        [3]李晓娜.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的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24):41.
        [4]黄丽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J].智能城市,2019,5(24):64-65.
        [5]何卫东,卓进福,张慧梅.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的探讨[J].地产,2019(2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