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62119810810XXXX 2.身份证号码:13018219841012XXXX 3.身份证号码:13082419890402XXXX 4.身份证号码:13010219781203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逐渐开始运用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这种框架结构自重较轻,节省了很多材料,同时还具有空间分隔灵活的显著优势,并且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较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但在实际施工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基于此,本文就简单分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旨在为相关施工企业的施工提供参考,提高他们的施工水平,保证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态势,在此环境下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建筑施工水平全面提升。结合我国当前建筑领域实际情况来看,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当中运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并且具备稳定性与高效性,可以切实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需求。但是在建筑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当下,建筑市场竞争压力较大,想要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在强化原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的基础上,实施框架结构技术创新,以便于强化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进步。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内涵概述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施工基础内容,框架结构是指用梁、柱相互铰接而成的承重结构,通过梁柱之间的框架组合,来强化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满足建筑的承重荷载需求,并对建筑起到维护作用。结合当前建筑情况来看,工程框架是使用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诸多材料砌筑装配而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按照建筑类型分成单跨、多跨结构;按照框架层数可以分成单层、多层结构;按照立面结构可以分成对称、不对称结构;按照材料类别可以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木结构框架、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结合我国当前建筑工程需求来看,混凝土框架的使用频率最高,并且非常适用于大规模、高层建筑使用,其施工效率较高、质量非常好。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特点
2.1高层化趋势显著
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剧,城镇人口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很多农村地区的人涌入城市当中,给城市空间带来了沉重负担,为此我国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并且超高层建筑也不断出现。尤其是针对一线城市来说,为了增强城市空间使用效率、缓解城市用地压力,很多城市积极倡导建设高层建筑,这也为建筑施工提出了较高要求。高层建筑对建筑框架结构的要求非常高,并考虑着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水平。为此,想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就应该致力于强化建筑框架结构技术创新,严格把控建筑框架结构施工各项环节,切实满足高层建筑的质量需求,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
2.2注重框架结构设计
针对建筑工程来说,建筑框架结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因为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环境日渐复杂,想要强化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确保建筑工程使用安全,就需要严格进行建筑框架结构设计。分析出建筑框架结构潜在的质量影响因素,实现趋利避害。因为建筑工程受到风力、地震荷载作用都是非线性竖向受力,所以对整个建筑框架结构的危害影响非常大。在进行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时,必须要对风力、地震荷载力进行把控,在传统高层建筑荷载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适当提升高层建筑荷载标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来强化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水平,保障整个工作的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框架结构技术
3.1合理运用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是框架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施工中,首先是进行基础模板的安装。在这一环节,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测量施工现场的水平基础,然后将各个边线做好标记,以此保证在装配建材时能够不出差错,从而保证装配施工的质量,提高模板的承重能力。在完成基础模板施工以后,施工人员应进行主体结构模板的施工。这一环节也是模板施工中关键技术所在。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固定立杆,以保障支撑体系的质量。完成立杆固定以后,施工人员就可以进行上层模板与支架的施工了。在这一步,为了确保上层模板和支架能承受更高的荷载,保证主体结构的稳固,施工人员保修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工序来进行。完成施工以后,还必须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按照模板建立的先后顺利,先拆除后建立的模板,最后拆除先建立的模板;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城中模板。而且,
3.2促进钢筋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
首先,应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实际的钢筋施工中,其工作人员应增强对材料的管控。尤其是在框架结构施工时,要针对关键环节进行放样以及施工,应针对工程情况来明确材料的具体用量。而且其相关技术人员也要针对不规整材料进行整理,而且也要做好固定工作,有效的安置在安全区。其次,对焊接施工做好准备。对于框架结构的施工工作,其焊接是关键环节,而且对施工质量的提升有极大意义。实际的工作人员要结合规定和标准等落实焊接工作,并通过焊接试验的形式来做前期准备,以此为后期焊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最后,注重放样、下料等施工工作的开展。对于放样和下料工作中,应具有一定余量,因焊接施工在完成后,其焊缝处会存在收缩现象。而且框架结构在施工时也会受弯矩作用影响,会在其中出现拱起现象。对于工作技术人员来说,必须要分析到变形、收缩等问题,并结合相应问题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为钢筋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保障。
3.3注重混凝土工程技术的有效运用
混凝土施工也是框架结构施工重要的工序。在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首先必须精心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是公的需要,严格检查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必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而且,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技术人员还必须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的比重,避免因材料配合比失误,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与和易性。但这样也会导致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发生一定的上浮,并且还可能导致用水量出现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率。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材料配合时,必须严格把控材料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水泥的使用量,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和易性,保证施工的质量。在配置好混凝土以后,就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了。在浇筑环节,施工单位必须综合考虑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保证浇筑的质量。当完成浇筑后,施工人员还必须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混凝土的养护,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对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项目是公的过程中,框架结构作为工程施工的主体建筑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筑稳定性以及其后续使用的强度。因此,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把握施工的技术要点,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并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的质量,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建筑,进而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益星.BIM技术在建筑安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0):39.
[2]孙益星.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类专业建设中的应用探索[J].科技风,2019(11):115.
[3]谢建坤,崔璨,宋嘉宝.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9(03):24-26.